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太平湖景區(qū),地處黃山市黃山區(qū)西北部,介于黃山、九華山之間。如果說皖南是一部詩集,那么太平湖的山水定是那最抒情的一句,青山連綿起伏,湖水清澈碧透,島嶼散落如珠,兩山之間,太平湖仿佛是一顆落入人間的綠寶石,那里是很多都市人向往的世外桃源之地。
沿著景區(qū)再往深處走就到了山上,犬吠此起彼伏,這里就是黃山區(qū)流浪狗收容所。可在這樣一個基地里,200多只經歷過死里逃生的毛孩子,如若沒有這幾位愛心人士救助,恐怕很難逃脫死神魔爪。
原本,基地這幾位愛心人士只是單槍匹馬,自己救助可憐的毛孩子。后來,大家覺得個人力量終究有限,于是一拍即合,想要成立一個基地作為毛孩子們家的港灣。2019年2月,通過他們的不懈努力,黃山區(qū)流浪狗收容所正式成立。從此,那里的毛孩子有了屬于自己的避風港。
踏入救助路的契機,還得從生活中“親眼見到那么多可憐的流浪狗時,我的心一下子就被撕裂了,當下就想為它們做些什么,哪怕再微不足道?!边@個想法在陶姐心里發(fā)了芽生了根,怎么也揮之不去。
自建站以來,已經入住了200多只毛孩子,其中有上百只殘疾的、癱瘓的、受傷的流浪動物。
它們或經歷過可怕的車禍,或被人毆打虐待、甚至被人戳瞎雙眼,或是被主人從高樓扔下摔成全身多處骨折,又或是被狗販貓販偷走送往屠宰場等待被殺,是陶姐及一幫熱心志愿者他們及時伸出了援手,給這些毛孩子帶來了生的希望。“我們有個夢想:讓毛孩子們都能過上溫飽有余糧、廣廈避風雨、病痛有良醫(yī)、領養(yǎng)有歸宿的美好生活,這樣才不枉來人世一遭所經受的苦難。”這個夢想在旁人看來是多么的不切實際,可他們卻一直秉持初心并付諸行動,照亮了毛孩子們前行的路,給它們籌建了一個能遮風擋雨的明亮的家,也讓它們從此獲得了新生。
光陰流轉,逝去的是歲月,留下的是他們在救助路上挽救回來的小生命。
把毛孩子照顧得很好,但世上哪來免費的午餐,這些美好,不過是他們掏空了自己的積蓄,甚至賣房、賣車換來的。
有太陽的地方就有陰影,有陶姐及一幫熱心志愿者這樣為了毛孩子傾盡所有的善人,也有充滿惡意虐待毛孩子的惡人。
陶姐基地里有許多被人傷害、虐待的狗狗,寶寶就是其中一只,它被惡人活生生地打斷了后腿,扔在路邊絕望等死,幸好被一名志愿者救了回來。
△狗狗乖乖地趴在墊子上
當時的寶寶兩條后腿全部斷了,就連腰也不能動彈,只能靠著兩條前腿爬行,嘴里嗚嗚咽咽地叫著。
它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么,為什么要遭到如此殘忍的對待,難道是因為它不應該四處流浪嗎?
可流浪也不是它愿意的,天大地大,竟沒有它的容身之處。
做救助難,做個人救助更難!
救助堪比“無底洞”,只進不出,哪怕有再多的錢,也有用盡之時!
陶姐苦心照顧家庭的同時還要照顧基地,每日除了照顧狗,就是救狗,也不懂網上募集,多年來早已將自己的積蓄花得一干二凈。
可基地的毛孩子卻是與日俱增,有被人扔在基地門口的傷、病狗,也有陶姐從別人基地接手來的狗狗。
如今陶姐的流浪狗救助基地里已有200多只毛孩子,每個月光糧食都要消耗至少4000斤。
說實話,看到狗狗每天吃的是這樣的折籮飯,我不由得心里一緊:如果飯里的塑料包裝袋沒有挑干凈,狗狗吃到肚子里,就有可能致死。基地負責人陶姐也不是沒想到這個問題,所以在挑揀飯菜的時候總是打起十萬分精神,盡可能地保證干凈。在采訪的最后,我提出了我的疑問,陶姐的回答,我記憶猶新:“我已經完全沒有辦法了,基地斷糧很久了!但凡有一點法子也不會讓狗狗去吃折籮!”我聽出了她的萬般無奈。
喂不起狗糧,陶姐只能每天給狗狗吃折籮飯,即便如此,200多只狗每天都要額外消耗近200斤面粉糧食。因為很多都是大型土狗,吃得實在太多,每次吃不飽時它們都會打架。此外,除了每天的食物費用外,基地的電費、房租、工人的工資都不敢深算。外面又欠了幾十萬的外債,每天都有人催錢。最夸張的一次,是19年春節(jié)前,工人和附近的村民堵門要賬,沒錢就要抓基地里的狗賣給狗肉館。陶姐為了保護狗狗,在天寒地凍中向他們求了兩天情,湊了一部分后,這些債主才勉強放過她。那么多毛孩子,陶姐根本沒有辦法讓他們頓頓吃上狗糧,更多的時候,只能摻上玉米面和剩飯剩菜,勉強維持毛孩子的溫飽罷了。
基地的義工很少,200只毛孩子也不能說不管就不管。基地負責人和幾位阿姨為了減少基地開支,每天一大早就要起來給狗喂飯、打掃狗舍、給狗看病打針。基地的經濟來源,幾乎都是靠基地周邊的愛心人士捐狗糧錢以及社會人士偶爾會捐些舊衣服舊被子,毛孩子這才得以生存下去。雖然這個國度的流浪動物沒有任何保護,但卻有這么一群善良的人犧牲自己,去守護它們,讓它們不再被虐,給了它們一個遮風擋雨有人愛的家。我們無法對她的艱辛感同身受,我們可能也無法理解她對毛孩子的種種犧牲是否值得,但只要我們人人伸出援手幫她一把,這世間會變得更加美好。如果你想幫這些命運悲慘的毛孩子們,請和我們一起“幫助”它們!黃山區(qū)流浪犬收容所
人與流浪動物的羈絆
是從每個人的小善積累來的
它讓我們,更加理解生命的可貴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