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吵著要吃涼皮,“現(xiàn)在已經(jīng)秋天了,吃涼皮不是太合適,也沒地方買”我對老婆說。她辯解道寶寶也可以吃,我們可以自己做哈。好吧,那我就親自下廚嘗試下吧。
在網(wǎng)上查找制作攻略,開始親自下廚了。
先2:1的面粉和水混合和面,我用300克面粉,150克水混合和面。(攻略說要放點鹽,我沒有放,忘記了,不過最后感覺沒啥影響)網(wǎng)友不要問我怎么這么精確,我是用廚房秤,精準測量的。秤是是老婆為了給寶寶做輔食特意買的,很好用。
這樣的時候,就可以開始打面了
面和的差不多的時候,用手掌打面團,大概拍打10次反過來再拍,來回五、六次就好了。然后面團放置1個小時,不要問我為啥要放這么長時間,我按攻略來的,我依葫蘆照搬就是了。
一個小時后時洗面,準備好水(大概是面團體積2倍的水就好了)然后用手洗面團,洗著洗著就能感覺到面筋被出來了,開心哈。洗面的重點是不要讓洗出來的面筋跑到洗面水里就好了,掌握這個原則后怎么洗都可以。
洗呀洗呀
等到面團差不多都是面筋的時候(也就是面團的體積大概縮小到原來的五分之一的時候),我們把面團拿到新打過水的盆子里再洗面(盆里的水不要太多,大概和面團的體積差不多就可以),洗出的水匯總到一個盆子里,大概這樣重復洗3次就OK啦,因為這時候洗面水不怎么變白了。用過濾網(wǎng)過濾下洗面水,把顆粒狀物體過濾出來。
面筋可以發(fā)酵下,再蒸熟,也可以直接蒸,我是按照攻略發(fā)酵了一個晚,蒸的。蒸面筋和蒸饅頭一樣,先燒開水,然后蒸了個15分鐘。這里要注意,由于發(fā)酵過的緣故,面筋和氣球一樣會噴張到很大,我們盡量在蒸鍋里準備大的空間讓面筋膨脹。
過濾好的洗面水,放置一個晚上,或者5個小時以上,然后倒去面上的水。水倒去后,面粉漿是沉淀狀態(tài)的,我們用筷子攪動,讓其變成水溶液,太粘稠的話,適量加點水,如果可以盡量不要加水。把大盆里的面漿倒入小盆里,這樣方便我們?nèi)∮谩?/p>
然后開始蒸涼皮了,水燒開,用不銹鋼的盤子蒸。如果第一次蒸的皮比較后,第二次就按比例減少面漿的量,直到找到蒸出自己滿意的厚度為止。由于面漿很稠,我們可以晃動下盤子,讓面漿沾滿盤子,再放到鍋里蒸。對了,盤子要先刷一層油,然后再倒入面漿,不然蒸好后很容易粘盤子。準備兩個盤子,交換著蒸,節(jié)約時間,提高效率。準備一盆涼水,把剛從鍋里拿起的盆放入水面降溫。然后再斯面皮,比較好斯。盆子上有粘住的毛刺狀涼皮渣,不用處理,直接刷油,然后倒入面漿,拿去蒸。不影響。
撕開的面皮再刷點油,防止面皮會互相黏住。
拌的佐料,大家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愛好,我是用蒜末,醬油、陳醋、香菜做佐料。兒童的直接加的芝麻醬就可以給他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