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1月13日訊(全媒體記者 胡媛媛 通訊員 劉?。拔艺f一個人名,您看能不能連著剪出來。”“這刻瓷可是老手藝,全國都不多見!”昨日下午,雨花非遺館來了一群特殊客人,2019年全國文化和旅游消費工作推進會的上百名與會者走進這里,欣賞“一刀剪”的神奇,體驗竹編皮影戲等非遺技藝,文化專家們連贊:“雨花為傳統(tǒng)文化的保護傳承做出了貢獻?!?/p>
老匠人精湛的剪紙技藝,讓參觀者贊嘆不已。 長沙晚報通訊員 劉琛攝
走進雨花非遺館內(nèi),被稱為“中華一刀剪”的洪源用剪紙吸引住了大伙目光?;蚴羌舫鰠⒂^者的名字,或是剪出英文詩句,洪源都是一氣呵成,一幅剪紙作品上的各個字連貫一起、沒有停頓,引來一片驚贊:“這樣精湛的技藝,一定是經(jīng)過長年累月的練習!”
沏一壺清茶遙想茶馬古道、奏一曲《高山流水》笑傲江湖、披一身蓑衣雪中垂釣、觀一枚臉譜辨黑白忠奸……十分鐘的沙畫節(jié)目展示出長沙銅官窯、安化黑茶、長沙古琴、長沙棕櫚編和湘劇臉譜五項非遺項目,讓大伙感受到非遺貫穿古今的魅力。而在體驗了糖畫、竹編、年畫等非遺技藝,欣賞了湖南昆曲、長沙皮影、長沙彈詞、苗族鼓舞等傳承人的文藝表演后,豐富的非遺展示更是讓參觀者躍躍欲試,跟隨老匠人現(xiàn)場學起“手藝”。
聆聽長沙彈詞,感受湖湘文化的魅力。 長沙晚報通訊員 劉琛攝
雨花非遺館實現(xiàn)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在吃、玩、賞、學、購上的活態(tài)呈現(xiàn),促進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創(chuàng)造性轉(zhuǎn)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已成為長沙文旅消費新地標。截至今年10月,該館接待全國各地游客50萬人次,研學體驗學生10萬人次,外事文化交流80多場,覆蓋4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