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ns&JE,一對90后新婚夫妻。不喜歡精裝修,拒絕為了買套大房子降低生活質量,于是選擇了一套小戶型的二手房,并改造成了新家。
“家應該是讓人放松的、熱鬧的、溫暖的,一日三餐、廚房與愛!一個可以盡情享受生活的地方!”
▲屋主——Hans&JE
其實原來破舊的二手房,見到它之前我們一直很忐忑,看過太多“臟亂差”的二手房案例,擔心改造會很難?,F在想來買房子也需要緣分,我們改變了它,也相信我們的小房子會給我們帶來好運。
房屋坐標:浙江杭州
實用面積:70㎡
房屋戶型:2室1廳1廚1衛(wèi)
▲平面布局圖
“借”來的1㎡,完美解決收納
入戶處比較窄,不足1㎡,為解決玄關的收納問題,設置的這個多功能柜是向背面的廚房推進了1㎡實現的,收納功能很強大,很實用啦,滿意!
▲多功能柜定制平面圖
平時用來收納外套、鞋子以及擺設小擺件。
除了外套和鞋子的收納空間,柜內還設置了日用品的囤貨空間。
展示區(qū)的進深比較大,所以設置了兩個usb小燈,磁性固定,不必預留電源,可隨時拆卸下來充電。
這里的擺件、畫像都是朋友送的,這些都是一回到家就能感覺到的陪伴。
▲客廳改造前
客廳15㎡左右,布置以舒適為主,原木家具搭配素雅的白墻,自然而無拘無束。
靠近玄關的位置裝了一個小圓鏡,方便出門時整理衣帽,同時也起到了裝飾作用,好看又實用!
電視柜上的小象擺件,是我們去清邁旅行時帶回來的,兩人都喜歡大象,總覺得它們眼里有很多故事。
春羽這樣的大盆綠植搭配素雅白墻以及舒適原木家具,整個空間都生氣勃勃。
沙發(fā)來自muji無印良品,里面填充的是羽絨羽毛,很舒適。
閑暇時坐在上面擼擼貓看看電視喝喝茶,舒適、放松又愜意,簡簡單單,幸福滿滿。
客廳看向餐廳,兩個空間緊密相連,客餐廳一體,使的整個空間更加通透,視野面積也大了不少。
廚房放不下大冰箱,干脆放在客廳與餐廳的交界處。
餐廳是最花費心思打造的地方了。家人一起吃飯可以說是最治愈的日常了,這個5㎡不到的餐廳,承載著一家人的一日三餐,但空間太小,如何布局成了很大的問題,餐桌也選了很久。
餐廳空間小,餐桌找了好久才找到合適的。這款可折疊餐桌,平時是長寬均為80cm的小巧四方桌,足夠兩人用餐使用了。朋友來時,可以直接展開,可容納6~8人用餐的130cm的長桌。
鋪上桌布以后更有feel了,太喜歡木質元素了,給人一種溫暖安心的踏實感。
為了增加生活的小情趣,小隔板更多的是展示功能,用于放置擺件、兩人的結婚照等。
餐邊柜選擇的是玻璃門,這是完全沒有猶豫的一件家具,滿足了Hans對餐邊柜的一切要求:玻璃門,不要太高,木質的。用于陳列平時旅游帶回來的餐具,看著就很開心。而旁邊的黑色置物架用來放置小家電。
為了搭配家里的原木風格,沒有選擇窗簾而用了百葉窗,看起來更加清爽。
餐廳日常。能在重復且平凡的生活中,學會享受每天的晨光,這大概就是新家對我最大的改變吧。
廚房本身面積只有5㎡左右,為增加收納,玄關占用了一部分,這讓廚房顯得就更加擁擠了。
為了增加空間的通透性,于是敲掉了廚房入口的墻,做成了開放式廚房。打通了廚餐廳,同時也增加了空間利用率。
L型廚房日常使用足夠大了(很少在家做飯)而且考慮到餐廳小,所以沒有做移門。右邊墻面做了隔板收納,真的太喜歡隔板這個東西了,簡單,洋氣又實用!
很多人擔心開放式廚房的油煙問題,我想說其實油煙機買的好,啥都不是事兒。
廚房做了一面隔板墻,收納一些常用的廚房工具,比較有生活氣息,這里其實就是玄關的背面。
餐具收納,用了宜家的收納盒,分類收納更好得利用了空間。
定制了櫥柜做了調味籃,廚房收納還是很重要的。
主臥11㎡左右,臥室是用來休息的,簡簡單單就好!整套的MUJI家具,原木色系能讓人安心入眠。
▲主臥的小角落!衣帽架+臟衣簍
床和梳妝臺都來自無印良品。
因為主臥面積小,所以床特意選擇了這款具有收納功能的床,單側兩個大抽屜,床板打開還有一半空間可以收納。
可以放置平時不穿的衣服和換季被褥。
利用梳妝臺旁邊靠墻的位置,塞進去了一個夾縫小推車,正好收納高瓶子的護膚品。
兩邊的床頭柜不對稱,用于放置一些雜志。
家里的衣柜鞋柜都是定做的,選擇了奶白色面板,與房門很搭。尺寸是長1800*寬600*高2260。
柜子里利用收納盒,根據衣服種類及季節(jié)劃分了收納區(qū)域,整體干凈又整潔,簡直就是強迫癥的福音。
陽臺連接主臥,用窗簾做了隔斷。
為了節(jié)省空間,特意定做了吊柜,將洗衣機嵌入。
洗衣機上方定制了洞洞板,用來收納清潔用具。
陽臺的另一邊放了書桌,作為讀書區(qū),相當于把辦公區(qū)搬到了陽臺。
兒童房是家里唯一刷了有色漆的區(qū)域,刷了天藍色的墻,裝了云朵吸頂燈。
因為還沒有孩子,這里目前作休息區(qū)或者客臥,只簡單刷了漆并沒有設置床,而是選擇了這樣的靈活設計——沙發(fā)床。沒有客人來的時候可以做休息區(qū),沙發(fā)床打開是一張1.5m的雙人床。將來有孩子了可以換成更適合小朋友睡覺的床。
衣柜和門的空白區(qū)域做了一面黑板墻,我們都很喜歡在這寫寫畫畫,算是家里不可或缺的地方了,相信將來小朋友也會很喜歡。
5㎡的衛(wèi)生間地面及墻面都以灰白瓷磚拼接鋪設,讓整個空間看起來都清爽干凈。利用玻璃門,將本身不大的空間做了干濕分離。
衛(wèi)生間的重點依然是收納。洗手臺裝了實用性的鏡柜。
將雜物都放進去了,臺面清爽美觀。
鏡柜對面做了壁龕,收納面膜和備用隱形眼鏡以及一些雜物。擱板的材質是大理石,不積水不發(fā)霉還易打掃清理。
沐浴處放置了兩個鐵架,用于收納臉盆和拖鞋。
自從搬進來
我們便愛上了待在家的感覺
開始享受看似重復
卻又嶄新的日常生活
這便是最好的生活狀態(tài)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