饅頭是我國北方小麥生產(chǎn)地區(qū)人們的主要食物,北方稱無餡者為饅頭或饃,有餡者為包子。在江南地區(qū),一般在制作時加入肉、菜、豆蓉等餡料的饅頭叫做包子,而普通的饅頭叫白饅頭。北方饅頭扎實有嚼勁, 配小菜或者蘸醬吃的有滋有味 ,而廣式饅頭 ,入口綿軟如棉花糖般輕盈的口感更讓人感受到南方的溫柔細(xì)膩, 而這樣的溫柔是清甜的 ,都藏在一個個軟噗噗的饅頭里, 值得你去認(rèn)真品嘗,細(xì)嚼之下微微的Q彈感,著實讓人驚喜。
記得剛學(xué)做饅頭那會,總是照搬食譜上的方法,失敗也是常事,后來慢慢嘗試多了,在做饅頭的基礎(chǔ)上,也能隨意搭配各種餡料或做不同造型的面食,所謂熟能生巧,亦總結(jié)了一些經(jīng)驗,其中這個方法,值得喜歡做面食的朋友們收起來: 其一、蒸饅頭或包子千萬不要用開水或熱水,這樣會適得其反,因為生冷的面團遇到熱水的水蒸氣后,形成外熱內(nèi)冷的情形,容易使饅頭夾生,在蒸鍋內(nèi)放冷水才是正確的方法,這樣逐漸升溫,可使包子受熱均勻,蒸出來的饅頭松軟可口~其二、在面粉中摻入適量白糖,用30—45度左右的溫水揉面,可以克服室溫偏低,發(fā)酵時間較長的困難,而且這個做法蒸出來的面食香甜松軟。其三:冬季縮短發(fā)面的好方法:鍋里放少許水燒熱,斷開火源,冷卻至還有一點溫度時,把蓋上濕布的面團連盆子一起放入鍋中,遮上鍋蓋,自然發(fā)酵至兩倍大即可取出揉面,做成饅頭胚子。
【食材】面粉300克、紫薯泥100克、酵母4克、白糖30克、溫水100克
做法:
備好食材
將面粉倒入面包桶內(nèi)、加上白糖、酵母和溫水
面包機通電,遮上蓋子,選擇和面功能,調(diào)成15分鐘
紫薯泥本身有甜味不用加糖,加上50克面粉揉成團就可以了
面包機揉面結(jié)束后取出面團,在案板上揉成光滑的面團,紫薯泥也揉均勻,分別將面團和紫薯泥分成均等的面劑子,并搓圓
取一個白面團搟成面皮,再把紫薯球放在中間
像包包子一樣收起來
封口朝下,搓圓,在面皮上面劃上十字刀,我太溫柔了,刀痕不夠深,不夠好看
蒸鍋里添上水,包好的饅頭依次放入蒸籠里,墊上油紙或底部刷一層油均可,遮上鍋蓋,讓饅頭自然發(fā)酵至體積變大,體態(tài)豐盈
打開小火蒸上汽后,再調(diào)成大火蒸15分鐘即可
食尚小貼士:
1.技巧都寫在過程中了,一直在摸索中學(xué)習(xí),歡迎大家一起交流做面食心得~為了配合家人的生活習(xí)慣、我放的糖分量比較少,喜歡吃甜的朋友可以按自己喜好酌情添加糖分。
2.和面時想要達到盆光不粘的秘訣:先將洗凈的面盆放在爐火上烤一會兒,待水分蒸發(fā)完,有些燙手時,再用來和面,這樣就不會粘盆了。
3.還有一個冬季縮短發(fā)面的好方法:鍋里放少許水燒熱,斷開火源,冷卻至還有一點溫度時,把蓋上濕布的面團連盆子一起放入鍋中,遮上鍋蓋,自然發(fā)酵至兩倍大即可取出揉面,做成饅頭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