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唐英說愛
人生總是有許多感慨,有的朋友走著走著就成了陌生人,有的情侶愛著愛著就成了前任,有的婚姻過著過著就散了,甚至有的親人處著處著反目成仇。
人與人之間真的那么難處嗎?尤其是夫妻,千辛萬苦結了婚,曾經愛得死去活來的兩個人,怎么也會矛盾重重,爭吵不休呢?
婚戀專家通過研究和分析發(fā)現,許多夫妻感情破裂、婚姻失敗并沒有原則性的大問題,而是看待事物過于局限,導致雙方意見不一,難以和睦。
今天,我們通過三張圖來分析一下,夫妻之間的問題到底出在哪些方面。
一、彼此看不到對方的難處,只顧埋怨對方對自己不夠好
看圖說話。上面的人不知下面的人快要被蛇咬,下面的人不知道上面的人被石頭壓著不能動彈還在使勁拉她。下面的人覺得就要掉下去了,還有蛇要咬自己,上面的人為什么不多使一點勁快點把自己拉上去。
上面的人覺得我這么痛苦,都快要被石頭壓死了,還在拼命使勁拉你,你為什么不使勁往上爬一下?
婚姻中,那些整天爭吵的夫妻不也是這樣嗎?
丈夫覺得我在外辛辛苦苦賺錢養(yǎng)家,在公司要受領導的氣,要受同事的排擠,要受客戶的刁難,要受市場的影響,回到家還看不到你一副好臉色,活得又累又沒意思。
妻子覺得我在家操持家務,照顧老人和小孩,孩子那么小,一不小心就生病什么的,沒日沒夜地操心,精神高度緊張,你不體貼我的累,回家還想像太上皇一樣等著伺候,一點家務都不幫忙,對這個家一點心思都沒有。
夫妻雙方看不到對方的壓力,也體會不到對方的痛苦,只顧埋怨對方對自己不夠好,難免就會吵架。吵來吵去,感情就會變得越來越淡。
如果夫妻之間都能看到對方的不容易,體貼這份辛苦,就會顧及到對方的感受而加以體貼。其實,夫妻雙方并不一定要對方做出多少幫助,只要你的一份愛心,一份關心和一句溫暖的話,心中的勞累和抱怨也會消除一大半。
二、只從自己的角度看問題,責怪對方不認錯,還強詞奪理
上面這張圖一目了然,一個數字,你站在自己的角度是6,對方在他的角度是9,你說是6沒錯,他說是9也沒錯。那么,到底是誰錯了呢?
似乎誰都沒錯,但又說對方錯了。這就是婚姻中許多夫妻犯的錯誤:看待問題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堅持己見,死不認錯,決不妥協(xié)。
比如對待雙方父母,女的可能覺得家公家婆年齡還沒那么大,身體也可以,而自己父母年紀大身體不好,那么可以先對自己父母好一些,等家公家婆年紀大或身體不好的時候,再照顧多一些。
男的便覺得女的偏心,對自己父母好過對他父母,心里就會不滿,于是矛盾就起來了。
比如子女教育問題,妻子堅決要求給孩子報課外學習班,理由是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丈夫覺得孩子的童年就應該盡情地玩,快樂才是他們成長最需要的營養(yǎng)。
于是,妻子埋怨丈夫不夠關心孩子成長,丈夫埋怨妻子不僅加重了孩子的負擔,還增加了家庭經濟的負擔,自己倍感壓力大,妻子還不理解他。
只站在自己角度看問題的人,看不到對方的出發(fā)點,也看不到他的壓力和痛苦。而且夫妻之間老是這樣,看問題不在一個角度,就會經常發(fā)生爭執(zhí)和爭吵,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和夫妻感情。
夫妻之間(包括其他人)都應該學會站在對方的角度,認識和看待問題,多一些理解,少一些誤會和分歧。
學會換位思考,加強溝通,婚姻中就不會有那么多的矛盾發(fā)生。
三、看待問題不全面,只看到一個點或一面,看不到事物的全面,是產生矛盾的最大根源
許多家庭中,父母只看子女誰有孝心,看不到誰更有生活壓力和困難。
夫妻之間只看到對方不好的一面,而看不到對方努力的一面,或是看不到對方今天表現的前因后果關系。
有一部越劇叫《五女拜壽》,四個有錢的女婿都在岳父母面前攀比賀禮的貴重,而貧窮的那個女婿為了拜壽的用心良苦,因為沒有禮物而被當作視而不見,甚至不孝。
現實中有不少父母對待子女也是這樣的態(tài)度,看他們對家里的貢獻大小,看他們平時給的物質條件如何,而看不到子女自己的經濟能力和生活狀況,就會出現嫌這個愛那個的現象,導致家人之間的間隙產生。
許多夫妻在婚姻中也是看問題不全面,看到一面就以面概全,錯誤地判斷事實。
比如,夫妻最容易產生誤會的就是怕婚姻出現第三者或有一方發(fā)生曖昧關系。如果妻子看到丈夫送一個女同事回家,就可能不分青紅皂白,質疑丈夫為什么要背著她搞婚外情。
而事實上是女同事生病了,公司安排他開車跟另一位女同事送她上醫(yī)院看病并送回家,而那一個女同事半途離家近就下車了,剩下她丈夫和生病的女同事在車上,恰恰被妻子撞到。
比如有的女性總是抱怨丈夫摳門,不舍得在她身上花錢。而丈夫覺得家里有老人小孩,生活負擔過重,以后小孩還需要很多學習教育費用,平時就得節(jié)儉一些,有一些積蓄以防萬一,心里也踏實。
再說所謂摳門并不是針對她一個人,大家都一樣消費水平,花在妻子身上的還多那么一些,只是妻子過于計較而已。
生活中這種只看一面不看全面的人和事太多了,不勝枚舉,幾乎天天都在發(fā)生。就看夫妻之間是否養(yǎng)成了完整看待事物的習慣而已。
懂得完整看待事物的夫妻,會心平氣和地溝通,就自己的所見所聞表達意見,并征求對方的意見,以免自己看待問題片面,而做出錯誤的判斷和決定。
征求和尊重別人意見也是做人的一個最基本的修養(yǎng)。再者,再厲害的人也有看不準的時候,一人一個意見,交流起來就是兩個意見,加以綜合可能就得出最好的第三個意見。
完整看待事物,不僅不會冤枉別人,也不會讓自己因為不了解事實真相而生氣,求得心里的一片安寧,夫妻感情才會與日俱增,更有利于婚姻和夫妻感情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