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糖尿病,每個人的情況都有不同,心里都有一本血糖譜。但是,萬變不離其宗,高血糖一般由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決定。很多人平時體檢時只檢查空腹血糖,認為空腹血糖正常(小于5.6mmol/L)就以為自己處于安全狀況,不會患上糖尿病。但其實這是一個誤區(qū)。與西方人相比,中國人的血糖升高以餐后血糖升高為主。常規(guī)體檢中只檢查空腹血糖,許多單純餐后血糖升高的人群得以“蒙混過關”,就此造成的漏診率相當高。
對大部分糖尿病患者而言,餐后血糖與并發(fā)癥關系更為密切。
2007年國際糖尿病聯盟(IDF)發(fā)布的《餐后血糖管理指南》明確指出,降低餐后血糖水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預防心血管疾病和其他慢性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對于2型糖尿病患者來講,餐后高血糖是糖尿病心血管死亡率的獨立因素,使老年致命性的心血管事件死亡率升高兩倍。而心血管并發(fā)癥也是2型糖尿病最多見、花費最多的疾病。
糖尿病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的并發(fā)癥,而這些并發(fā)癥才是真正的致命因素。
但是對于餐后血糖,目前市場上針對降餐后血糖的基本以西藥為主,西藥作用簡單粗暴,雖說效果明顯,但是確有難以忽視的副作用,時間久了,身體越來越虛弱。來自西藏的百稞唐方,純植物提取成分,安全綠色調節(jié)糖代謝的同時提升免疫力填補了國內綠色降餐后血糖產品的空白,將對身體的的傷害降到最低。
百稞唐方的組方最早來自藏醫(yī)圣經《四部醫(yī)典》,最早由被稱為“人間藥王”“第二藥師佛”的宇妥薩瑪所制,為歷代班禪御用養(yǎng)生方。綜合調節(jié)血糖、血脂、膽固醇、胃腸道功能的同時還能為胰腺提供全面充足的營養(yǎng)。
百稞唐方選取西藏青稞為主原料,搭配膳食纖維,純綠色提取。青稞是目前β-葡聚糖含量最高的麥類作物(高達8.62%)。β-葡聚糖食用后在腸道內吸水膨脹,使食物粘性增加,延緩胃排空,降低葡萄糖吸收。β-葡聚糖還有效保護胰島細胞,使高質量的內源性胰島素分泌,穩(wěn)定血糖,具有提高機體防御能力、調節(jié)生理節(jié)律的作用。另根據美國科學家研究表明,除β-葡聚糖外,青稞還含有一種專門的膽固醇抑制因子,是預防和輔助治療糖尿病的最佳食品。搭配膳食纖維,通過包裹食物微粒,延緩食物在消化道內的推進和消化速度,降低食物分解產物葡萄糖的吸收速率,達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自2004年百稞唐方被發(fā)現至今,經過10年的研究調配,又經過超過2萬名糖尿病患者實驗觀察,在不限制正餐的前提下,證明對于餐后血糖的控制確實有效,且無副作用。
糖尿病患者幾乎都是胰島受損,不能發(fā)揮正常功能所致,百稞唐方不僅可以避免西藥對身體各方面的副作用,減少藥物并發(fā)癥,還可以從根本上調理受損的胰島功能,給胰島提供營養(yǎng),激活胰島細胞,降低調理血糖,減少并發(fā)癥。
百稞唐方的出現,給廣大糖尿病患者帶來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