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fā)現(xiàn)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很多人在買書的時候并不在意出版社,這讓我感覺非常遺憾。
出版社往往代表了一本書的品牌和生產(chǎn)廠家,我們買一瓶礦泉水,買一包紙巾,都要看一看牌子,如果買書的時候不在意出版社,那可能會錯失很多信息。
每個出版社都有自己不同的專精領域,甚至于有自己不同的氣質,如果多多了解一些出版社的信息,其實非常有助于我們快速定位到自己喜歡的好書。
推薦幾個我非常喜歡的出版社,排名不分先后。
三聯(lián)書店
三聯(lián)是國內(nèi)少有的書、雜志、書店都搞得特別好的機構,位于北京東四的三聯(lián)總店是我最喜歡的書店之一,《三聯(lián)生活周刊》和《新知》雜志我每期必買。而三聯(lián)出版的書更是我的心頭好。
三聯(lián)有一種很特別的氣質,很像一個好奇心爆棚的有趣的人,一本書,只要有趣,哪怕領域非常小眾,哪怕只有幾千人會買,三聯(lián)也會精心做出來,這本身就是非常難得的一種精神。
三聯(lián)的好書實在太多,如果硬要讓我舉出幾種來代表三聯(lián)的氣質,我會選新知文庫系列和中學圖書館系列,前一套會讓你發(fā)現(xiàn)很多很多有趣的領域,而后一套是國內(nèi)少有的由各個領域的大師寫的非常優(yōu)秀的通識讀物。
中華書局
中華書局在古籍方面首屈一指,校對、注釋和翻譯都相當精良。如果對于傳統(tǒng)文化和古典文學感興趣,中華書局是你最好的選擇。
國學類書籍,其實一直是粗制濫造的書籍的重災區(qū),一是大家熱衷于讀國學,市場比較大,二是不必操心版權的問題,所以各類出版社都把手伸進來,國學類書籍反而成了最魚龍混雜的領域。
這種恨不得論斤賣的雜牌書,真的是不讀也罷。
比起現(xiàn)代書,古書更需要精良的版本,一是在幾百年甚至上千年傳抄的過程當中,免不了出現(xiàn)錯誤,需要多個版本比對才能還原其本來面目;二是關鍵句子的標點標注,會直接影響我們對于書中文意的解讀;三是很多時候,高水平的注釋解讀會讓我們讀起來更輕松。
以這三點來衡量,對于各類古籍,中華書局的版本往往都是最優(yōu)秀的。相比之下,像上海古籍、岳麓書社,要么品類不全、要么版本不精,總之都要往后邊排一排了。
對于國學入門者來說,重點推薦中華書局的中華經(jīng)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叢書,版本精良,翻譯流暢,注釋準確。
人民文學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這兩家出版社放在一起說,是因為他們是我在讀外國文學時的首選。
剛才提到,國學類書籍是出版界的重災區(qū),而另一個重災區(qū),就是外國經(jīng)典文學了。同樣,讀的人多,沒有版權的問題,所以大家都想伸手。
相信很多人都對北京燕山出版社這一套有印象吧。
而其實對于外國文學,也需要精挑細選,最最重要的是找到優(yōu)秀的譯者。
王小波曾經(jīng)專門寫過一篇文章叫《我的師承》,就是講自己是如何在讀翻譯家的優(yōu)秀作品時慢慢培養(yǎng)出了中文的語感,最終才走上了作家的道路。他還專門拿《青銅騎士》的翻譯舉例:
小時候,有一次我哥哥給我念過查良錚先生譯的《青銅騎士》:
我愛你,彼得興建的大城,
我愛你嚴肅整齊的面容,
涅瓦河的水流多么莊嚴,
大理石鋪在它的兩岸……
他還告訴我說,這是雍容華貴的英雄體詩,是最好的文字。
相比之下,另一位先生譯的《青銅騎士》就不夠好:
我愛你彼得的營造
我愛你莊嚴的外貌……
現(xiàn)在我明白,后一位先生準是東北人,他的譯詩帶有二人轉的調子,和查先生的譯詩相比,高下立判。那一年我十五歲,就懂得了什么樣的文字才能叫做好。
在計劃經(jīng)濟的年代,我國涌現(xiàn)出了一批偉大的翻譯家,由于時代的關系,往往一位翻譯家就只翻譯一位作家的作品,尤其是俄國作家。所以很多翻譯家奮斗一生,然后一出手就是一套全集。
人民文學出版社和上海譯文出版社都收錄了大量翻譯巨匠的經(jīng)典作品,人民文學出版社的名著名譯插圖本,新推出的名著名譯叢書還有上海譯文出版社的譯文名著文庫都是值得擁有的版本。
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xiàn)象,同一部經(jīng)典名著,人民文學和上海譯文的版本往往會選擇不同的翻譯家,在我讀過的版本中,差不多是各有一半的喜歡。但不管怎樣,最喜歡的版本一定出自于這兩家,像譯林出版社的版本,就總感覺在翻譯上差了那么一點。
當然,這種對于文字的口味是一件非常個性化的事情,我的感覺只能作為一個小小的參考,讀書很想吃菜,多嘗嘗不一樣的,才能找到屬于你自己最喜歡的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