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的生產和經營方式
1.農業(yè):莊園逐漸衰落和瓦解,租地農場出現,雇傭少地或無地的農民耕種,并將產品推向市場。
2.手工業(yè):手工工場出現,工人和雇主形成徹底的雇傭關系。
3.影響:土地關系的變化和手工業(yè)的發(fā)展,推動了農業(yè)和手工業(yè)生產組織逐漸資本主義化,開始改變了中世紀歐洲社會的整體面貌。
二、富裕農民和市民階層:
1.農村:富裕農民、騎士、鄉(xiāng)紳不斷集中土地,控制了鄉(xiāng)村行政事務,成為農村中富有生氣的階級力量。
2.城市:手工業(yè)者、商人成為城市居民—市民階層。商人巨賈的政治權利不斷擴大,成為強化王權所需要的政治力量。(歐洲資產階級力量日益壯大)
1.原因:
(1)根本原因:14世紀中葉,意大利出現了資本主義的萌芽。
(2)直接原因:資產階級不滿羅馬教廷對精神世界的控制。
(3)有利條件:意大利較多的保留了希臘、羅馬的古典文化。
2.核心思想:人文主義(以人性反對神性,以人權反對神權,以“自由”“平等”反對封建特權和等級制度)
3.實質:反對教會“神權至上”和提倡人文主義的資產階級思想解放運動。
4.意義:促進了思想的解放;推動歐洲文化思想領域的繁榮,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
5.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1.新航路開辟的原因:
①經濟根源:商品經濟日益發(fā)達,資本主義萌芽,歐洲人渴求開拓新的貿易市場。
②社會根源:《馬可·波羅行紀》的刺激,歐洲人渴望到東方“尋金”。
③商業(yè)危機:奧斯曼帝國阻斷了東西方之間的傳統通商要道,歐洲人迫切需要通往東方的新商路。
2、新航路開辟的條件:天文、地理知識和航海、造船技術的進步。
3.新航路開辟的經過:
3、新航路開辟的影響:
對歐洲:歐洲大西洋沿岸工商業(yè)經濟繁榮起來,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fā)展。
對世界: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世界的觀念也從此逐步確立起來。
對亞非美洲:西歐國家的殖民掠奪造成了亞非拉國家和地區(qū)的貧窮和落后。
根本原因:資本主義萌芽,需要開拓市場。
一、早期殖民國家:葡萄牙和西班牙。
1.葡萄牙:亞、非、拉美 方式:建立殖民據點與商站;進行劫掠式的貿易。
2.西班牙:憑借強大的“無敵艦隊”,在美洲 方式:建立起殖民大帝國;強迫印第安人和黑人奴隸開采金銀礦和在種植園勞作。
二、英國的殖民擴張:
1.原因:(1)英國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確立,手工業(yè)迅速發(fā)展,促使其開拓海外市場。
(2)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英國逐漸成為海上霸主。
2.殖民方式: ①17世紀,英國在北美建立殖民地,建立大種植園。②販賣黑奴——三角貿易。
3.“三角貿易”:含義:以販賣黑奴為中心的貿易。 英國是最大的奴隸販子
A.出程:歐洲→非洲(將歐洲的槍支、機械制品、火器、酒帶到非洲傾銷)
B.中程:非洲→美洲(從非洲掠買黑奴賣到美洲種植園)
C.歸程:美洲→歐洲(將美洲的金銀、工業(yè)原材料蔗糖煙草等帶回英國)
影響:A、對非洲:使非洲喪失了近億的精壯勞動力,加速了非洲的貧窮與落后;
B、對歐洲:是資本原始積累的重要來源之一,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fā)展;
C、對美洲:為美洲提供大量勞動力,促進了美洲經濟文化的形成和發(fā)展。
三、荷、法、英殖民爭霸
1.經過:①1588年,英國打敗西班牙的“無敵艦隊”,成為海上霸主;②英國相繼打敗荷蘭(“海上馬車夫”)、法國,奪取了大片殖民地,自詡為“日不落帝國”。(18世紀中期成為世界最大的殖民國家)
2.評價歐洲國家的殖民掠奪:
積極:①加速了物種、商品交流
②客觀上有助于歐洲殖民國家的資本原始積累,有助于世界市場逐漸形成;
③歐洲先進文化傳到殖民地,對殖民地社會的發(fā)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消極:給殖民地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