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內(nèi)容是實打?qū)嵉慕虒W經(jīng)驗,我盡量寫得不過于苛刻和尖酸,但是如果是家長閱讀到底,還是反感,這里先鞠躬致歉,以免影響今天的心情。
孩子要寫好字,所以要練字,這個大概是每個家長都認可的事情。
然后就是線下練字(書法)班,網(wǎng)絡(luò)班,買字帖,買各種教具等等。
非課堂教育或者培訓是市場行為,買和賣都在平等自愿的原則下,這個環(huán)節(jié)我們不做點評,直接跳過。
無論從哪個環(huán)節(jié)開始,孩子總要開始落筆,落筆后寫出的字的好與壞是個致命問題,也是所有環(huán)節(jié)中最關(guān)鍵的問題。
一個有寫好字或者書法功底的孩子,寫好一個字可以自己判斷問題在哪里(這當然也是我們教學的最高目標和要求),但是一個毫無書法美感的孩子,寫完一個字之后會怎么樣呢?趕緊寫下一個字,他的目標是完成作業(yè),至于質(zhì)量要么不在他的能力范圍內(nèi),要么不在他的心思范圍內(nèi)。
這時,誰離他最近?
家長。
這個最佳練習改正時間,正確的做法是家長立刻、馬上看到問題,然后糾正孩子,讓孩子在下一個字改進,一個字改進幾次就可以寫出近乎完美的形態(tài),如果這個完美的字是孩子自己創(chuàng)造的,他會興奮、高興、滿足、愉悅、成就感……而且?guī)缀醪粫偻洝?/p>
家長說,我掏錢了,所以這個不該我管。
一個好老師說,我愿意管,但是在這個關(guān)鍵時間點,我不在呀?
家長說,我就因為字丑,所以才讓孩子報班的,要是我自己寫的好,還要你老師干嘛,還花錢干嘛?
就目前的市場環(huán)境,教和學在這里存在一個本質(zhì)誤解,學的人以為錢花了,就應(yīng)該把能力學會;但是老師認為,錢收了,我把最正確的東西教給你了,我們是等價交換。
至于孩子是否掌握,看機緣吧?
家長的想法:錢=能力回報
實際的情況:錢=教學輸出
最終的結(jié)果:錢≠能力回報,或者小概率,錢=能力回報
在現(xiàn)存市場的情況下,唯一有機會破局的是
錢=家長的能力回報
家長的能力回報=孩子的能力回報。
最后實現(xiàn):錢=孩子的能力回報
嗯,很多家長說,我最不愿意教孩子,教一次吵一次,孩子還少許能聽老師一些,完全不聽家長的。
這個難題,不能用邏輯推演,暫時也只能靠家長的智慧了。
個人的小觀點認為,教育的核心是重復,重復的原因是看著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一次次犯錯,不斷犯錯是常態(tài),正確是小概率事件。從這個觀點來說,直面孩子的低級錯誤而不怒才是家長必須克服的心理問題。
家長真的練不好、學不好,或者真沒時間學,怎么破?
借助工具開心練字小程序,從量化上一條的去卡,這個總不難了吧?這個作為成年人如果再看不明白,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家長說,那個圖片上的規(guī)則我看不懂,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