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爸爸媽媽心疼孩子,舍不得對孩子要求太多,也舍不得對孩子狠心。其實,好父母應該帶著點“絕情”。
馬云在詮釋中國教育時曾說:“如果現(xiàn)在的父母繼續(xù)著以前的愛護教育,舍不得讓孩子去體驗,去動手實踐。30年后,孩子極大可能找不到工作。因為在未來,機器人將取代很多科技和勞動。如果孩子沒有相應的動手和思考能力,將無法在那個時代去競爭?!?/p>
有時候越舍不得,反而越會耽誤孩子。
01
舍得讓孩子吃點苦
中國的很多父母,完美地詮釋了:“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這句話。
很多家庭條件一般,但是再苦再累,父母也舍不得孩子吃苦受罪。有的夫妻一個月忙下來賺的錢抵不上一雙名牌鞋或者包包。
但是為了孩子,勒緊褲腰帶,也要給孩子買,生怕孩子在外面受一點委屈,總想著把最好的條件給孩子。
結(jié)果呢,孩子慢慢習慣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認為一切都是理所應當?shù)?,甚至養(yǎng)成了少爺病,公主病。
曾經(jīng)和一位母親聊天,她說:“小時候太慣著孩子了。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攀比心也越來越強了,看到別的父母給他的孩子買了什么名牌包包,我的孩子也要我買。
我給她買了一兩次后,實在負擔不起了,孩子卻問我:“不給我買,我還是你親生的嗎?”
孩子不是天生就懂得父母的不容易,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完成,適當體驗一下生活的勞累,只有切切實實吃點苦,才能明白生活的艱辛。
也更能理解:生活中的一飯一食、一鞋一衣,都滲透著父母的血汗。
舍不得讓孩子吃一點苦,可能會讓他吃一輩子苦。
02
舍得管教孩子
很多父母舍不得管教孩子,無論孩子闖出什么禍,都會幫孩子善后,別說打,嚴厲說幾句都會愧疚半天。
俗話說學好三年,學壞三天。孩子小,調(diào)皮搗蛋是常事,他們沒有辨別是非的能力,做事會隨心所欲,這都沒有錯,如果父母總是舍不得管,沒有底線的縱容,學壞真的特別是分分鐘的事。
論語里說:“子不教,父之過。”別因為孩子小就舍不得管,長大了性格定了下來,就難以改變了。
03
舍得讓孩子做些家務
很多孩子,學習成績特別優(yōu)秀,但是自理能力特別差,之前看過一篇報道,一位大學生因為不會洗衣服,把換洗的衣服堆積起來,每到周末就帶回家給父母洗。
父母不可能陪孩子一輩子干這干那,真正陪伴孩子一生的,是他的獨立自主,自理更生,動手實踐的能力。
父母總覺得孩子學習和成才是最重要的,忽略了:無論一個人獲得多大的成功,最終都將需要回歸家庭。
隨著孩子慢慢長大,他需要去經(jīng)營自己的生活,需要料理自己的家庭,而這些能力,就需要父母在小的時候灌輸給他。
父母習以為常的家務活看似平淡,但孩子卻能從中學到很多相應的能力。
很多點點滴滴的家庭瑣事,構(gòu)建起來的就是對生活的熱愛、對家庭的責任感。
04
舍得放手
家長們該放手時就放手,孩子自己的事情,盡量鼓勵他自己去做,有些事,也請試著讓他自己做決定。
不要覺得難,就替孩子把事情都做了。哪個孩子學會走路之前不會摔幾跤;哪個孩子學會吃飯之前,不會弄臟幾身衣服。
從呱呱墜地到斷奶,從第一次上幼兒園到第一次出遠門,從遇到喜歡的人到組建自己的家庭,孩子人生的每一步,其實都是和父母的分離。
孩子注定要成長,而父母,也注定要退居幕后。舍得放手,孩子才會有更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