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與朋友聊天時談到,人一輩子的目標都是要取悅自己,何不低配自己。聽后,讓自己有一種醍醐灌頂之感,低配自己的人生不是放棄上進和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而是認清什么是自己真正想要的而無太多虛妄的生活。
我以為,當一個人在自恃過高的時候,往往會失去重心,有時爬得越高會摔得越痛,享受安逸踏實也未必會收獲很少。這個世界美好的東西太多,任何一種人生都有價值,這份價值最終是要讓自己覺得是否值得擁有與尊重。
我們在時光的經(jīng)年中,每天都會有機會和很多人擦身而過,有些人可能會變成你的朋友或者是知己,有些人會變成你的冤家或者是陌路,所以我從來沒有放棄任何跟人磨擦的機會,也很珍惜把這種磨擦當成試金石。然而,細數(shù)流年,頻頻回眸,過往的千回百轉(zhuǎn)到最后都成了風輕云淡的念想,曾經(jīng)的風煙往事都成了茶余飯后的閑話與聊侃。
人生聚散無常,生活充滿變數(shù),走過了,便從容,放下了,就輕松。沒有經(jīng)歷,就沒有體悟。沒有領(lǐng)悟,就不會珍惜。那些看似淺顯的道理,非要親歷過,才能深悟,非要親為過,方可領(lǐng)會,非要觸碰到,方可留痕。那些看似清淡如水的尋常點滴,回頭想想,才頓覺值得一生追憶,終生回味,也或者不堪回首。
生活的回味,盡管有時帶有苦澀和不得已,但依稀可以滋養(yǎng)自己,世人心懷。好在,我能從日常瑣事中慢慢省悟過來,及時調(diào)整一下生活狀態(tài),讓一種本性的思維回覆自我。不為別的,就是讓自己過一個清凈的生活,讓周圍的世界變得平和,人與人之間沒有介蒂,一切平平常常,足矣。
念頭始于覺知,又會在時間的長河落日中慢慢覺悟,這可能是一種智慧的使然。其實,我的這種理性思考,基于這樣的一種理念,就是:不要糾纏在別人的情緒中,不要拿別人來折磨自己。每個人的世界,都是自己給的,不管做什么,都要給自己留點空間,好讓自己可以從容轉(zhuǎn)身。任何時候都要記得,給人生留點余地,得到時不自喜,失去時不抑郁。留一點好處讓別人占,留一點道路讓別人走,留一點時間讓自己思考。
選擇低配生活方式,首先得讓自己明事理。生活不是戰(zhàn)場,無需一較高下。人與人之間,多一份理解就會少一些誤會;心與心之間,多一份包容就會少一些紛爭。不要以自己的眼光和認知去評論一個人,判斷一件事的對錯。不要苛求別人的觀點與你相同,不要期望別人能完全理解你,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和觀點。能做到適時放低自己,也是最明智的選擇。
世界上唯一的你,就算沒有人懂得欣賞,也要好好愛自己。這個世界,看你二的人很多,陪你二的人很少。人生,就是一個修煉的過程,何必用這一顆不平的心看待人和事,作踐了自己,辜負了歲月。
選擇低配生活方式,就是讓自己修一顆清凈心。人很奇怪,總是躲在夢與季節(jié)的深處,聽花與黑夜唱盡夢魘,唱盡繁華,唱斷所有記憶的來路。生活原本很簡單,只是人的心里添了煩惱,人為地設(shè)置了煩惱程序,便讓自己的生活起了波瀾,難以破解。
事實上,有些事知道了就好,不必多說。有些人認識了就好,不必深交??创┑徽f穿,很多事情,只要自己心里有數(shù)就好了。好多時候,是我們自己想太多,才會讓自己如此難受。歸根結(jié)底,還是沒修成一顆純凈心。
選擇低配生活方式,就是讓自己加強“內(nèi)練”。我非常清楚自己練太極拳為了什么?也明白為何要去傳授太極?除了自己有點“自不量力",但初衷仍是美好的。
我受益于太極,緣于對太極的一片癡情,心中承載著太極博大的愛,這是我在太極之路上癡迷的原因。真可謂:“道生萬物,萬物皆道”,世上一花一木、風聲蟬鳴,生活中眾生色相、嬉笑怒罵,都有“道”的蹤跡。我也明白,凡是武德、武風、心地、涵養(yǎng),都屬內(nèi)練的范圍。
這就是“練拳煉人,拳練一生”的道理。換句話說,這里包含了“人練拳,拳練人”,“既煉身,更煉心”,即:通過長期練習太極拳的慢中求功、心平氣和、全神貫注等具體要求,逐漸地磨練出日常處事的從容不迫、不急不躁,養(yǎng)成“誠以待人,毅以治技”,心地寬闊,富有涵養(yǎng)等良好習慣,從而使自在心理上能經(jīng)常保持平衡和坦蕩長樂,這是我一直去努力追求的。
俗話說,有眼界才有境界,有實力才有魅力,有思路才有出路,有作為才有地位。政從正來,智從知來,財從才來。觀念比能力重要,行動比承諾重要,選擇比努力重要,感知比告知重要,創(chuàng)造比證明重要,尊重生命比別人看法重要。說到底,我還是希望自己是個安靜的人,用心打拳,低配生活,低調(diào)做人,隨緣行事,知足常樂,如此這般定不負心中所愿!
(廣告)
(▲點擊上方圖片直接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