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釣的魅力讓很多年輕人無法自拔,發(fā)著到現(xiàn)在成為了最主流的釣魚手法。臺釣進入大陸快30年了,選擇愛釣魚的人基本也慢慢接受了這種釣法,盡管是很多老年人有時也會和年輕人談論調四釣二,各種餌料的問題。我們可以看到選擇各大釣魚媒體主流也基本都是按照臺釣來宣傳的。其實臺釣也不是萬能的,特別是在野外休閑釣的時候,如果把臺釣的太多東西帶進來,可能會適得其反。
誤區(qū)一:小鉤加細線中大魚
小鉤加細線上大魚的時候,那種成就感真的很棒,有時候回家都可以吹幾天牛皮。在河邊我們也經常會停見釣友談話,你幾天用的多大線組?。?/span>某某回答0.6+0.3。感覺小鉤加細線是一種“高大尚”的表現(xiàn)。釣魚用上小鉤加細線才是釣技高超的表現(xiàn)。從而導致很多釣友相互攀比,線是越用越細,鉤是越用越小。最后只有用到0.2的子線才能算是高手了。我不是說不能用小線了,在冬季釣鯽魚,我們是真的會用到0.2的子線,但是這不是作比較的時候。我們野釣本來就不容易碰到一條大點的魚,如果切線跑魚,那將后悔莫及。絕大部分釣友開始學調漂都是按照調四釣二的調的,太追求浮漂的靈敏度,一點點誤差都不行。如果你遇到窩里一群白條,我怕你會釣的想哭。還有各種因素,比如;刮大風,走水太厲害,這時你調的太靈,還不如早點收桿回家,我怕你心態(tài)會炸。其實我們在野外休閑釣時,釣鈍點不見得比釣靈差,比如調一釣二,調三釣五,大風走水可以調平水調2-3目,甚至我們還可以直接跑鉛釣。因為野生魚兒的警惕性很高,你太釣靈了,它們試探性的吃口,你浮漂馬上又反應,空桿率肯定大。我們釣鈍點,比如調三釣五,子線都是躺低彎曲,浮漂動作一樣很清楚,真實口概率會提升很多。誤區(qū)三:過于迷信餌料或小藥
大多數(shù)釣友都有相同的疑惑,看見旁邊的釣友頻繁上魚,自己這里一動不動,總覺得肯定是他的餌料非常好。然后厚著臉皮去找旁邊釣友討點過來自己窩子試,結果還是不動。其實有時候決定魚獲的關鍵是釣位和天氣原因。本人有時候野釣,就發(fā)現(xiàn)旁邊用的傳統(tǒng)七星漂加蚯蚓,頻繁上魚,而我這邊等好久才上一條。有時候別人比你釣的好,可能他只是選擇一個比你好的釣位,因為你根本看不到水下面的地形,比如釣位下面昨天有人作了重窩,釣位下前面有障礙物或者水草...等等因素。在這樣的釣位下面釣魚,即便他的技術比不上你,但是魚獲會比你多的多。所以有時候不要懷疑你的餌料,實在不行,可以換個釣位試試!
小編只是發(fā)表一點自己的看法,野外作釣還是需要大家自己去隨機應變,千萬不要,死搬硬套。
如果大家有好的建議和問題,可以在下面留言給小編哦!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