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為關張大報仇,被東吳大督督陸遜火燒三百里連營,劉備連夜只帶百十騎逃至白帝城。諸葛亮帶劉阿斗白帝城見主,主己命懸一線,劉備對諸葛亮說,我兒阿斗不是帝王命,我死后你殺了他,取兒代之。可改朝換代,諸葛亮言道,亮多盟主公看重,才能縱橫天下。怎能作不仁不儀,不忠不孝之事。劉備讓阿斗拜認諸葛亮為相父,從今后軍師就是你父,百事要聽軍師教導。諸葛亮當了劉阿斗義父后,大權在手,為蜀國北伐,年年在野外軍帳中居住,年年用兵于魏軍司馬懿作戰(zhàn),雖然沒殺劉阿斗,但朝中大權在手,大事,小事諸葛亮說了算。
諸葛亮的地位,跟皇帝沒兩樣,北伐失敗了那么多次,擱別人的話!早就被停職或者斬首了!而諸葛亮呢?只是在第一次北伐失敗后,名義上降了幾級,僅僅只是名義上!所以說!諸葛亮稱不稱帝,于他來說影響并不大!稱帝反而會影響到蜀國的命運,使蜀國更早滅亡!
劉備的蜀國,能有當下的成就,與他“漢皇后裔”的身份是分不開的!如果不是打著復興漢室的旗號,劉備基本無法在東漢亂世立足!他的手下,包括他的百姓,大多都受這四個字影響,所以劉備的國號為“漢”;諸葛亮稱帝的話!算怎么回事!諸葛漢室嗎?擺明了篡位,必定激起官怨、民怨,導致內亂,加速滅亡!
諸葛亮稱帝的內斗,跟魏延、楊儀內斗不同;魏延、楊儀內斗,由于所有人都支持楊儀,所以內斗很快就被平息了;諸葛亮篡位的話,所有官員、百姓,將會分為兩大派系,無休止的持續(xù)內斗,甚至被曹魏滅掉,都有可能還沒爭出結果!
司馬懿為什么要到大后期才發(fā)動政變,政變后為什么不稱帝!正是因為敵人還未全部消滅,盲目政變,盲目登基稱帝,只會損失國家的國防力量??!給敵人鉆空子的機會!
再說了!諸葛亮在蜀國,劉禪什么都聽他的,他說往東,劉禪絕不說往西,他說往西,劉禪絕不會往東;已經(jīng)達到這樣的高度了,還有什么好急的!他比司馬懿可輕松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