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血管病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三大致死病因之一.其中腦出血占腦血管病發(fā)病率的20—30%,是腦血管病中發(fā)病較急,病情較重,死亡率更高的疾病,給社會和患者家庭帶來了沉重的經(jīng)濟負擔和精神負擔.腦出血的康復,尤其早期康復至關重要,決定著預后的程度和康復的水平.
適應癥
····
1,意識清楚.
2,血壓穩(wěn)定.
3,腦葉出血量≤30ml.
4,丘腦,基底節(jié)出血量≤20ml.
5,臨床觀查出血停止,生命指征穩(wěn)定為標準者.
6,臨床觀察分析:病人生命指征穩(wěn)定者.
禁忌癥
····
1,腦干出血.
2,腦室出血.
3,腦葉出血≥30ml.
4,基底節(jié)出血≥20ml.
5,腦疝或腦疝傾向者.
6,腦出血并發(fā)抽搐發(fā)作.
7,深度昏迷.
8,血壓高或低血壓休克.
9,嘔血便.
治療方法簡介
····
3,取穴:
意識障礙較輕取穴神庭透上星,雙太陽;
精神癥狀病人取穴:神庭透上星,雙曲差透五處,雙本神;
頭痛病人取穴:雙太陽透上關,雙風池;
尿便障礙病人取穴:四神聰透百會;
失語病人取穴 :風府透啞門;
面癱病人取穴:地倉透頰車,下關;
吞咽困難病人取穴:廉泉,金津,玉液,海泉,風府,雙風池,雙醫(yī)風等;
癱瘓病人取穴:百會穴透太陽穴連線平均分四段,依次分別針四針;a感覺障礙取穴:絡卻透承靈透懸厘;b眼球運動障礙取穴:印堂,太陽等.
4,針刺方法:采用快速進出針,快速小捻轉間斷針刺方法.以1.5寸針灸針首先垂直刺入皮下或頭皮帽狀腱膜下后,以15度角的針刺方向沿頭皮或皮膚輕微,快速,不捻轉刺入1.0寸.太陽,風池,下關,廉泉,金津,玉液,海泉等穴位按選穴方向采用快速直刺或斜刺,刺入1.0寸.手法采用快速捻轉實行針刺手法同時,患者主動或被動進行運動,語言,吞咽等神經(jīng)功能鍛煉.
5,療程:每日治療一次,每周六次,周日停針一天,28天為一療程.
技術要領
····
注意事項
····
1,避免在患者過于饑餓,疲勞,精神過度緊張時進行針刺,對身體虛弱患者,針刺手法宜輕,不宜過重.
2,注意針刺穴位,針具消毒,出針后按壓以防出血.
3,針刺風府,廉泉,啞門,金津,玉液等穴位時,注意針刺的方向,角度,深度.
4,急性期治療為穩(wěn)定病情以及治療并發(fā)癥,需要同時應用西藥治療,尤其注意血壓等生命體征的變化.
5,若局部皮膚有感染,潰瘍,瘢痕或腫瘤則不宜針刺.
6,若發(fā)生暈針等不良反應時,按常規(guī)處理.
臨床結論簡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