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書單狗親筆原創(chuàng)的第 627 個書單
今天推薦的是一個超級實用的書單,關乎我們每一個人。
因為我們每一個人,從出生開始,都處在家庭之中。
如何避免,家庭成員之間的互相傷害?
如何讓家庭真正成為幫助孩子成長的地方?
我們都應該看看這5本書。
01《熱鍋上的家庭》
奧古斯都·納皮爾
豆瓣評分:8.8(297人評價)
這是一本堪比小說的心理學案例書,用一場抽絲剝繭般的“探案”過程,挖出了一個家庭的內部癥結。
16歲的大女兒克勞迪婭,處處和父母作對,經常大哭大鬧,然后離家出走,甚至到了想自殺的程度。
大衛(wèi)夫婦頭疼不已,只好向心理醫(yī)生求助。
但心理醫(yī)生發(fā)現(xiàn),問題其實并不在大女兒身上,反而是看起來和諧融洽的大衛(wèi)夫婦,背后隱藏著很多問題。
丈夫大衛(wèi)對親密關系有著恐懼心理,妻子卡洛琳卻是典型依附型人格,兩人的相處模式給家人帶去了極大的壓力……
這本書非常少見地,將家庭作為一個整體,進行心理學的分析。
也讓書單狗意識到了,任何一個家庭成員的問題,其實也是整個家庭的問題。
02《情感依附》
亨利·馬西
豆瓣評分:8.5(483人評價)
“幸福的家庭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p>
這本書為了弄清楚家庭、父母對孩子成長的影響,用了整整三十年,跟蹤了76個孩子的人生歷程。
書中一句話,讓書單狗特別警醒——
兒童不是由父母培養(yǎng)大的,不是父母教給他們如何成長,而是兒童自己從父母那里“捕捉”了成長所需的東西。
所以最重要的并不是任何的教育方法,而是父母本身的示范作用。
其實,不止是孩子對家長的依附,家長也會依附于孩子,和孩子一起成長。
這本書的主要目的,就是幫我們清醒地意識到,家人之間互相依附的關系,從而溫柔地接受并適應這種關系的變化。
這樣的好書,如果能早點看到,對一個家庭的影響,真的太大了!
03《為何家會傷人》
武志紅
豆瓣評分:8.2(4201人評價)
不管你有沒有被家傷過,書單狗都建議你看一看這本書,因為有的傷痕是看不見的。
比如,28歲的追星女孩,為了追星幾乎瘋魔。
而這背后卻是她父母一味的溺愛,一再妥協(xié),甚至愿意為她賣房賣腎……
又比如,25歲的乖乖女,整日生活在高度緊張中,連戀愛都無法談。
原來她一直生活在包辦型家庭中,毫無自主可言。
心理學告訴我們,每個人在潛意識當中都有一個“內在的小孩”,那是童年的投影。
這個童年的投影永遠都不會消失,它將影響每個人的性格走向和人生選擇。
過去的中國父母們,是缺少“家庭教育”這一課的。
所以,我們現(xiàn)在應該盡早補上這一課,讓孩子擁有真正健全而獨立的人格。
04《誰在我家》
海靈格
豆瓣評分:8.4(1435人評價)
從獨生子女到開放二胎,這其中最大的變化,就是怎樣處理孩子們之間的關系?
其實西方早就有了這方面的理論,比如德國著名心理治療師海靈格的“家族系統(tǒng)排列”理論。
海靈格發(fā)現(xiàn),家庭成員之間既要講究親密關系,同時也是有排列順序的。
比如,父母比孩子先進入家庭系統(tǒng),老大比老二先進入,這些情況都是客觀存在的。
所以每個人在家庭中的角色與定位也可以有區(qū)分。
比如,弟弟妹妹要尊重哥哥姐姐。同時,家長也需要確保弟弟妹妹可以感受到父母兄姐對自己的愛護。
讀罷全書,書單狗甚至有點羨慕這樣的氛圍。
一個家庭的和諧,是可以讓其中每個成員,都得到尊重與溫情的。
05《原生家庭》
蘇珊·福沃德
豆瓣評分:8.5(745人評價)
之前好幾本書都提到了,家庭可能對孩子的成長造成各種負面的影響。
所以最后一本書,書單狗想幫助大家重拾信心。
這本書一半在講家長的錯誤教育對孩子的影響,另一半在講擺脫這種影響的方法。
有的人會選擇向父母妥協(xié),相當于放棄思考,將自己的人生拱手讓出。
有的人會選擇叛逆,情緒激烈地反抗父母,最終可能卻是更壞的結果。
其實,我們最需要的,是一次心理上的“斷奶”,拒絕把負面影響帶入到將來的人生中。
書單狗覺得最重要的兩點,一是培養(yǎng)自己愛的能力,二是讓自己更加強大。
讓自己去愛上一個人,不止是男女之愛,因為愛是治愈傷痕的最佳辦法。
而讓自己更加強大,有獨立生活的能力,才能拋棄過去,面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