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道理講爛了也不聽,爸媽不妨這樣做……

朋友家5歲的孩子前段時間在玩玩具刀的時候,不小心戳到了自己的臉,雖然玩具刀是塑料的,挺鈍,但因為孩子是在拿著刀跑的時候不小心刀柄碰到了墻壁然后刀尖戳到臉上的,所以那個沖力還挺大,臉上立馬就紅腫了一片。

孩子被嚇得不輕,朋友也后怕的要命,萬一角度再往上一點兒戳到眼睛那可就沒現(xiàn)在這么簡單了。她給我講這件事的時候,還是一副心有余悸的樣子,說這孩子越來越不好帶了,總是不聽話。

本來孩子玩這個長長的玩具刀,她就挺擔(dān)心的,每次看他拿著玩具刀滿屋子跑,她都要趕緊制止,然后耐著性子給他講道理,玩具刀的危險性,還有媽媽為什么不讓拿著它跑跳,都會給他講清楚,但孩子總是一副無所謂的樣子,雖然看著是在聽,可是沒多久就忘了,玩高興了還是照樣該跑跑,該爬爬,這不,最后真的就把自己戳到了。

聽完朋友的講述,我想到曾經(jīng)在美國兒童心理學(xué)奠基人魯?shù)婪颉さ吕卓怂共┦克摹逗⒆樱禾魬?zhàn)》一書中,看到過一個非常類似的案例。

講的也是一個小男孩,總是愛用自己的玩具氣槍在院子里打各種東西,媽媽每次都會制止他,告訴他玩具氣槍該怎樣玩才能保證安全,甚至還專門在家里的地下室給他準(zhǔn)備了可以打的耙。道理講了不少,可孩子仍是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媽媽講的道理都聽不進(jìn)去,最后真的非常不幸地真的傷到了自己的眼睛。

我那個朋友和這個小男孩的媽媽,不可否認(rèn),都是對教育孩子講究方法的好媽媽,她們本著“和孩子講道理”的理念,不想用自己家長的身份去“鎮(zhèn)壓”孩子,也覺得自己不能動不動就隨便懲罰孩子,所以盡管事情一次次的發(fā)生,她們所做的仍是一再地“說”,卻沒有付諸任何其他的行動。

用“講道理”的方式教育孩子,這當(dāng)然沒錯。問題的關(guān)鍵在于,對孩子來說,有些事情即使把道理講再多次也沒用。是孩子真的就不聽話嗎?我看未必,可能他就是真的理解不了。

就比如我朋友的孩子跟書中小男孩的例子,媽媽們苦口婆心地說玩具刀還有玩具槍的危險,真的是曉之以情動之以理了,可是孩子就是聽不進(jìn)去,為什么呢?很簡單啊,因為以他們的認(rèn)知,對玩具刀和玩具槍的危險根本就沒有概念,也沒有感同身受的體會,又不會聯(lián)想和想象,他不知道這個危險造成的傷害意味著什么,你所說的那些危險,他們都無法產(chǎn)生共鳴,所以自然是聽了就忘的。

其實很多父母都會有對孩子這樣無休止地說教的情況,當(dāng)孩子對這些說教無法產(chǎn)生共鳴的時候,盡管我們自認(rèn)是在跟孩子平等對談,他仍會覺得這樣的交談很無聊,并且很快對媽媽的說教產(chǎn)生了免疫。

魯?shù)婪虿┦拷o孩子的這個狀態(tài)起了個名稱,叫“媽媽的聾子”(mother-deaf),也就是對媽媽的話完全聽不進(jìn)去的意思。這樣的“耳聾現(xiàn)象”,最后會變成針對所有對他講道理的人。如果真到了這地步,那孩子可能就真成了不聽話的孩子了。

很多父母和老師都說過孩子“不聽我的話”,但他們卻仍然在采用這個“說說說”方式,其實都是在白費力氣。語言是用來溝通的,如果一方不愿意傾聽,那語言就失去了它的作用。

講道理沒用,媽媽又不贊同直接懲罰,那到底該怎么做呢?魯?shù)婪虿┦拷o出的答案就是干脆利落不啰嗦的行動!

媽媽在孩子第一次違反約定的時候可以先講道理,如果有第二次,那就直接把玩具刀或者玩具槍拿走,并且跟孩子說:

“我很遺憾你不愿意遵守咱們定好的規(guī)則,現(xiàn)在我只好把它們收回了,等你真正愿意遵守的時候才可以把它拿回去?!?/strong>

這樣做之后,孩子可能很快就會表示說他愿意遵守約定,但沒一會兒又忘記了。別急,這很正常,教育孩子,怎么能指望一次就見效呢?耐著性子,多做幾次,保證每次都只行動不多說,孩子經(jīng)過幾次后就知道媽媽是在跟他來真的了,如果想玩這個玩具刀,那就必須遵守約定。

只有讓他自己主動產(chǎn)生這樣的認(rèn)知,他才有可能主動決定自己的行為,原本我們不停說教時想要的目的才能成功達(dá)成。

就好比孩子飯前不洗手這件事,與其每次一遍遍地催他去洗,不停的說教,不如直接用行動讓她主動。第一次不洗手時,可以跟她說:“吃東西前一定要洗手,如果你不愿意去洗的話,就不要跟我們一起吃飯了?!?/p>

第二次,當(dāng)孩子又不洗手時,媽媽根本不需要再說話,只要行動就可以了 。挪開孩子面前的碗筷,不允許他吃飯,直到他洗手回來。一般情況下,孩子看到自己媽媽動真格了,自然會重視起這件事的。

如果真的想改變孩子的行為,家長需要用行動,而不僅僅是語言。不要強迫他們改變,讓孩子自己做決定。只有他自己主動做出改變,才是最有效的。

 

END

羅羅有話說:

最近去探訪了一個音樂培訓(xùn)機構(gòu),在和他們老師聊天的時候,聽到孩子有“背景音屏蔽”能力這樣的說法,也就是說當(dāng)孩子專注于手頭的事情的時候,背景音是什么他們壓根聽不見,孩子關(guān)閉了接收外界聲音的通道。其實“媽媽的聾子”說的也是這么一回事,媽媽道理講到孩子煩了,孩子也會選擇屏蔽掉媽媽的聲音,關(guān)掉接收渠道。

所以聽朋友講孩子被玩具刀傷著這事兒后,再加上朋友是一個非常愛講道理講到有點嘮叨的狀態(tài),我當(dāng)時就跟她說這么危險的事兒,你跟他一如既往的講道理,他關(guān)閉掉接收你嘮叨的渠道,下次還會出現(xiàn)類似的情況,所以最開始的時候就應(yīng)該強硬點兒!對于孩子來說,不是所有的問題都是“講道理”才是最好的解決方式。

當(dāng)我們說自己跟孩子說了“無數(shù)遍”的時候,意味著我們前面的每一次“說”都沒有達(dá)到效果,這個時候,與其仍繼續(xù)地對他“諄諄教誨” ,或者給孩子貼上“不聽話”的標(biāo)簽,真不如改變一下我們的處理方式,是“說道理”還是“干脆利落地采取行動”,得有個權(quán)衡才行。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生活服務(wù)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