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時間的長短,應(yīng)視具體病情、病人體質(zhì)、耐受程度及刮痧手法而異。一般來說,時間短的,刺激量不足;時間長的,刺激量便大;時間太短,不易達到治療效果;刮痧時間過長,又不利于疾病的康復(fù),反而引起不良反應(yīng),如疲勞、乏力、嗜睡、暈刮等。所以刮痧時間應(yīng)據(jù)上述情況而定,要靈活應(yīng)用?!忝總€部位或穴位刮30次左右,刺激強度由輕到重,以病人能忍受為度,每次選4至7個刮拭部位,時間以20至25分鐘為宜,至皮膚出現(xiàn)“痧痕”為止。
初次治療時間不宜過長,手法力度不宜太重,治療1次病就好了,即中止治療。如果病未愈,第2次應(yīng)間隔3至7天為宜,但具體要看前次所刮出的痧痕是否退盡,根據(jù)刮痧“自家溶血”治病原理,痧未退盡,仍有治療、保健作用,因而不應(yīng)以時日而定下次刮治時間,應(yīng)以痧痕退盡與否決定下次刮治時間,同時也保護了皮膚,使皮膚得到了修整。如果病情確實需要再刮,遵守“寧失一穴,勿失一經(jīng)”的原則,可在同一條經(jīng)絡(luò)循行路線上取臨近或功效相同的部位進行刮治。一般情況下,以7~10次為1個療程,兩個療程間隔時間各異。首診病人,慢性病、難治性疾病多在第1和第2療程間休息3~5天,第2和第3療程后各休息5至7天,第3和第4療程后各休息10天,以后則隔15~30天。為了鞏同療效,可以配合保健刮熱,如果刮治完成2個療程仍無效果時.可做進一步檢查,切勿延誤病情,再次明確讀斷后,應(yīng)注意修改刮治方案或配用,改用其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