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本草 2019-01-03 15:44:46
能治療小便短赤,淋瀝澀痛的中成藥,依據(jù)《中國藥典》2015版一部
【功能與主治】清熱燥濕,利尿通淋。用于下焦?jié)駸崴碌臒崃埽?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box-sizing: border-box;font-weight: 700;">癥見小便不利、尿頻、尿急、尿痛、下肢浮腫;急性腎小球腎炎、腎盂腎炎、膀胱炎、尿道炎見上述證候者。
【功能與主治】淸熱,利尿,通淋。用于濕熱下注,小便短赤,淋瀝澀痛,口燥咽干。
【功能與主治】淸熱解毒,利濕通淋,益腎,用于下焦?jié)駸崴碌臒崃堋?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box-sizing: border-box;font-weight: 700;">小便短赤、淋瀝澀痛、尿急頻數(shù);,急慢性腎盂腎炎、膀胱炎、尿路感染見上述證候者。
海金沙
為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的干燥成熟孢子。
主產(chǎn)于廣東、浙江、湖北、湖南等地。
秋季孢子未脫落時采割藤葉,曬干,搓揉或打下孢子,除去藤葉。
本品呈粉末狀,棕黃色或淺棕黃色。體輕,手捻有光滑感,置手中易由指縫滑落。氣微,味淡。
甘、淡,寒。歸膀胱、小腸經(jīng)。
本品甘淡滲利,寒能清泄,入膀胱與小腸經(jīng)。善通利小便而止痛,并兼排石,為治淋證澀痛與水腫所常用,兼尿道澀痛者尤佳。
利尿通淋,止痛。
(1)熱淋,血淋,石淋,膏淋。
(2)水腫。
內(nèi)服:煎湯,5-15g, 布包;或研末,每次2-3g。
本品甘淡滲利,故陰虛者慎服。
利濕藥之利尿通淋藥,5-15g煎服,本品輕浮,粒小,故宜包煎,氣微味淡。
清利濕熱,通淋止痛。
1.淋證水腫,本品性寒味淡,專清膀胱濕熱,通利水道而止痛,為治諸淋證小便澀痛之要藥。
治血淋,可單用為末服,也可配伍清熱通淋,涼血止血藥同用,如白茅根,小薊等。
治石淋,常與雞內(nèi)金,金錢草,牛膝等配伍,共奏通淋排石之效。
治熱淋澀痛,可以本品為末,甘草湯送服,或配伍車前子,木通等利尿通淋藥,以增清熱通淋之功。
治膏淋,本品配伍滑石,麥冬,甘草等,如海金沙散。治療水腫,多與澤瀉,豬苓,防己等配伍,共奏利尿消腫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