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蜀漢雖然是最弱小的勢力,但是其中的名將并不少,例如可以于萬軍之中取敵將首級的關張,能在曹操虎豹騎中殺進殺出的趙云,能力斬夏侯淵的老將黃忠,能讓曹操感嘆“馬兒不死,吾無葬地也”的馬超;能以八百兵卒守葭萌關一年之久的霍峻等等,只是到了蜀漢后期,他們接連去世,出現(xiàn)了“蜀中無大將”的局面。然而一向為蜀漢鞠躬盡瘁,恨不能死而后已的諸葛亮,卻親手害死了一員猛將,實在讓人不知該如何評說。
也許說到此處,很多人會想到蜀漢后期的頂梁柱魏延,其實不然。諸葛亮臨終之前,與楊儀、費祎、姜維等人商議撤兵之事,唯獨沒通知魏延,這是他去世之后,魏延與楊儀爭權,并落敗被殺的導火索,但是他也提到了,如果魏延聽令,則讓他斷后,若魏延不聽令,則放任他自去?!度龂尽の貉觽鳌酚涊d:“秋,亮病困,密于長史楊儀、司馬費祎、護軍姜維等作身歿之后退軍節(jié)度,令延斷后,姜維次之;若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fā)?!币簿褪钦f諸葛亮并沒有設計魏延之死,至少他沒明說。今天我們說所的主角,是諸葛亮親口勸劉備殺害的,此人正是劉備的義子劉封。
劉禪降生的時候,劉備已經四十六歲了,因此在阿斗出生之前,非常擔心自己為絕后劉備,收養(yǎng)了還是孩童的劉封,并將其當作自己的繼承人培養(yǎng)。劉封也沒有辜負劉備的期望,成長為了一名“有武藝,氣力過人”的猛將。當初劉備發(fā)動入川之戰(zhàn)的時候,劉封年僅二十余歲,但是他并沒有被趙云、張飛等人掩住光芒,而是所過之地,攻無不克,立下了大功,此戰(zhàn)之后被劉備封為副軍中郎將。
后來劉備與曹操爭奪漢中,曾派他出陣挑戰(zhàn),氣得曹操破口大罵,并揚言讓自己喜搏猛虎的四子曹彰前來應戰(zhàn),只不過曹彰還沒有來到,曹軍就撤退了。據(jù)魏略記載:“太祖在漢中,而劉備棲於山頭,使劉封下挑戰(zhàn)。太祖罵曰:‘賣履舍兒,長使假子拒汝公乎!待呼我黃須來,令擊之?!苏僬?。彰晨夜進道,西到長安而太祖已還,從漢中而歸?!眲涫窒掠兄T多猛將,卻偏偏派他出陣挑戰(zhàn)曹操,可見劉備很信服他的能力。之后劉備拿下漢中,他又助孟達拿下上庸,再立大功,將升遷為副軍將軍,從此駐扎在上庸。
不久之后,關羽率兵攻打屬于曹魏的襄樊,并向劉封和孟達求援。劉封和孟達以上庸剛占領不久,不能長時間離開為由,拒絕發(fā)兵相助,后來關羽兵敗被擒殺,劉備開始怪罪他們二人,而他們兩人之間也發(fā)生了矛盾。害怕劉備怪罪,又對劉封有了意見的孟達賭氣投奔了曹魏,并在曹丕的支持下,與魏軍一起攻打上庸。畢竟跟劉封是老伙計了,這個時候孟達又開始替劉封考慮,勸他歸降,并明言隨著劉禪長大,并被立為太子,他的地位越來越尷尬,如果有人向劉備進了讒言,他的下場一定會非常凄慘。
但是劉封還是相信劉備與自己的父子情分的,于是回到了成都,并表示愿意聽侯劉備發(fā)落。這個時候,諸葛亮考慮到劉封剛猛,難以控制,于是建議劉備將其殺害,據(jù)《三國志》記載:“諸葛亮慮封剛猛,易世之后終難制御,勸先主因此除之。”而劉備也聽取了諸葛亮的建議,雖然不舍,還是賜劉封自盡了。那么諸葛亮考慮的“易世后終難制御”,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他在為誰考慮呢?小編認為,他既是為劉禪考慮,也是為自己考慮。
劉封武藝高強,且有戰(zhàn)功傍身,又曾被劉備當作繼承人培養(yǎng),無論從哪方面考慮,都比劉禪更適合繼承劉備的基業(yè)。但是劉備也是人,是人就會有私心,所以有親兒子的情況下,他絕對不會讓劉封繼承自己的身后事。這就注定了劉封必須要成為劉禪的屬下,那么怯懦的劉禪能夠駕御的了劉封嗎?作為劉備的親信,諸葛亮不得不考慮這些事情,畢竟他的理想是幫助劉備完成統(tǒng)一大業(yè),如果劉備百年之后,蜀漢發(fā)生內亂,是他不希望看到的。所以他需要為劉禪考慮,提前除掉劉封。
不過一生淡泊名利的諸葛亮,也要為自己考慮。他屬于荊州一派,在劉備入主益州之后,就一直致力于打壓益州勢力,例如想要勾結馬超一起謀反的彭羕,原是益州派的代表人物,劉備待之甚厚,諸葛亮卻以此人狂妄自大為由,建議劉備將其貶出益州。而劉封與出身于益州一派的孟達關系較好,雖然此時孟達已經降魏,但是蜀漢還有一個能力不弱的李嚴,如果劉封倚重此人,他的丞相之位就會受到脅迫。而且劉封比劉禪有主意的多,如果在劉備百年之后,劉封取代了劉禪,那么蜀國就不會出現(xiàn)什么都是他說了算的狀態(tài),他能不能繼續(xù)為劉備完成一統(tǒng)天下的夢想,實在難料?;谶@些考慮,他也要除掉劉封。
可惜劉封,身為一員猛將,又有繼承劉備基業(yè)的資格,卻被諸葛亮提前除掉。如果他有幸不死,或許不會出現(xiàn)蜀中無大將的窘狀;如果他有幸取代了劉禪,成為蜀漢后主,或許蜀漢不會這么早滅亡,歷史也會朝著另一個方向發(fā)展??上v史沒有如果,劉封再有大能,也沒有施展的空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