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和田玉的玉質特點
userphoto

2010.01.06

關注
我國工藝界,不論古代或現(xiàn)代,根據(jù)工藝石材的不同,一般分為寶(石)、玉(石)、石三類,這是上千年的經(jīng)驗總結。

    地質界基本采用工藝界的分類,如原全國礦產(chǎn)儲量委員會辦公室主編的《礦產(chǎn)工業(yè)要求參考手冊》(1987年中,分為寶石、玉石、雕刻石三類)。寶石一般是指透明的結晶體,硬度在摩氏7度以上,價值比較昂貴。玉石一般是指塊狀的多礦物集合體或單礦物,半透明至不透明,硬度摩氏4~7度,其價值分為翠、玉、晶、石等種。

    雕刻石一般是指多礦物集合體或單礦物,硬度小于摩4度,可分為印章石、硯石、裝飾石等。近年來,國家制定了珠寶玉石名稱標準,對寶石、玉石名稱做了新的規(guī)定,其中天然玉石名稱目錄中以礦物或巖石命名的有三十多種,這表明我國玉石品種的豐富,但是,常見者主要是輝石類、閃石類、石英類、蛇紋石類等等。商界也曾以價值,將玉石分為高檔、中檔、低檔三類。

    考古資料表明,我國古代已知有多種玉石。楊伯達教授將史前玉分為三大板塊,即殉圩琪玉(以產(chǎn)于東北、內蒙、山東為主)、瑤琨玉(以產(chǎn)于江蘇、浙江及山東、安徽、廣東部分地區(qū)為主)球琳玉(以產(chǎn)于新、甘、青等省區(qū)為主)。這是依產(chǎn)地劃分的。

    對玉的品種,古人稱謂很多,尤其是清代徐壽基編的《玉譜類編》中,釋名部玉名有上百種之多。經(jīng)現(xiàn)代科學測試,就玉石礦物成分言,品種也很多,但相對集中。如紅山文化玉器以蛇紋石類為主,并有閃石類;良渚文化玉器以閃石類為主;西北的仰韶文化和齊家文化玉器以閃石類為主,并有蛇紋石類。

    可見,不論東北、南方、或西北,玉石主要品種是閃石類和蛇紋石類玉。值得注意的是閃石類玉,中華民族祖先在一萬年前早已認識,仙人洞舊石器遺址和興隆洼文化、查海文化出土的玉器,玉材多是閃石玉,這顯示了中華民族先祖的驚人聰明才智。所以,和田玉出現(xiàn)后,當時先民們經(jīng)過比較,認為和田玉是其中最佳者,盡管它出現(xiàn)比蛇紋石玉晚,但是后來居上,稱雄玉壇。

    為了把和田玉與其他玉相區(qū)別,古人把和田玉稱為真玉,其他玉稱為“非真玉”。古人如何辯論真玉,李淳風曾說:“其色溫潤,常如肥物所染,敲之其聲清引,其金磬之余響,絕而復起,殘聲遠沉,徐徐方盡,此真玉也”?!妒斑z記》中載:“石崇富比王家,當世珍寶奇異,皆殊方異國所得。其愛婢翔風妙別玉聲,悉知其處。言西北方玉聲沉重,而性溫潤。東方南方玉聲清潔,而性清涼。其言聲清潔者,明東南方產(chǎn),非真玉也。”

    和田玉的玉質,古人早有判斷標準,如東漢許慎提出的“五德”說中,玉質有“潤澤以溫”,“觚理自外”,“其聲舒揚”,“不撓而折”,“銳廉而不忮”五個方面,即是質地溫潤,里外一致,聲音清揚,質體堅硬,斷口不鋒。

    現(xiàn)代經(jīng)過專家們研究,和田玉與國內外其他玉石比較,主要特點有以下六個方面:

    一、礦物為透閃石,礦物粒度極細,具有毛氈狀結構

    世界上閃石玉有透閃石和陽起石兩類。和田玉屬透閃石類,礦物成分為透閃石。主要特點:一是透閃石含量極高,一般在95%以上,其中白玉為99%,青白玉為 98%,青玉為97%(95%~99%),在國內外同類透閃石玉中和田玉透閃石含量是較高的。二是雜質礦物極少。一般為1%。3%,多在1%左右。三是礦物粒度極細,為顯微晶質和隱晶質。透閃石礦物在偏光顯微鏡下見為纖維狀、針狀、葉片狀,在透射電子顯微鏡下為長柱狀、短柱狀纖維狀。粒度之細在國內外同類透閃石玉中也是少有的。四是結構以毛氈狀為典型,粒度均勻,交織成氈毯一般,這是質地細膩致密的重要原因,而這種結構為其他類玉石所少有。

    二、質地細膩、溫潤

    質地是玉石質量的綜合表現(xiàn),包括形狀、滋潤程度、裂紋、雜質等等。和田玉由于其礦物組成和結構的特點,決定了其質地優(yōu)良。表現(xiàn)在:一是由于其粒度極細,所以質地非常細膩,是古人所謂的“縝密而栗”,為其他玉石所不及。二是溫潤滋澤,即具有油脂(脂肪)光澤,給人以滋潤柔和之感,是古人所謂的“溫潤而澤”,羊脂玉就是以玉滋潤如羊脂一樣而馳名天下。三是有適中的透明度,即是“水頭好”,呈微透明,琢成的玉件顯得水靈,有生氣。四是雜質極少,有的達到無瑕的程度,而且里外一致,是古人所謂的“瑕不掩瑜,瑜不掩瑕”,或“觚理自外,可以知中”。

    三、硬度較大

    硬度是玉石質量重要標準之一,硬度大,則玉器拋光性好,亮度好,且能長期保存。因此,工藝界以往在劃分低、高檔玉中,硬度是一個重要指標,一般說來,高檔玉硬度較大,低檔玉硬度較小。和田玉的硬度,經(jīng)測定摩氏硬度為6.5~6.9,與翡翠相近,而比蛇紋石玉(硬度為2—6,一般為4左右)和葉臘石類石(硬度一般低,一般為2.5~4)為高。獨山玉,硬度與和田玉相似,但是質地不如和田玉。

    四、韌度極大

    韌度對玉器極為重要,韌度大,則不易破碎,而且耐磨,對于玉器的藝術造型和精雕細刻有極大好處。
    韌是打擊硬度,有的硬度很大,如黑金剛石摩氏硬度為10,水晶摩氏硬度為7,但是打擊硬度低,一打即碎。而和田玉摩氏硬度雖不及金剛石和水晶高,但是打擊硬度很高。據(jù)測定,和田玉的抗壓強度高達6 542公斤/平方厘米,也就是說,如壓碎和田玉,必須在每平方厘米上施加約6.5噸壓力;而壓碎鋼鐵,只需要施加4~5噸壓力。

    韌度是研磨硬度,和田玉屬透閃石玉,韌度大是其特色。據(jù)世界上寶玉石的韌度資料顯示,黑金剛石為10,透閃石玉為9,翡翠、紅寶石、藍寶石為8,金剛石、水晶、海藍寶石為7—7.5,橄欖石為6,祖母綠為5.5,黃晶、月光石為5,貓眼石為3,螢石為2。如以透閃石玉韌度為1 000,其他玉石或礦物相對韌度為:翡翠500,蛇紋石(如岫玉)250,石英巖10~20,石英5,剛玉2—3,云母2??梢?,透閃石玉的韌度在玉石中是最大的,這是和田玉最重要的特色,是其他玉石不能比擬的。

    五、顏色純正,有世之稀寶羊脂玉

    玉石的顏色,對工藝鑒定十分重要,包括色調、色純、色濃諸方面。玉石有多種多樣的顏色,人們對玉顏色的追求因時代而不同,如中國古代,在“三代”時流行青色,春秋戰(zhàn)國開始到以后各代流行白色,清代晚期開始流行翡翠綠色。

    世界上閃石玉顏色基本上為白、青、黃、黑、碧(綠)5種顏色,還有一些中間過渡色。和田玉由于含鐵量很低,基本為前四種顏色,即有白玉、青玉、黃玉、墨玉 4大類,并可進一步劃分品種,如白玉中有羊脂玉、白玉、青白玉等。而超鎂鐵巖中閃石玉含有陽起石,含鐵較高,基本上為綠色,即碧玉。

    和田玉的顏色,與其他玉石比較,主要特點:一是色純,如古人所說:“黃如蒸栗,白如截脂,黑如純漆,謂之玉符。”二是有羊脂玉,這是和田玉特有之美。人們稱其“精光內蘊,體如凝脂,堅潔細膩,厚重溫潤,佩之可以養(yǎng)性怡情,驅邪避瘟,有益于人者,美不勝收。”三是有璞玉。自古以來,對璞玉非常重視。明代科學家宋應星說:“璞中之玉,有縱橫尺余無瑕玷者,古帝王取以為璽,所謂連城之璧,也不易得。其縱橫五六寸無瑕玷者,治以杯異,此已當之重寶也。”和田玉璞玉的外皮,按特點可分為色皮、糖皮、石皮三類。色皮是玉的外皮有一層黃褐色或褐色很薄的皮(厚約l毫米),為氧化所致,從皮色可看出玉的質量,如秋梨子、虎皮子、鹿皮子等等,常為上等白玉。糖玉的外皮較厚,如紅糖色,且末玉礦常有此類玉,其中有白玉或青玉。石皮是外層有石質圍巖,要取去圍巖后才能得玉,如和氏璧是“理其皮而得寶。”

    六、聲音優(yōu)美

    玉受打擊后發(fā)出的聲音,這是古人鑒別玉石的重要性質。和田玉制成的玉磬,敲擊時發(fā)出的聲音清越綿長,如金磬之余響,絕而復起,殘音沉遠,徐徐方盡。這就是玉德中所說的“叩這其聲,清越以長,其終詘然。”這一特性,其他非閃石玉是不及的。

世界上閃石玉原生礦床分布于中國、加拿大、俄羅斯、澳大利亞、新西蘭等20多個國家。加拿大玉石學家李明(S.F.Leaming),將原生礦床類型分為兩類:變質巖型和蛇紋巖型。變質巖型又稱為非蛇紋巖型,產(chǎn)于碳酸鹽巖和碎屑巖中,為變質成因。蛇紋巖型產(chǎn)于蛇紋巖中,為交代因。我們以容礦巖石為分類基礎,將原生礦床分為兩類:鎂質碳酸鹽巖型和超鎂鐵巖型,前者又可分為中酸性侵入巖與鎂質碳酸鹽巖接觸帶型(和田玉型)和變質巖系中鎂質碳酸鹽巖型(龍溪玉型)。根據(jù)研究,和田玉礦并非李明(S.F.Learming)所說的變質成因,而是接觸交代成因。

    和田玉原生礦床成礦在世界上閃石玉中具有典型意義。其成礦主要特征是:

    (1)分布于塔里木板塊南緣的隆起帶中,出露前寒武紀的變質巖系,并有多個時期的侵入巖體,斷裂發(fā)育,礦床多分布在大斷裂帶附近,有成群分布的特點。
    (2)礦床產(chǎn)于中酸性侵入體與鎂質碳酸鹽巖的外接觸帶。
    (3)鎂質碳酸鹽巖,主要是白云石大理巖,產(chǎn)于元古界變質巖系中,多為透鏡體,巖石中Mg()含量在20%左右,含鐵量較低,含鐵量從低到高分別形成白玉和青玉。
    (4)侵入巖有花崗巖、花崗閃長巖、閃長巖,大多為小巖體,呈脈狀,尤其是順層侵入的小巖脈成礦更有利,其時代為古生代。侵入巖的化學成分一般是SiO:、FeO較低,而A1:0,、MgO、K20、Na2()偏高。
    (5)成礦有關斷裂是主斷裂的分支斷裂,通常是侵入體接觸帶、巖層層面、斷裂剪切面的“三位一體”構造帶是成礦最佳部位。
    (6)圍巖蝕變有明顯分帶性,具有鎂矽卡巖的特點,從內帶到外帶,依次為:簾石化和鉀長石化中酸眭侵入巖帶一透輝石帶一透閃石帶—鎂橄欖石帶~蛇紋石帶一白云石大理巖帶。礦體主要在透閃石帶。
    (7)礦體規(guī)模不大,礦化帶長幾百米,最長上千米,寬幾十米。在礦化帶內有礦脈斷續(xù)分布,一般長幾米到幾十米,寬幾米。礦脈中可利用的礦體更小,長幾米到十幾米,寬不到一米。
    (8)玉石品種以青玉為主,白玉較少。在礦脈中,一般靠近侵入體一側多為青玉,向外為青白玉、白玉。

   在新石器時代,塔里木盆地南緣的先民們已發(fā)現(xiàn)了和田玉,其具體年代尚有待研究。幾千年來,和田玉在中華民族文化和玉文化的歷史地位,古人已有定論。鑒于當前的情況,有必要追溯和田玉在幾千年中一些重要事件。

    1.和田玉發(fā)現(xiàn)后,當?shù)叵让耖_拓了一條運輸和田玉的路線,即“玉石之路”。這條“玉石之路”,近十多年來為我國學術界關注,得到較為普遍的承認。據(jù)楊伯達教授研究,“和田玉向中原輸出的時間大約有5 000~6 000年之久。”“這一條玉石之路堪稱我國和世界上最早一條溝通東西政治、文化及商貿的運輸線,也是距離最長、使用時間最久的陸路交通大動脈。”這條路為后來的絲綢之路打下了基礎,這一歷史功績是不可磨滅的。

    2.在中國眾多玉石中,經(jīng)過先民長期的使用和鑒別,認為和田玉是眾多玉石中的佼佼者。因此,從夏代開始到周代,和田玉已成為宮廷玉器的主要玉材。從殷商婦好墓出土的大量玉器表明,我國在商代后期使用和田玉達到了第一個高峰。

    3.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特別是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家學說,以仁愛為中心,在傳統(tǒng)文化中有重要作用。春秋時期,管子、孔子以和田玉的物理性質比附于道德,提出了“九德”、“十一德”之說,使玉的道德化達到前所未有的高潮,為中國人民愛玉提供了精神支柱,造就了愛玉是中華民族文化特色之一。值得提出的是,傳統(tǒng)玉文化在今天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仍有重要意義。

    4.秦始皇開始,中國實行皇帝制,一直到清代,皇宮的玉器多是和田玉制成。特別是象征皇權的玉璽,多用玉制作的,其中絕大多數(shù)是和田玉,如清代兩百多年用的玉璽,現(xiàn)存故宮皇極殿的25方,其中除2方分別用的木和金外,其余都是用的玉石,其中絕大多數(shù)是和田玉。

    5.從漢代的《史記》開始,一直到清代編年正史,合稱二十五史。在這些光輝歷史文獻中,記錄了和田玉,這為其他玉石所難見。這一歷史事實,已為歷代所公認。正如明代大科學家宋應星所說:“凡玉……貴用者盡出于闐”。藥學家李時珍也說:“產(chǎn)玉之處亦多矣……獨以于闐玉為貴”。本世紀初,我國地質學的創(chuàng)始者章鴻釗在《石雅》中指出:“中國自昔多以玉稱,其產(chǎn)玉之地,略而弗詳,求之載籍,又獨鐘于西方焉。首如尚書禹貢爾雅山海經(jīng)《穆天子傳》諸書,又及周秦以降史官之所錄,與凡諸子百家方書野乘之所傳連,雖蕪雜不能備舉……古所謂產(chǎn)玉之奧區(qū)者,從中國言,皆西域而已。”

    6.中國玉器玉材,品種甚多,群芳爭艷。然而,正如楊伯達教授所說“商、西周時期,我國玉器由原始社會的彩石玉器時代進入了以和田玉為主體的時期”。中國玉器在世界上被稱為獨樹一幟的“東方藝術”,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的國粹。和田玉在中國玉器玉材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說,如果沒有和田玉,中國就沒有如此光輝燦爛的中國玉器,也沒有如此光輝燦爛的中國玉文化。

    7.和田玉是古代新疆與內陸各民族溝通的媒介。遠古時期,有新疆地區(qū)西王母向黃帝、堯、舜獻玉瑭、玉環(huán)、玉塊的傳說,有周穆王與西王母歡會于瑤池之上,在昆侖攻玉的故事。春秋戰(zhàn)國時期,和田玉已為新疆進獻之寶,“昆山之玉不出,此三寶非王有己。”(《史記.趙世家》)以后各代所用之玉,均為當時新疆進獻。唐代詩人杜甫的詩中說:“勃律天西采玉河,堅昆碧盎最來多。舊隨漢使千堆寶,少答朝廷萬匹羅。”也如元代維吾爾詩人馬祖常所說:“采玉河邊青石子,收來東國易桑麻。”瑰麗的和田玉,架起了各民族友誼的橋梁,是各民族友誼和團結的見證。中國自古以來有“化干戈為玉帛”之說,表明玉也是和平的象征。
 
    8.隨著近代地質學的興起,和田玉也為國際地質界所重視。19世紀后期,中國玉器開始大規(guī)模流到國外,1863年,法國礦物學家德穆爾(A damoar),對我國和田玉玉器和翡翠玉器的玉材進行了礦物學研究后,提出了玉分為兩類,即“Nephrite”和“Jadeite”,前者指和田玉,后者指翡翠,以后這個分類在全世界流行,傳到東方后,稱譯為“軟玉’’和“硬玉”。這一玉的分類法,值得討論和研究,但從另一角度言,表明了國際地質界對和田玉和翡翠的重視,公認這是世界上眾多玉石中的“精華”?,F(xiàn)今國外出版的一些寶玉石著作中,對中國和田玉予以高度評價。20世紀80年代,由新西蘭、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玉石學家組成的國際玉石代表團訪問新疆,他們稱新疆和田是世界的玉鄉(xiāng)。英國李約瑟教授以研究中國科技史而聞名世界,他說:“新疆的和田 (于田)和葉爾羌地方山中和水中是兩千年來主要的或許是惟一的產(chǎn)玉中心。”在國際古玉市場,以和田玉為原料的古玉器備受青睞。

    9.新中國成立后,中國玉器的原料是百花爭艷,除從國外進口的翡翠外,國產(chǎn)玉石一般以和田玉特別是羊脂玉為高檔玉石,價值高,尤其是改革開放后,價格漲幅之大,在國內玉石中是少有的。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和田玉命名初考 文:七個籽出品
新疆和田玉的特征玉其他玉種的區(qū)別
怎樣看待近日在河南發(fā)現(xiàn)的,儲量在2000萬噸以上的大型玉礦?
玉友須知和田玉的基本特性!——玉滿殿JYCD88
新手要了解玉石命名的爭議
千靈玉篇:和田玉的特征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