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歷史
談史論道,以史鑒今,
用潘金蓮的細膩與西門慶的任性為你講述古今故事。
清朝是中國最后一個封建王朝,所以宮廷里的制度、經(jīng)濟、文化相對其他王朝來說還是比較清楚了解的,最近有不少清宮劇熱播,可以看到電視劇中后宮佳麗都是穿的綾羅綢緞,吃的都是山珍海味,而且每個主子都有自己的大房子大院子,還有一幫人前前后后的服侍,這樣看來難怪那時候有那么多人參加選秀。
康熙年間,皇帝對后宮的管理比較嚴格,我們常聽到的無非就是皇后、貴妃、貴人等,康熙帝后來重新對后宮佳麗這一塊做了調(diào)整,嚴格規(guī)定皇后只有一位這個是無疑的,下面等級依次為皇貴妃只有1位、貴妃2位、妃4位、嬪6位、后面就是貴人、常在、答應(yīng)這個對人數(shù)沒有限制,身份也很卑微。為了養(yǎng)活皇宮這么多人,對她們的衣食住行有嚴格的約束。
皇后不像下面的嬪妃們這么悠閑,她是后宮之主要打理不少事情,要管理好她們不生事,身份高貴又幫皇帝做了不少事,“例錢”自然是最多的。據(jù)說清朝皇后一年可以領(lǐng)取1000兩白銀,有學者研究過當時的1兩白銀相當于今天750元左右,也就是是說皇后一年薪資差不多是今天的75萬元左右,但是這個錢不是她一個人得,皇后可以有10個宮女10幾位太監(jiān),一般有位專門梳妝化妝的,還有一位貼身的,其他的打掃衛(wèi)生的、養(yǎng)花花草草的、廚房開小灶的等等,這些宮女的費用也在這1000兩里面。
皇貴妃的身份也很高,所以待遇只是比皇后差那么一點,一年也有800兩白銀,宮女可以分到8位,每天可以領(lǐng)取12斤豬肉,除了肉以外還有水果蔬菜、茶、面、點心這些都有規(guī)定的數(shù)量。
貴妃一年的例錢是700兩白銀,用人上和開銷上給的和皇貴妃差不多,妃只有600兩白銀,嬪只有500兩,這兩個級別的可以分配6位宮女,其他的都一樣,到了貴人以下就比較寒酸了,貴人一年才100兩,還要分給下面4個侍女,常在一年才80兩,而且還有3位侍女,到了答應(yīng)才50兩,才2位侍女,很多事情都要自己動手做。除了宮女以為,還有太監(jiān)要養(yǎng)活,但是太監(jiān)一般來說管飯飽了就沒其他事。
大家看到這里都會覺得身為皇帝的女人怎么會這么可憐,還有更可憐的,比如從貴人的級別開始,連單獨的寢宮都沒有,也就是說貴人 常在 答應(yīng)都是擠在一起吃住的,而且住的地方設(shè)備都是非常陳舊破爛。甚至睡覺都是睡在大通鋪,和北方的那種大炕一樣,想想也是,宮里人口那么多,哪能做到都有自己的房子呢。不過有很多都是在宮外就有關(guān)系,有些答應(yīng)和級別高的主子關(guān)系好也可以去她們的寢宮蹭住,但也是寄人籬下。
除了內(nèi)務(wù)府按照嬪妃的級別和主子手下的人數(shù)給規(guī)定的食物和日用品,另外還有節(jié)假日或者封賞,還有被皇帝看上得寵。級別之間待遇差別太大,這也就是為什么后宮人人想往上爬的原因了吧,品級低的過的還不如一些品級高的大宮女,就連睡覺都要和其他人一起擠在大通鋪上面,也難怪宮斗劇一般都是逮著機會就使詐,在皇帝面前爭前恐后討好。尤其是哪個主子要是被賞賜了或者得寵了其他人恨得咬牙切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