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要富養(yǎng)?世界首富的教育秘訣顛覆認知,14歲前連手機都不給她買
不一樣的富家千金,這才是真正的貴族教育。
世界華人周刊專欄作者:顧景言
新聞背后,有你不知道的世界
責任編輯:華妹
“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已經成為中國家長根深蒂固的信條。怎樣才能給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則是所有家長關注的焦點。斯坦福大學高材生、馬術冠軍、贏得上百萬比賽獎金……當看到這些耀眼的標簽,都集中在一個23歲的年輕女孩身上,所有家長都會忍不住驚嘆:這么優(yōu)秀的孩子是怎么培養(yǎng)出來的?可是,當?shù)弥@個女孩的家庭背景時,家長們又都紛紛嘆了口氣。世界首富的女兒,有那么優(yōu)越的物質條件,一般家庭怎么比得起?殊不知,詹妮弗的優(yōu)秀,恰恰印證了一個道理:這個女孩之所以如此出色,源于她自幼受到的獨特家庭教育。有一個世界首富的爸爸,足夠讓這個女孩過上“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的生活,甚至可以過得比公主還要風光。只不過,在這種環(huán)境下成長的孩子,最大的弊病就是容易被“養(yǎng)廢”,成為只會追求奢靡生活的豪門敗家子。這位大少爺含著金湯匙出生,自幼就囂張跋扈,最終竟在飆車時候當街撞死工人,惹得巴西民眾集體討伐。美國前副總統(tǒng)拜登的女兒就更別提了,竟然瘋狂吸毒,被男友曝光,丟盡了家族的顏面。這樣的坑爹敗家案例,數(shù)不勝數(shù)。這個世界首富之女,生活非常簡樸。她的衣服沒有幾件奢侈品,大部分都是非常平價的產品,平時出門也都低調內斂,如同鄰家女孩。往人海里一丟,誰也想不到這竟是個頂級的富家大小姐。更令人意外的是,她從小學業(yè)成績非常優(yōu)秀,高中畢業(yè)后進入斯坦福大學讀書,讓她的父親比爾·蓋茨感到臉上分外有光。除了學霸這個亮閃閃的光環(huán)之外,詹妮弗最耀眼的成就就是在馬術運動上。她憑借自己的努力,在2017年成為馬術冠軍,至今為止,單單參加比賽贏得的獎金就已經高達百萬美元。如果說其他成就可能被別人懷疑是“拼爹”,但運動比賽的成績,則是絕對不摻水的。業(yè)余時間,和那些酷愛逛街買買買的女孩不同,詹妮弗把巨大的精力都投入了慈善事業(yè)。成績優(yōu)異,馬術冠軍,善良開朗,關心社會……簡直是無數(shù)父母心心念念的“別人家的孩子”。按照中國的觀念,“再窮不能窮孩子”。尤其是女兒,更應該富養(yǎng)。然而,比爾·蓋茨的觀念卻是截然相反的,蓋茨家族一向認為“再富不能富孩子”。他曾經在接受采訪的時候說過:“我們的教育理念很清晰,把大部分財產捐給慈善基金會,幫助孩子找到他們真正感興趣的東西,讓他們自由嘗試任何東西,而不是把大量金錢直接傾倒在他們身上。否則,他們可能一事無成?!?/section>如果一味在金錢和物質上滿足孩子的要求,只會讓孩子從小就心安理得地享受父輩的財富,安逸得不思進取。蓋茨認為這種行為無論是對于孩子,還是對于社會,都是非常不利的。因此,蓋茨夫婦在很久之前就已經做出決定,去世之后將大部分資產都捐贈給慈善機構,讓這些錢更好地回饋社會,幫助更多困難的人們。這就意味著,身為蓋茨家族“長公主”的詹妮弗,在父親那其實只能分到很少一部分財產。要想過上更好的生活,必須靠自己的奮斗,這是蓋茨給女兒上的最重要的一課。詹妮弗的童年和少年時代,過得和普通人家的孩子并沒有什么不同。更出乎意料的是,靠電腦起家的比爾·蓋茨,卻給女兒制定了幾乎嚴苛的家規(guī)。每天使用電腦時間嚴格受限、14歲之前不得擁有手機,這些規(guī)定曾讓少女時代的詹妮弗叫苦連天。畢竟,在電子產品極度豐富的美國,孩子們大多數(shù)很小都擁有了屬于自己的手機。看到別的同學都捧著手機和電腦玩得不亦樂乎,詹妮弗心中的落差可想而知。然而,明明應該在這方面更加開明的蓋茨,卻“冷面無情”,說不讓玩就不讓玩。這和如今很多家長縱容孩子玩手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蓋茨并不是對電子產品有偏見,而是知道對于一個孩子來說電子產品就像是大麻一樣,容易上癮。要知道,通過玩手機、電腦而有一番成就的天才太少了,大部分孩子都是被電子產品所俘虜,終日玩物喪志。但是,如果你認為蓋茨的形象,似乎就是一個板著面孔的嚴父,那就大錯特錯了!君不見,國內多少身家百萬的老板,都已經忙得把家庭和孩子都丟給老婆,自己連孩子上幾年級了都記不清楚。但是,蓋茨卻努力擠出來大量的時間都用來陪伴和引導女兒,絲毫不覺得這是在浪費時間。蓋茨的父親是一位優(yōu)秀的律師,母親則是大學教師。在蓋茨年幼的時候,他的父親無論工作有多忙,都會每天抽出時間和兒子進行交流,了解兒子心中的想法。他的母親則親力親為,沒有雇傭保姆,經常親自帶著蓋茨去各種博物館參觀,給他講解歷史與文化。每到周末的夜晚,是蓋茨一家固定的“節(jié)日”。全家都要坐在豐盛的餐桌前,互相溝通和傾訴,暢所欲言。和很多“愛在心口難開”的家長不同,蓋茨的父母認為既然愛孩子,就一定要充分表達出來,讓孩子感受到溫暖和幸福。無論蓋茨提出怎樣稀奇古怪的問題,他的父母總是耐心地解答,從來都不會不耐煩。來自父母的愛,是一個孩子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養(yǎng)分。這種平等與尊重的氛圍,給了蓋茨自信和勇氣,保護了他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這樣的教育理念,被蓋茨繼承了下來。他給予了女兒同樣的溫暖和愛。他嚴格約束女兒,不讓她沉溺于物質和玩樂。但是另一方面,他又是天下最溫柔的父親。在詹妮弗該上幼兒園的時候,蓋茨和妻子花費大量時間對附近的幼兒園進行反復考察對比,最終敲定了一家環(huán)境最好的幼兒園。▲1996 年大女兒出生之后,梅琳達辭去微軟的工作,退隱家中
但是,一個難題擺在夫婦倆面前:那個幼兒園很遠,每天來回要在路上花費將近兩個小時。正當妻子有點猶豫的時候,蓋茨果斷告訴她,自己會和她一起承擔接送女兒的任務。從此之后,無論再忙,蓋茨每周都會固定接送女兒三天。在車里,他會和女兒耐心地聊天,路上的時間成為了父女倆溫馨的親子時光。詹妮弗喜歡馬術,蓋茨就給她找了馬術老師,并送給她一匹漂亮的小馬駒。詹妮弗進行馬術訓練的時候,蓋茨經常親自到場觀看,給女兒加油鼓勁。在這種家庭教育下成長起來的詹妮弗,優(yōu)秀而自律,成為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白富美”。在很多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看來,詹妮弗的優(yōu)秀似乎都是因為是首富之女,占盡了物質上的便利。前段時間,田樸珺關于“貴族”的一段話在網上引起了爭議,引來罵聲一片。田小姐列舉了在英國享受到的優(yōu)質的管家服務,聲稱英國人“很講究”,英國管家的服務很到位,并諷刺中國人缺乏好的教育,不是貴族。難道把孩子教育得像英國管家那樣精通禮儀就算是貴族教育了嗎?而是像蓋茨家族那樣,讓孩子懂得愛與尊重,獲得信心和力量。而且,除了那些達官顯貴之外,平民百姓也一樣可以給予孩子“貴族教育“。因為它從來都不是用金錢和權力堆積而成的,而是用父母的愛與智慧凝結而成。只要肯用心,愿意花時間,普通的父母一樣可以培養(yǎng)出像詹妮弗一樣出色的孩子。不要“刀子嘴豆腐心”,而是充分向孩子表達自己的愛;最重要的是,讓孩子真正成為一個獨立的人。讓他明白,要靠自己去贏得想要的一切,但父母永遠是最溫暖的港灣。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