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張文江 :《史記·太史公自序》講記(一)

     《太史公自序》是《史記》的總結(jié)性文章。這篇文章原來有兩個互相競爭的題目,《史記

集解》題目是《太史公自序》,《史記索隱》題目是《太史公自序傳》。我以為兩個題目考慮的角度不同:《太史公自序》表示這是全書一百三十篇的總結(jié),《太史公自序傳》表示這是七十列傳的最后人物。兩個題目競爭的結(jié)果,是《太史公自序》勝出,更強調(diào)它是全書的總結(jié),而不是列傳的結(jié)束。雖然《太史公自序》題目已經(jīng)確定,這篇文章還是包含了兩個內(nèi)容,一是總結(jié)《史記》這本書,一是總結(jié)自己這個人,兩個內(nèi)容合一成為本文。

這篇《太史公自序》,追溯了民族的歷史,家族的源流,政治的變遷,文化的辨析,融自

己的遭遇和志向于一爐,是一篇大文章。根據(jù)我對中華學術(shù)的理解,我想嘗試性地下一個

斷語,《史記》是總結(jié)先秦古學的集大成著作。以此來劃出時代,《史記》以前都是古學,《史記》以后都是今學?!妒酚洝肥呛蟠死斫庀惹毓艑W的階梯,當然通過以后,這個階梯也可以撤除。

《史記》作為一部貫通古今的大著作,必須對當時各種思想有總體的認識。寫歷史書整

理古今發(fā)生的事情,如何整理就必然脫離不了思想。這個總體認識是《史記》的思想核心,借用佛教的術(shù)語,也可以稱為判教。佛教傳入中國以后,學者根據(jù)傳承的經(jīng)論,按照各自體悟的境界,把佛教內(nèi)容分為若干時或者若干類,在其中安立自宗的位置,并且提供修行的進路,這就是所謂判教?!短饭孕颉贩峙辛水敃r的所有學問,是一篇富于思想性的文獻。

“自序”的“序”,有的版本也寫成“敘”。在古代“序”和“敘”是相通的,班固《漢書》模仿《史記》,把全書最后一篇稱為《敘傳》。徐師曾《文體明辨序說》有云:“《爾雅》云:‘序,緒也?!忠嘧鲾ⅰQ云渖茢⑹吕?,次第有序,若絲之緒也?!痹谡恐魍瓿梢院螅ǔ?傄獙懸黄?,理順全書各部分的關(guān)系,它的標志就是排列好目次。

這篇《自序》,同時也是司馬遷的自傳。篇名中省略了“傳”,突出了對本書的意義,

減弱了對本人的意義。在思想性上,先秦能夠和此篇比擬的是《莊子·天下篇》,當然

《天下篇》還要更精彩些?!稘h書》卷六十二《司馬遷傳》全文抄錄了這篇文章,加上了

一篇《報任安書》?!叭斯逃幸凰溃蛑赜谔┥?,或輕于鴻毛”,就是《報任安書》中的話。名言流傳,激勵后代人認真對待生命,做出自己的抉擇。

就文學而言,序的文體始于《序卦傳》、《詩大序》。自序的文體始于屈原《離騷》,啟

發(fā)過司馬相如,以司馬遷為最有成就,此后的變化又有揚雄、班固(劉知己《史通·序

傳》)。過去我講第一百二十九篇《貨殖列傳》,中心是經(jīng)濟。這次講第一百三十篇《自

序》,中心是政治、哲學和文化。《史記》是開創(chuàng)性的大著作,司馬遷的志向不僅是寫一

部歷史書,而是模仿經(jīng)或擬經(jīng),實際達到的地位是子。因此《史記》可以看成諸子類的

哲學著作,而不僅僅是史學著作。如果讀《史記》只注意其歷史作用而忽視其思想作

用,多多少少會形成一種遮蔽。

為什么是擬經(jīng)? 《漢書·藝文志》將《史記》列于春秋家,當時著錄的書名是“《太史

公》百三十篇”。司馬遷本人用的書名是《太史公書》,他不知道自己的書后來被叫作

《史記》?!妒酚洝纷鳛閷拿Q出于后人,最早由《漢書·五行志》提及,以后為《后漢書·班彪傳》采用。在《史記》中“史記”一詞出現(xiàn)十四次,全部指古代官史之書,而不是自己的著作(李紀祥《<太史公書>由“子”之“史”考》)?!稘h書》、《后漢書》以后,《史記》才作為專稱逐漸流行開來,在《隋書·經(jīng)籍志》中得到了肯定。我們現(xiàn)在用《史記》的書名,代表了二十四史之首。用《太史公書》的書名,可以理解它的思想史意義。

          1.昔在顓頊,命南正重以司天,北正黎以司地。

開篇發(fā)生的是一件大事情?!妒酚洝返墓攀酚^來自《易經(jīng)》,出于《系辭下》第二章:

“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

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作結(jié)繩而為網(wǎng)罟,

以佃以漁,蓋取諸離。庖犧氏沒,神農(nóng)氏作,斫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蓋取諸益。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蓋取諸噬嗑?!扁覡奘稀⑸褶r(nóng)氏的事情發(fā)生在本文之前,還沒有和《史記》相接。

庖犧氏也就是伏羲氏,伏羲氏“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可以作為中國古史的開始。為什么? 在這個時候,天地間有個人站立了出來,從生存的重壓下透過氣,抬眼看看天地和自己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所謂人之為人,這才真正地得以顯現(xiàn)。在伏羲氏之前,古代傳說中還有燧人氏,燧人氏鉆木取火,還是處于和自然抗爭的謀生層面。而到了伏羲氏的仰觀俯察,人才有了精力和興趣研究天地和人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在古希臘這就是哲學的開端,所謂哲學的開端來源于驚奇( 柏拉圖《泰阿泰德》155d,亞里士多德《形而上學》982b11-12)。在此以前,人和其他動物還混然難分,而直到有了這樣的驚奇,人和其他動物才判然有別。所以從《易經(jīng)》看來,人的本質(zhì)及其自我實現(xiàn),就是成為哲學人或者是知識人。人的追求幸福,到最后必然到達精神層面,那才是人之為人的定義。伏羲氏的時候還是畜牧社會,他用了一套特殊符號來溝通天地內(nèi)外,以此了解自然,了解自己。這就是《易經(jīng)》的起源,跟西方的數(shù)學有同有異。伏羲的符號是用來理解整體的,真的理解了,符號也可以不要。

伏羲氏以后就是神農(nóng)氏,主要發(fā)生了兩件事情,一是農(nóng)業(yè)社會的建立,二是市場的出現(xiàn)。這兩件事情影響深遠,其中存在的問題,直到現(xiàn)在還沒有完全解決(參閱拙稿“《史記·貨殖列傳》講記”)。

伏羲氏、神農(nóng)氏以后是黃帝,成為了《史記》的開端?!断缔o下》又說:“神農(nóng)氏沒,

黃帝、堯、舜氏作。通其變,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兑住犯F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是以自天右之,吉無不利。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秉S帝、堯、舜繼承伏羲、神農(nóng),前半段屬于自然科學,“通其變,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陰變陽為變,陽變陰為化,不斷地作出調(diào)整改進,使老百姓感到新奇,獲得安居樂業(yè)?!啊兑住犯F則變,變則通,通則久”,一個生產(chǎn)方式用到底了,一種體制的能量消耗盡了,就應該變通以開創(chuàng)出新局面。后半段屬于社會科學,“垂衣裳而天下治”,就是制訂禮儀,分出君臣尊卑上下的秩序,建立一個政治社會。中國傳統(tǒng)的道家和儒家,其實很容易分辨,根源就在于此。在黃帝、堯、舜系列中,從黃帝這條路線引申出來的就是道家,從堯、舜這條路線引申出來的就是儒家。道家截取的是頭上一段,儒家截取的是尾上一段,好的道家顧了頭還要顧尾,好的儒家顧了尾還要顧頭。當然還要上追經(jīng)濟上的

神農(nóng),以及哲學上探索真相、追求幸福的伏羲。

這就是《史記》記載歷史的開端,從這里一刀切下來,全書開始于《五帝本紀》。在此之前,神話和歷史基本沒有分別,《五帝本紀·贊》:“百家言黃帝,其言不雅馴,薦紳

先生難言之。”黃帝的神話色彩還是很濃,關(guān)于他有著種種傳說,當時人都相信是真

的。后來理性漸漸發(fā)展了,就當成神話看了。炎黃子孫祭祀黃帝,盡管可以對著空的

石碑行禮如儀,但是當時的象和現(xiàn)在的象已經(jīng)不同了?!段宓郾炯o》開始于黃帝,結(jié)束

于堯、舜,中間還有《易經(jīng)》沒有提到的顓頊和帝嚳,定位一點點清楚了。

顓頊是黃帝的孫子,于五帝中位居第二,在古代社會中非常有名。屈原自稱為他的后代,《離騷》第一句“帝高陽之苗裔兮”,高陽就是顓頊。根據(jù)《秦本紀》,秦也自稱為

顓頊的后代。顓頊的年代對《史記》來說也非常遙遠,“昔在顓頊”,就是向遠古的追

溯?!妒酚洝穼τ谖覀兒孟袷枪糯?,其實《史記》和顓頊之間的社會狀況,其差別不小于

《史記》和現(xiàn)在之間的社會狀況。神話中有著歷史的因子,從黃帝發(fā)展到堯、舜,神話

色彩越來越少,真實成分越來越強,盡管堯、舜還是有著神話色彩。以下的記載半神

話半真實,發(fā)生的是一件大事情。

“命南正重以司天,北正黎以司地”。這就是司馬遷所謂的“天人之際”,也就是政

治社會成立的關(guān)鍵,后來歷史上稱為“絕地天通”。在此以前,人和天地不分,人和神以

及動物也不分,所以神話和歷史也不分?!懊本褪敲睿馕吨莆赵捳Z權(quán)或解釋

權(quán)。漢字“君”從尹口,尹為治事,口發(fā)號令,我說話你們記錄,這就是權(quán)力的宣示(英語dictatorship,追溯其詞源,也有指令、口授或聽寫的意思)。在某種程度上,“命”還能替換成現(xiàn)代說法“制訂規(guī)則”,或者“制訂游戲規(guī)則”,雖然柔和好聽,實質(zhì)內(nèi)容并沒有變。如果推廣得遠一些,甚至還可以換一個光明正大的詞,那就是所謂“立法”。老子講“名可名,非常名”,這些詞彼此分割,漸漸遮蔽,然而相互之間還是可以互通聲氣。顓頊命令重、黎兩個人,一個管住了天,一個管住了地。發(fā)布者壟斷了普通人跟天地交流的權(quán)利,一定要通過他這個天子來代表,對老百姓來說是代表天地,對天地來說是代表老百姓,王的地位就顯出來了。原始社會過去有巫師,普通人也可以和天地交流,至此民間的權(quán)利全部喪失,只留下兩個人是合法的。顓頊把這兩個人判為合法,那么同時就是判其他人不合法,規(guī)則于是就制訂出來了。

重和黎是傳說中的人物,完成了絕地天通這件大事,是后來羲、和兩氏的祖先?!渡袝涡獭罚骸澳嗣亍⒗?,絕地天通,罔有降格?!苯^地天通以后,因為上天梯斷掉了,人的思想發(fā)生了大變化?!犊讉鳌氛J為重就是羲,黎就是和,“堯命羲、和,世掌天地四時之官,使人神不擾,各得其序”。從古代原始社會到文明社會的過渡中,這其實是對文明進程的肯定,人歸人,神歸神,兩路分了開來。《國語·楚語下》:“昭王問于觀射父,曰:‘《周書》所謂重、黎寔使天地不通者,何也?若無然,民將能登天乎?’”楚昭王看到《周書》(《呂刑》屬于《周書》)的“絕地天通”,已經(jīng)不理解了,于是去問大夫觀射

父。他看到的是字面意思,如果沒有絕地通天,難道老百姓真能升到天上去嗎。觀射父

回答說:“非此之謂也。古者民神不雜,民之精爽不攜貳者,而又能齊肅衷正,其智能上

下比義,其圣能光遠宣朗,其明能光照之,其聰能聽徹之,如是則明神降之,在男曰

覡,在女曰巫?!痹忌鐣杏幸恍┨厥獾娜耍瑢嶋H上就是巫,由他們來溝通神明,社

會秩序得到了穩(wěn)定。“精爽不攜貳”,精神特別集中,思想不開小差,也是職業(yè)的要求。

此后“九黎亂德,民神雜擾”,顓頊不得不作了整頓,壟斷了巫的職業(yè),那就是所謂絕地天通。巫史相通是史官的來源,巫就是天,史就是人。巫預測未來,史記錄過去,巫史

是同一件事的兩方面。古代神話包含了很多當時人的心理事實,由上古成為中古,由

巫而史,神話就過渡到了歷史。

     2.唐虞之際,紹重黎之后,使復典之,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序天地。

唐就是唐堯,傳說堯封于唐,在今河北唐縣。虞就是虞舜,舜封于虞,在今陜西平陸縣。“紹重黎之后”,紹就是繼承。顓頊命重、黎掌管天地以后,曾經(jīng)中斷了一段時間。唐虞繼承顓頊,讓重、黎的后代羲、和再來負責這件事。從堯、舜以后直到夏、商,每一代都沒有缺少過?!笆箯偷渲?,就是重新整頓,再操舊業(yè)?!笆佬颉?,世世代代研究整理。重、黎以后因為一度中斷,那么民間還有些生路?!笆佬颉币院?,管理不再缺位,政治社會就完全成立了。

    3.其在周,程伯休甫其后也。當周宣王時,失其守而為司馬氏。司馬氏世典周史。

顓頊時重、黎,堯、舜時的羲、和,都還是半神半人,以后神話色彩漸漸消失,一點點出來人的形象。程伯休甫是重、黎的后人。程是國名,在陜西省咸陽市。伯是爵位名,公、侯、伯、子、男中的伯爵。他本人的名字是休甫。根據(jù)《索隱》引《左傳》的考證,休

甫是黎氏之后,只是重、黎中的一支。但是重不出場就好像沒有力量似的,所以加上

重給自己貼貼金, 這可能是古代的一種修辭手法。這個家族的焦點逐漸清晰,關(guān)鍵人

物是程伯休甫。這真是一個變來變?nèi)サ拇髸r代,容易引起人的身世之感。

一直到了周宣王時,家族中有人犯了錯誤,權(quán)位被取消,成為了司馬氏。周宣王的時代很確切了,就是《大雅·抑》的時代,完完全全靠得住。司馬氏不知道是怎樣的官,非??赡芨R有關(guān),《周禮》以大司馬為夏官之長, 所以也可能是軍事上的職務。重、黎“世序天地”,管的是當時最高的層次,到了司馬氏地位降低了。用印度的種姓來比喻,就是從婆羅門變成了剎帝利?!八抉R氏世典周史”,古時候左史記言,右史記事,事為《春秋》,言為《尚書》(《漢書·藝文志》)。以后綜合《尚書》和《春秋》之長,就形

成了《史記》。

                    4. 惠襄之間,司馬氏去周適晉。

周惠王(前676-前652 在位)、周襄王(前651-前619 在位)的時候,國家接連發(fā)生了好幾場動亂。司馬氏離開周到了晉,這個貴族世家一代代處于衰落之中。起先貴為大臣,然后官做得漸漸小了。后來連中央也待不住,就到地方上去了。

                  5. 晉中軍隨會奔秦,而司馬氏入少梁。

晉文公的時候設立了上、中、下三軍,隨會后來成為中軍的主將。當時主政的人是趙盾,晉襄公死了,他派人去秦國迎接當人質(zhì)的公子雍繼位,公子雍是晉襄公之弟。然而在隊伍出發(fā)后,趙盾又改變了主意,擁立了公子夷皋,公子夷皋是晉襄公之子。秦國用軍隊護送公子雍,趙盾發(fā)兵阻攔。隨會本來是派去迎接的使者,在混亂中逃往了秦國。發(fā)生了這場意外,隨會后來又經(jīng)過魏回到了晉,但是同去的司馬氏卻回不來了。

隨會奔秦是不可預料的事件,這件事改變了司馬氏家族的軌跡。主將投靠了敵國,他身邊的司馬氏也沒有辦法。他們內(nèi)心不一定想叛晉,但是回來難免還要經(jīng)歷審查之類,所以索性不回來了。司馬氏進入少梁,少梁屬秦國,在陜西韓城縣。古代這里是梁國,秦滅后改名少梁,后來再改名為夏陽。這就是司馬遷一族本支的流動,從幾代人來看就是變來變?nèi)サ摹:孟駨膩矶疾粍拥?,后來就動了。三十年,五十年,三百年,如果時間放長,變化大得不得了,歷史的因果真是難說的很。

            6. 自司馬氏去周適晉,分散,或在衛(wèi),或在趙,或在秦。

司馬氏在晉的這一支,經(jīng)過這場變亂,走的走了,留下的人有通外的嫌疑,日子大概也不會太好過。于是也就分散開了,有些去了衛(wèi)國,有些去了趙國,有些去了秦國。這就是大時代中一個家族的命運,一群人分分合合,各奔前程。在司馬遷的大手筆之下,線索一點也不亂。

              7. 其在衛(wèi)者,相中山。

在衛(wèi)國的那一支中,有個人當了中山的相。中山在趙國的旁邊,后來給趙國消滅了。每一條支系都有一個亮點,要給司馬遷挑選出來,不容易。時代無窮的淘汰,除了極少數(shù)出類拔萃的人,沒有誰能夠留得下來。這個人在當時算大官了吧,如果不是因為《集解》引徐廣指出他是司馬喜(《考證》作司馬熹),那就連名字都沒有留下來。這一系中應該還有其他人,但是都不談了,撿一個官做得最大的人提一下,也就是一筆帶過。道家從時間上看問題,沒有什么人特別了不起。在空間上看上去顯赫一時的人,過不了幾年就沒有人再記得。這一系中多少值得驕傲的就是這個人,剩下的人全部抹去成為了背景。所以梁啟超說二十四史不過是帝王將相的家譜(《中國史界革命案》),其他人仿佛沒有存在過似的。要成為像《史記》作者這樣偉大的人,真是不容易。要多多少少留得下來,脫離不了三條途徑,立德、立功、立言(語出《左傳》襄公二十四年)。要把自己DNA 的印跡在歷史上稍微留一點下來,非得作出非常突出的成就不可。這個競爭非常殘酷,時間是最公正的審判官,一點都不會冤枉人。

              8. 在趙者,以傳劍論顯,蒯聵其后也。

相中山為文,在趙傳劍為武。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或許跟趙地彪悍的民風有關(guān)?!肚f子》中有一篇《說劍》,地點也在趙國。傳授劍術(shù)需要三個條件,第一是劍,兵器首先要精良。春秋戰(zhàn)國時代,冶金已相當發(fā)達,現(xiàn)在出土有青銅劍,所謂“吳王金戈越王劍”,決非虛言。第二是人,涉及使劍者的膽氣,這其實無法勉強。荊軻刺秦王,已經(jīng)得到了好劍,隨從的人是秦舞陽。秦舞陽年輕時就殺過人,但是走進秦始皇的宮殿,這樣的人腿還是軟。每個地方都有它的氣場,荊軻根本不受大場面影響,秦舞陽的膽氣卻不足了?!稏|周列國志》討論有幾種不同的勇。一種是血勇,怒則面赤,這是最低一等;一種是脈勇,怒則面青,這是較高的一等;一種是骨勇,怒則面白,這是更高一等。而荊軻是神勇,這是最高一等,他喜怒不形,辭語從容,和顏悅色(第一百六回,參見第一百七回)。

荊軻還是沒有刺死秦始皇,因為他缺少了第三條件,劍術(shù)不夠高,沒有跟以傳劍論顯的高人學過。《刺客列傳》記載,魯句踐聽到荊軻刺秦王失敗,在私底下說:“嗟乎,惜哉! 其不講于刺劍之術(shù)也。”沒有得到刺劍之術(shù)的教授,單憑有膽氣還遠遠不夠。過去的讀書人向往“書劍飄零”,研究劍術(shù)靠“論”靠“講”,武學中最重要的卻是文。

在武俠小說《笑傲江湖》中,我最喜歡的是第十回《傳劍》,在我看來是神來之筆,幾乎句句都是對的。文學上這些大天才,完完全全忠實于自己的感覺,寫起來出神入化,也不知道感通了什么?!秱鲃Α分酗L清揚教令狐沖的這套劍術(shù),完全是哲學的境界。獨孤九劍就是劍術(shù)中的《易經(jīng)》,里邊的內(nèi)容就是判教,劍術(shù)的精要就是學術(shù)的精要,分析下來一個字都不錯。《紅樓夢》也是這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聲口,你、我、他、你們、我們、他們、咱們這些詞,都有著言外之意,變化紛繁復雜,令人眼花繚亂,卻一個字也不錯亂。

           9..在秦者名錯,與張儀爭論,于是惠王使錯將伐蜀,遂拔,因而守之。

《戰(zhàn)國策·秦策》中,有一篇《司馬錯論伐蜀》,后來選入了《古文觀止》。司馬錯跟張儀爭論,伐蜀和伐韓的利弊。秦王說,那就由你帶兵吧,于是他就領軍平了蜀。讓你帶兵打仗,你就帶兵打仗,可見司馬錯確實有軍事才能,決非徒逞口舌之輩。他是入少梁一支的后人,將就是為將,帶領軍隊。陜西和四川之間一直有交通,這條路大概很難走,一九八五年我和同學一起進九寨溝,就是從陜西方向過去的,路途上非常辛苦,顛簸了一整天才到。

           10..錯孫靳,事武安君白起。而少梁更名曰夏陽。

司馬錯的孫子,又成為秦國大將白起的部下。這個司馬靳地位不夠高,只能放在名人旁邊顯一顯。

          11. 靳與武安君阬趙長平軍,還而與之俱賜死杜郵,葬于華池。

長平之役,當時坑殺了四十萬人,還有一種講法是四十五萬。趙國方面主持軍務的人是誰呢,就是紙上談兵的趙括。廉頗老成持重,在他的防守下,秦軍無機可乘,只能使用離間計,說老頭子如何保守,我們害怕的是年輕人。趙王昏聵,看見趙括說話頭頭是道,就把部隊交給了他,導致了崩潰式大敗。白起在取得軍事勝利以后,因為怕造反,把投降的人都殺了。這在戰(zhàn)爭中可以作為震懾,用來摧垮反抗者的意志。然而中國歷來有規(guī)矩,“殺降不祥”(參見《高祖本紀》,又《李將軍列傳》),濫殺無辜者,終究沒有好下場?;厝ヒ院?,秦王看到渾身冒著殺氣的人,也會感到威脅,于是找借口把白起也殺了。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參見《越世家》,又《淮陰侯列傳》),歷來如此。戰(zhàn)爭的時候兵氣越強越好,一旦克服了對外的敵人,鋒芒要一點點收拾干凈。

             12. 靳孫昌,昌為秦主鐵官,當始皇之時。

司馬靳的孫子司馬昌不再參與軍事行動,也可能是感到害怕了。從事政治、軍事風險太大,還是從事經(jīng)濟賺錢來得實在。當時主要的經(jīng)濟命脈,一個是鹽,一個是鐵,所以后來有《鹽鐵論》。

程伯休甫以下家族的變化,焦點一點一點地清晰。其中有文有武,有政治、有軍事、有經(jīng)濟。這些都是司馬遷血脈里極其隱秘的信息,從中可以體驗到真實的能量。它們都是成為良史的必要知識準備,這兒吸收一點營養(yǎng),那兒吸收一點營養(yǎng),這樣自然而然生長出來的結(jié)構(gòu),其文字有相當?shù)目购饬α?。這樣的知識吸收得多了,內(nèi)在的底氣會有所兩樣。

                 13. 蒯聵玄孫卬為武信君將而徇朝歌。

蒯聵就是在趙國論劍的那個人,其后代又變化了。武信君是陳勝、吳廣的主要將領武臣。在趙國的一支有人接上了這條線,所謂歷史就是一條條線接起來,《論語》所謂“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堯曰》)。族有族譜,家有家法,完全是活生生的脈的傳

承,含有種種層次的信息。這個族譜我估計是真的,司馬遷流露出來的驕傲,非常動人?!搬叱琛保褪菐Я艘蝗罕侥沁叞矒峤?jīng)略。他擔任朝歌軍分區(qū)的司令,然后就稱

王了。朝歌原來是殷的首都,在今河南省淇縣,當時已經(jīng)敗落了。

                  14. 諸侯之相王,王卬于殷。

反正上邊也沒有人管,大家一窩蜂地相繼自封為王。這個王跟春秋以前的作為天子的王,根本不能同日而語。司馬卬雖然只管轄小地方,也可以封一個王,自己得意得意,“有槍就是草頭王”。好像隋末農(nóng)民大起義,“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處煙塵”。

            15. 漢之伐楚,卬歸漢,以其地為河內(nèi)郡。

這個人相當識時務,他沒有不自量力的野心,一定要由自己來統(tǒng)一天下??吹秸嬗写髣萘Φ娜顺鰜恚R上歸順接受改編,于是朝歌就成了河內(nèi)郡。他歸漢以后,也可能繼續(xù)從軍伐楚,以后或許可以封個侯。

            16. 昌生無澤,無澤為漢市長。

那支筆流宕開去,再返回過來,司馬遷的本支在秦國。昌生了無澤,也從另一條路歸于漢,局面由戰(zhàn)亂漸漸到統(tǒng)一。所謂市從交易而來, 在交易中漸漸固定的場所就是市。“市長”是一個市的首長,長安有四個市,好比四個農(nóng)貿(mào)集散地,他在其中維持秩序。在漢代的官職中,主管大縣的叫縣令,主管小縣的叫縣長,主管大市的叫市令,主管小市的叫市長。當時縣要比市大,所以這個市長不能等同于現(xiàn)在的市長。后來在東漢末年,《參同契》作者之一淳于叔通就當過洛陽市長,后來看到朝廷的形勢不對,有甲兵之象,就回鄉(xiāng)歸隱了。

             17. 無澤生喜,喜為五大夫,卒,皆葬高門。

無澤生了喜,喜為五大夫。死了以后,這些人都葬在高門。高門在今陜西韓城縣西南。狐死首丘,這一支本宗的人都葬于此地。

               18 .喜生談,談為太史公。

喜生了司馬談,談在漢為太史公,就是司馬遷的父親。太史公不是當時正式的官名,正式的官名應該是太史令。根據(jù)后來的考證,太史令在漢代主管的是天文,而不是歷史。一個是政治社會的建立,一個是家族變遷的歷史,司馬遷整理了家世,檢查我從哪里而來,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幾千年大時代中家族的變遷,其脈絡完全清楚了。這樣一點點鋪墊下來, 最后隆重推出了父親司馬談。History 一詞,在古希臘原義就是探索事物的真相,不是死板的材料堆積,而是研究其來龍去脈。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司馬遷年譜
司馬遷
三皇五帝是怎樣從神話走入人間的!
低調(diào)的記錄:司馬遷筆下的祖先故事  黃西蒙
《史記》一書訖于何年?
關(guān)于《史記》的兩個斷限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