天成寺始建于唐代,舊名“福善寺”,又名“天成福善寺”,也稱“天成法界”。天成寺背面聳立一峰,名翠屏峰,峰下有古塔輝映,塔前有一香柏,與塔同齡,伴之兩棵高大挺拔的銀杏樹,構(gòu)成一幅天成畫卷。
古人云:
一 筇 一 笠 不 離 身 ,風(fēng) 卷云 嵐 雨 洗 塵 。
行 過 前 溪 才 數(shù) 里 ,回 首 原 是 畫 中 人 。
以天成之意圖畫而得名,
故此“天成寺”。
天成寺有:涓涓泉、、古佛舍利塔、香柏、清浄妙音、乾隆御碑、銀杏樹、三圣殿、涓涓泉、飛帛澗等美麗景點,都有很多的歷史淵源。
小編今天為您著重介紹天成寺的重要景點——古佛舍利塔。
天成寺大殿以西,一座方形條石臺基上巍然屹立著一座淺黃色的古塔,名為古佛舍利塔,是盤山古塔中規(guī)模最大的一座。明碑記載,塔內(nèi)藏神龍親奉舍利3萬余顆,故此得名。
古佛舍利塔始建于唐,遼天慶年間重修。塔高22.63米,八角十三層。十三層密檐上,掛有104個銅鐸,金光閃閃,山風(fēng)徐來,悠然而動,叮鈴作響,讓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古佛舍利塔西側(cè),有一個神秘的古洞,人稱“善蛇洞”。
關(guān)于這個洞,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古時候,隨著人們對盤山的日益衷愛,加之不斷地興寺建塔,吸引來了七十二條青蛇來此修行。到了清代乾隆年間 ,它們已經(jīng)修練了五百多年。它們恪守“蛇修千年便成龍”的古訓(xùn),執(zhí)意在此修成正果,造福百姓。但無奈常遭到外界有意無意的傷害,因此,它們便期待著也能討個“皇封”,以保護(hù)自己。
一日,清乾隆帝出游盤山。誰知,剛才還風(fēng)和日麗的天空, 竟突然間飛沙走石、狂風(fēng)大作。皇帝一行被滯留在了山腳,急得宰相劉墉趕忙上前打探。鉆進(jìn)迷霧般的煙塵中,劉墉終于查清了:前方坎坷的山道上,竟齊刷刷地臥下一片小蛇。他躡躡地數(shù)了數(shù)……好家伙!整整七十二條。回過神來后,他立馬大聲問道:“大膽的小蛇,為何擋住皇上的去路?”蛇群沒有動靜,劉羅鍋急了,隨口戲道:“難道你們是蛇精……難道你們也想討封不成?!”誰知,此話一出 ,那蛇們竟猶如受令一般齊刷刷地抬頭,又齊刷刷地點頭。劉墉被嚇得趕緊回身稟告皇上。
乾隆也感蹊蹺,便親自上前道:“你們身軀這么小,能干什么,為何也要討封???”豈料,蛇們聽了這話竟立即“大顯身手”起來, 它們個個變得粗約丈余、長約數(shù)里。人們驚呆了,皇上也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氣,心想這蛇若是危害了百姓可真真地不得了啊!于是靈機(jī)一動道:“朕就封你們?yōu)椤粕摺T,只準(zhǔn)在盤山修行 ,不準(zhǔn)危害百姓……”聽罷此言 ,蛇們便一陣風(fēng)似地直奔天成寺方向去了。
七十二條神蛇受封之后,寺廟里的和尚和當(dāng)?shù)氐纳矫駥λ鼈冴P(guān)照有加,蛇們也千方百計為當(dāng)?shù)匕傩兆隽撕芏嗌剖隆?/span>
就這樣,盤山“善蛇”平日里修行,關(guān)鍵時刻顯身行善。后來,當(dāng)?shù)匕傩諡榱俗尯笕擞涀∷鼈?,同時使“善蛇”免遭傷害,便給那七十二條蛇經(jīng)常出沒的地方起了一個名字,叫“善蛇洞”。
正值隆冬,
盤山的冬景是這樣的!
美麗壯觀的冰瀑,
可以讓你大飽眼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