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濁解痙定喘湯治療—哮喘
哮喘病機:哮喘發(fā)病病機為機體衛(wèi)外能力不足、過度勞累、氣候變化、飲食不潔、煙塵花粉刺激等,加之外邪襲肺,導致肺氣受損,肺宣發(fā)與肅降功能失調,肺氣失宣、肺氣壅阻于氣道,氣道攣急而發(fā)病。 “濁毒”是哮病發(fā)生的關鍵因素之一。濁毒的概念有狹義濁毒與廣義濁毒之分,廣義的濁毒是指對機體造成危害的一切不潔物質。狹義濁毒則特指疾病發(fā)病中產生的病理產物與致病因素。中醫(yī)學指出肺為貯痰之器,脾為生痰之源。哮病者久咳傷肺,氣失所主,久病不愈,累及脾臟。肺氣受損導致痰濁阻肺,脾失健運,不能運化水濕,水濕停聚于肺臟。水濕聚集而生痰,濕盛則濁聚,久郁化熱,形成濁毒,濁毒侵犯三焦,其中以上焦中的肺臟最為常見,濁毒上侵蘊盛于肺,不僅壅滯肺氣,阻塞氣機,還能損傷肺絡。
降濁解痙定喘湯
方藥組成:麻黃12克、炒蘇子18克(搗碎),生白芥子6克(搗碎)、炒萊菔子12克(搗碎)、僵蟲10克、細辛6克、炒杏仁8克、藿香15克、黃芩12克、地龍10克、佩蘭10克、厚樸15克、半夏15克、瓜蔞15克、甘草10克。、水煎,。早晚兩次分服。
功能: 化濁解毒、宣肺解痙。
主治:咳嗽、喘憋,胸悶痰多。支氣管哮喘。
方解:化濁解毒、宣肺解痙方,經過大量臨床實踐總結出來的方劑,以針對“濁毒”為主要靶點,取得了不錯的療效。方中麻黃宣肺解表、平喘止咳、利水消腫;麻黃僵蠶息風止痙、化痰散結;細辛祛風散寒,溫肺化飲;杏仁宣肺止咳、降氣平喘;三子降氣湯,平喘降逆。藿香芳香化濁,發(fā)表解暑;黃芩瀉火解毒,清熱燥濕;地龍止喘通絡、清熱平肝;佩蘭化濕健胃;厚樸、半夏燥濕消痰,消痞散結;瓜蔞寬胸散結,清熱滌痰;甘草止咳化痰,調和諸藥。全方諸藥合用共奏止咳平喘、清熱化痰、宣肺解痙之效,從而達到清除“濁毒”,疏通肺經,肅降肺氣的治療目的?,F代藥理學研究顯示,麻黃可抗病毒、抗菌、調節(jié)機體免疫功能,還能通過調節(jié)中樞神經系統(tǒng)發(fā)揮鎮(zhèn)咳效應,減輕氣道黏膜炎性水腫,抑制氣道高反應性和炎性反應 。地龍抗凝抗血栓、抗驚厥、阻斷肥大細胞釋放組胺,降低氣道黏膜通透性,抑制氣道炎癥和氣道重塑。甘草可調節(jié)免疫力,抗病毒抗菌、抗腫瘤、抗炎、抗應激等。該方組方合理,臨床中用于哮喘的治療能夠取得較好效果,能減輕癥狀,改善患者一般狀態(tài),減少急性發(fā)作次數,延緩疾病進展,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