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美食博主,經(jīng)常會被問一個問題:
如何在短時間內(nèi)快速提升廚藝?
我想了想,最有效的方式,大概就是出國。
不開玩笑,我那些當年十指不沾陽春水的朋友們,一出國留學,最多兩個月,就掄起袖子下廚房了。
沒辦法,別的事都能將就,但吃這件事,咱們中國人將就不來。
外頭吃不到,也就只能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了。
所以今天這篇,不是寫給廣東這邊的朋友們看的,而是寫給那些后臺催了我無數(shù)次,讓我趕緊教腸粉的小可愛的。
我知道,每一個催促背后,都藏了一縷鄉(xiāng)愁和回憶吧:
在一個地方待久了,常常會忽略一些我們司空見慣的美食。
比如腸粉這樣簡單易得的美味,就算是勤勞的廣東媽媽,也是懶得在家做的。
畢竟家樓下隨便一家腸粉店,出品都不會太差。
幾塊錢一碟,澆上烹煮調(diào)味過的醬油,配著一碗生滾靚粥,就是一份料足味美的早餐。
不過若是遠在他鄉(xiāng),想吃上一碟地道腸粉,也就只能自己動手了。
好在腸粉這東西不算嬌貴,自己在家做,也不麻煩。
偷懶的,直接在網(wǎng)上買來腸粉專用粉,用水沖成粉漿,蒸一蒸,澆上醬油,也能聊解鄉(xiāng)愁。
若要做得再地道些,可以看菜菜今天的方子,做出來的腸粉,更有市井味道。
我們平時去不同的店里,吃到的腸粉口感都會有差別,就是因為店家都有自己調(diào)配粉漿的秘方。
菜菜今天給你們準備了兩種,一種偏Q彈,韌性強一點,更有茶樓的風格;一種偏軟糯,是尋常腸粉店的味道。
你們掌握好粉的特性后,還可以靈活變換比例,找到自己最愛的口感。
廣式腸粉因為制作工具的不同,分為兩個流派,一個是傳統(tǒng)派布拉腸,一個是后起之秀抽屜式腸粉。
若是粉漿調(diào)制得當,兩者口感不相伯仲。
但布拉腸考驗技巧手法,自己在家復刻不易,抽屜式則更適合家庭制作。
今天我教的也是抽屜式,用的是上次做陳村粉時用的烤盤,沒烤盤的同學,用鐵皮的月餅盒子代替也可以。
一碟好吃的腸粉,還少不了靈魂醬油汁。
廣式腸粉店里的醬油,加料熬煮后,咸鮮回甜,澆在粉白的腸粉上,甚是提味。
想起昨天留言里,有小可愛問廣式腸粉的醬油超級好喝,怎么做?希望你沒有錯過今天的推送~
- 廣式腸粉 -
[ 食材 ]
Q彈腸粉粉漿:粘米粉60g 小麥淀粉(澄粉)60g 木薯淀粉40g 玉米淀粉10g 馬蹄粉10g(可不加) 清水400g 食用油5g
軟糯腸粉粉漿:粘米粉80g 小麥淀粉80g 玉米淀粉10g 清水400g 食用油5g
腸粉餡料:梅花肉/牛里脊100g 油條2根 雞蛋1個 香蔥1根
腸粉醬汁:姜絲3g 蔥白2g 食用油5g 生抽40g 老抽10g 細砂糖/片糖15g 清水30g
[ 食譜 ]
1.將所有粉倒入碗里攪拌均勻,加入清水和食用油拌勻
玉米淀粉滑嫩,木薯粉Q彈,小麥淀粉/澄粉潔白透亮,馬蹄粉調(diào)節(jié)風味,每種粉功能不同,可根據(jù)自己的口感調(diào)節(jié),粉:水比例大約4:10或4.5:10左右(重量比)
2.100g梅花肉/牛里脊剁成肉沫,加入1/2小勺鹽、1小勺生抽、1小勺玉米淀粉、少許食用油,攪拌均勻
3.起鍋熱油爆香蔥白、姜絲,加入40g生抽、10g老抽、15g糖、30g水,熬煮至糖融化,過濾掉蔥姜末,腸粉醬汁完成
4.鐵盤中倒入1大勺粉漿,輕輕搖晃均勻,放入喜歡的餡料:肉沫、雞蛋或蝦仁
大家可根據(jù)個人口味選擇餡料,也可起鍋后卷炸香的油條
5.鐵盤放入上汽蒸鍋中蒸2-3分鐘,起鍋前30秒撒上蔥花
起鍋后用刮刀卷起,搭配燙青菜,淋上醬汁食用
在家做腸粉,可以切得更小塊,蘸上醬汁整個塞到嘴巴里,超級解饞。
油條香脆,蝦仁彈嫩,雞蛋柔軟,被軟香香的腸粉裹挾著,變換出多種風味。
原來樓下的腸粉店,一年四季不分早晚地開著,以至于我把東西南北的菜都做了個遍,都沒想過要做這個最常吃到的東西。
希望大家也多珍惜身邊的美味,不要等到失去才留戀舌尖的記憶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