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病保健 話說茯苓
茯苓是寄生于松科植物根部的菌核,具有開心益志、健脾暖胃、利水燥濕、逐飲消痰及悅顏色等功用。 古人稱茯苓為“四時神藥”,因為它功效非常廣泛,不分四季,將它與各種藥物配伍,不管寒、溫、風(fēng)、濕諸疾,都能發(fā)揮其獨特功效。 茯苓性味甘淡平,入心、肺、脾經(jīng)。具有滲濕利水,健脾和胃,寧心安神的功效??芍涡”悴焕?,水腫脹滿,痰飲咳逆,嘔逆,惡阻,泄瀉,遺精,淋濁,驚悸,健忘等癥。茯苓之利水,是通過健運脾肺功能而達到的,與其它直接利水的中藥不同。苓桂術(shù)甘湯、四君子湯、四苓湯等均是有茯苓配伍的常用方劑。 現(xiàn)代醫(yī)學(xué)研究:茯苓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顯的抗腫瘤及保肝臟作用。 一、民間驗方 1、治胃癌。茯苓、龍葵、半枝蓮各15克,紅參、白術(shù)、黃芪各9克,訶子肉6克,干姜、丁香、炙甘草各3克水煎服,日1劑。能使面浮足腫、腹脹便溏等癥狀逐漸改善,飲食好轉(zhuǎn)。 2、治食管癌 茯苓45克,赭石。清半夏、石竹根各30克,蘇梗、橄欖各18克,枳殼15克,橘紅、生姜各9克,硼砂3克水煎2次,早、晚分服,日1劑,繼續(xù)服用,能使癥門面減輕,進食順利,X線復(fù)查癌灶明顯縮小。 3、治肝癌 茯苓、龍葵各45克,白英、半枝蓮各15克,白芍、丹皮各9克,玄參6克 水煎2次分服。能使自覺癥狀逐漸消失,肝縮小到正常范圍。同位素掃描放射區(qū)顯影分布均勻?!? 4、治白血病 茯苓、喜樹根皮各15克,白花丹、白花蛇舌草、馬鞭草、葵樹子各9克水煎服。能使癥狀獲完全或部分緩解,延長生存期,宜于急性各型。 5、治潰瘍性黑色素瘤。茯苓、雄黃礬石各等分份共研末,麻油調(diào)敷患處,同時內(nèi)服銀花、連翹各50克的水煎液(《抗癌植物及其驗方》) 6、治水濕痰飲:治水濕潴留茯苓30克,白術(shù)15克,豬苓、大腹皮、木瓜各12克,檳榔、蘇梗、澤瀉、桑白皮、陳皮各9克,人參、炙甘草各3克水煎服。 7、治脾虛不化。茯苓、黨參、白術(shù)各60克,神曲、麥芽、山楂、山藥、砂仁、陳皮、肉豆蔻霜各30克,木香、黃連、甘草各22克,共研細末,水泛為健脾丸,每服9克,日2服,溫開水送。 8、治心神失養(yǎng)。 茯苓9克,酸棗仁15克,知母6克,川芎4.5克,甘草3克水煎服,為酸棗仁湯。亦宜于虛煩不眠、心悸眩暈等癥。 二、食療保健方 1、茯苓栗子粥:茯苓15g,栗子25g,大棗10個,粳米100g。加水先煮栗子、大棗、粳米;茯苓研末,待米半熟時徐徐加入,攪勻,煮至栗子熟透??杉犹钦{(diào)味食。 本方用茯苓補脾利濕,栗子補脾止瀉,大棗益脾胃。用于脾胃虛弱,飲食減少,便溏腹瀉?!?/p> 2、茯苓麥冬粥:茯苓、麥冬各15g,粟米100g。粟米加水煮粥;二藥水煎取濃汁,待米半熟時加入,一同煮熟食。源于《圣惠方》。 本方以茯苓寧心安神,麥冬養(yǎng)陰清心,粟米除煩熱。用于心陰不足,心胸?zé)?,驚悸失眠,口干舌燥。 3、茯苓薏米粥。茯苓、薏米各25克,陳皮5克,粳米適量,煮粥食。本方治小兒脾虛泄瀉,小便不利。 4、茯苓薏米餅。茯苓、薏米、白面粉各30克,白糖適量,研成細末和勻壓成餅,蒸熟。本方適合小兒食用,有和脾胃之效。 5、茯苓陳皮姜汁茶。茯苓25克,陳皮5克,水煎,飲服時加入生姜汁10滴。本方有健脾和胃之效,可治妊娠嘔吐。 三、茯苓茶飲方 1、降脂減肥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肥胖癥的發(fā)病率正呈上升趨勢,已成為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壓、高脂血癥等現(xiàn)代文明病的重要禍端之一。肥胖癥的根本原因在于貪食肥甘及高熱量飲食,日久損傷脾胃,使脾的運化水濕功能減弱,聚濕生痰而成,故肥胖病人多痰多濕,利濕祛痰是治療肥胖癥的首要法則。茯苓能夠健運脾胃,祛濕消痰,從根本上振奮脾胃運化水濕的能力以達痰濕去、體重減的目的。所以,肥胖者經(jīng)常飲用茯苓茶,可以降脂減肥瘦身,使形體日趨健美。 用法:茯苓10~20克,放入杯中開水沖泡代茶飲用,每日1劑。 2、養(yǎng)心安神 如今,由于生活節(jié)奏的不斷加快,人們的精神壓力也隨之加大,由此帶來的睡眠障礙十分普遍,其中失眠癥最為常見。睡眠障礙既嚴重影響人們的身心健康,又影響著我們的工作與生活。茯苓具有健脾養(yǎng)心、益志安神之功效,對于心脾兩虛所致的心悸不安、健忘失眠等癥具有較好效果。 用法:茯苓10克,酸棗樹根20克,開水沖泡代茶飲,每日1劑。 3、健胃消食 茯苓能夠健脾暖胃,增強消化系統(tǒng)功能,對于脾胃虛弱所致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及兒童厭食癥均有很好的療效。 食用時,可把茯苓焙干研末摻入面粉中,制成各種面點食用,外加1杯茯苓茶效果更好。 4、養(yǎng)血生發(fā) 現(xiàn)代應(yīng)用發(fā)現(xiàn),茯苓具有促進毛發(fā)生長作用。中醫(yī)認為,“發(fā)為血之余”,這說明毛發(fā)的枯榮與血液的盛衰有著密切聯(lián)系。同時,脾又為“氣血生化之源”,脾氣健旺,則氣血充足,毛發(fā)得以充養(yǎng)而茂盛。所以從根本上而言,茯苓的養(yǎng)血生發(fā)作用仍源于其健運脾胃的功能。因此,凡毛發(fā)干枯易落、斑禿及脂溢性脫發(fā)患者,平時應(yīng)少吃或禁食油膩、肥甘、辛辣食物。因為此類食物會助濕生熱,影響脾胃運化功能。 食用時,可將茯苓10克、大棗5枚放在杯中,沏入沸水,沖泡代茶。 5、悅顏美容 中醫(yī)認為,女性年過35歲便開始步入衰老歷程,從此面色逐漸變得憔悴,毛發(fā)枯槁易墜,皮膚皺褶開始顯現(xiàn)。這一切實際上均與脾胃之氣衰弱有密切聯(lián)系,故《素問·上古天真論》說:女子“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fā)始墮”。茯苓味甘入脾,又歸陽明及心腎兩經(jīng),所以經(jīng)常服用茯苓,不但可以補益心腎,而且還能鼓舞陽明經(jīng)氣,從而使氣血化源充足,榮養(yǎng)全身及面部肌肉皮膚,以達悅色之目的。 茯苓的用法與養(yǎng)血生發(fā)相同。 總之,茯苓既是一味藥性平和的保健品,又是培補后天脾胃之氣的主藥。因此,它在扶助人體正氣、增強機體抗病能力方面作用非凡,我們應(yīng)大力發(fā)掘它的功用以服務(wù)于我們的健康。 中醫(yī)著作:《本草害利》之 肝部藥隊——補肝、瀉肝、涼肝、溫肝藥 中醫(yī)著作:《本草害利》之 脾部藥隊——補脾、瀉脾、涼脾、溫脾藥 中醫(yī)著作:《本草害利》之 肺部藥隊——補肺、瀉肺、涼肺、溫肺藥 中醫(yī)著作:《本草害利》之 腎部藥隊——補腎、瀉腎、涼腎、溫腎藥 中醫(yī)著作:《本草害利》之 胃部藥隊——補胃、瀉胃、涼胃、溫胃藥 中醫(yī)著作:《本草害利》之 膀胱部藥隊——瀉膀胱、涼膀胱、溫膀胱藥 中醫(yī)著作:《本草害利》之 大腸部藥隊——瀉大腸、涼大腸、溫大腸藥 中醫(yī)著作:《本草害利》之 小腸部藥隊——補小腸、瀉小腸藥 中醫(yī)著作:《本草害利》之 三焦部藥隊——補三焦、瀉三焦、涼三焦、溫三焦藥 不同年齡階段的常見疾病及食療法收集大全(二)體質(zhì)不良篇上 不同年齡階段的常見疾病及食療法收集大全(二)體質(zhì)不良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