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孩子3歲定80,這句話真不愧是至理名言。一般來說,孩子在12歲左右,就能形成一個獨立的性格個人格。而育兒過程中,孩子的發(fā)展基本取決于父母的教育方式以及常常跟孩子提及的一些話。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很多時候父母的教育比老師還重要。孩子漸漸長大,很多的道理都是父母來告訴孩子的,為什么有的孩子懂事?有的孩子到成年卻還是讓父母操不完的心?
做父母是一場修行,養(yǎng)兒方知父母恩。自打他們出生,我們的世界重心頃刻轉移。我們希望他健康成長,希望他到我們沒能去過的遠方,希望他實現(xiàn)我們沒能實現(xiàn)的夢想,希望他功成名就,希望他活得不太費力。
比如孩子學習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問題,有時甚至不是學習本身的問題,而是學習以外的問題,如何處理好各種問題也考驗著家長的耐心和智慧。孩子要從小就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很多孩子成績之所以好,原因就在于此,雖然看起來不怎么用功,但是一用功起來,學習效率就很高,成績自然很理想。
有人相信命,有人相信運,而有人相信后天的教育。16歲之前,對孩子成長影響最大的是家庭環(huán)境,而這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孩子的未來發(fā)展。
其實,從事教育工作這么多年來,我還是見過不少成功案例的。那些從16歲之前就已經把小孩子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打造好的家長,最開始就讓孩子明白一些道理,而且讓孩子知道得越早越好,因為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在黃金期塑造好自己,形成正確的三觀,只要我們根子硬了,那么將來不管走哪條路,都會有出息的!
鑒于很多家長向我詢問家庭教育中,應該給孩子說什么話的這一問題,我特別分享了一位清華狀元媽媽在學校做的演講稿,對解答家長應教會孩子什么很有借鑒意義,她將孩子的最深層次的學習動力與做人應有態(tài)度給激發(fā)了出來,只有讓孩子真正意識到了什么是對,什么是錯,然后在后續(xù)學習中不斷實行,才能保證孩子正確航行!家長們都好好看看吧。
當然,關于孩子學習方面的問題非常多而且很復雜,一篇文章不可能解決孩子全部的問題,很多家長肯定還會有其他方面的疑問,如果家長想要了解更多關于孩子提高學習成績方面問題,都可以通過文末的方式與我聯(lián)系,我都會根據(jù)自己所有的教學經驗為孩子的實際情況免費制定相應的解決辦法,從根本上幫助家長解決孩子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