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證券公司的手續(xù)費都大同小異。一般都是“萬2.5”,且有“5元門檻”,即一萬元交易額收取2.5元的手續(xù)費,不滿5元時按5元收取。不過,我們可以打電話給客服或者找開戶經(jīng)理,申請調(diào)整傭金。
在每筆投資中,費用往往會給我們一種很少的感覺。因為相對于交易金額而言,費用的占比實在是太小。
比如買一手貴州茅臺,費用也就幾百元。相比于其成交金額的十幾萬,就有點毛毛雨。
因為很少,所以無所謂??蓪嶋H上,費用會侵蝕掉我們很多的利潤。
假設(shè)我們投資了1萬元在某個投資品種上,年化復(fù)合收益率為10%。在不同的費率下,30年過后會發(fā)生什么情況呢?
在沒有費用的情況下,1萬元變成了17.45萬元;
在扣掉每年1%的費用后,1萬元變成了13.27萬元;
在扣掉每年2%的費用后,1萬元變成了10.06萬元;
在扣掉每年3%的費用后,1萬元變成了7.61萬元;
……
比起零費用,僅僅是多了3%的費用,收益就從17.45萬減少到了7.61萬,減少了56.4%;
比起每年1%的費用,僅僅是多了2%,即只收取3%的費用,收益就從13.27萬減少到了7.61萬,減少了42.7%;
這就是費用的威力。
所以,我們在挑選開戶券商時,費用是最主要的考慮因素,哪個收費最少就選哪個。
股票交易的費用種類繁多,這是因為交易涉及到多方機構(gòu)。比如大家都知道的券商、稅務(wù)機關(guān),以及大家可能不清楚的中國結(jié)算、交易所等。
01傭金
傭金是券商收取的費用,但收到的就是自己的嗎?并不是。
它不僅包括付給券商的費用,還有券商代為收取的證券交易所手續(xù)費和證券交易監(jiān)管費。
傭金的收費標準有個總的原則:不能高于交易金額的千分之三,也不能低于證券交易所手續(xù)費和監(jiān)管費。
除此之外,A股、證券投資基金還有個開頭所說的“5元門檻”;B股的門檻則是“1美元或5港元”。
02過戶費
就像我們辦駕駛證要收工本費一樣,證券交易也有“工本費”。
只不過證券交易將其稱為“過戶費”,是投資者變更證券登記所支付的費用。它屬于中國結(jié)算公司的收入,也由券商代收。
A股的過戶費率是交易金額的萬分之0.2,買賣雙方都要繳納;
優(yōu)先股比A股便宜20%,按照萬分之0.16收取,買賣雙方都需繳納;
B股不收過戶費,但要收結(jié)算費。
上交所和深交所的結(jié)算費收取標準都是成交金額的千分之0.5。不過,深交所有最高限制,不超過500港元。
03印花稅
A股和B股的印花稅的收費標準都是千分之一,也都是針對賣出股票的人收取。
印花稅同樣也是由券商代收。它收完后算好總賬,再一起交給中國結(jié)算公司。最后,由中國結(jié)算公司統(tǒng)一上交給征稅機關(guān)。
04分紅稅
除了印花稅之外,分紅時,我們還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也就是大家常說的分紅稅。在賣出股票時收取,稅率是20%。
不過,持股期限不一樣,我們納稅的計稅金額也不一樣。
持股期限在一個月內(nèi)(含),將所有股息紅利所得全額計入;
在一個月到一年(含),只對50%的股息紅利所得收稅;
在一年以上,免征個人所得稅。
基金交易費用比股票的種類更多,因為涉及的機構(gòu)更多。請人干活,就得給錢,這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兒。
01三費
我們經(jīng)常能夠看到的基金費用有必收的管理費和托管費,以及有時會有的銷售服務(wù)費。除此之外,還有申購費和贖回費。
其中,管理費是付給基金公司的;托管費是付給資金托管機構(gòu)的;銷售服務(wù)費會付給銷售機構(gòu),比如基金通過銀行代銷就會付給銀行。
這三項費用的收取都是按照前一天基金資產(chǎn)凈值的一定比例每日計提,按月支付。
比如昨天的基金資產(chǎn)凈值是50億,三費每年的收取比例合計為0.5%,那今天的費用=50*0.005/365=6.85萬元。
申購費在我們申購基金時收取,贖回費在我們賣出基金時收取。雖然也是按比例收取,但都是一錘子買賣。
02基金交易費
上面的費用是投資者在買賣基金過程中產(chǎn)生的費用。除此之外,在基金交易過程中也會產(chǎn)生費用,統(tǒng)稱為“基金交易費”。
因為投資者投了錢給基金公司,基金經(jīng)理就得拿錢去投資各種證券,比如買股票、債券等,不可能把錢放賬戶上不動。
這部分的費用可細分為傭金、過戶費、印花稅、經(jīng)手費、證管費、銀行間賬戶服務(wù)費、交易手續(xù)費等。
03基金運作費
除了三費和基金交易費之外,還有一個為保證基金正常運作的費用,叫作基金運作費。
這部分費用包括審計費、律師費、上市年費、分紅手續(xù)費、持有人大會費、開戶費和銀行匯劃手續(xù)費等。
盡管不論是股票還是基金,都需要收取種類繁多的各種費用,且費用會侵蝕掉我們很多的利潤,但無奈之處在于“投資理財是我們必備的剛需技能”。不為發(fā)大財,只為了讓我們辛苦賺來的血汗錢不貶值,也要盡力去提高自己的財商。
#A股##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