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證應用葛根思考
劉博文 山西中醫(yī)藥大學
賈躍進是山西第二中醫(y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擅長中醫(yī)藥和非藥物療法治療各種疾病,并調(diào)理亞健康狀態(tài)、尤其對頭痛、眩暈、失眠、抑郁以及中風病、面癱、頸肩腰腿痛有豐富的臨床經(jīng)驗。
葛根辛涼解表,因有解肌發(fā)表、清熱生津、升陽止瀉、透疹之功而被廣泛在臨床上使用。最早使用記載于《傷寒論》中,該書涉及葛根的方劑共有4個:桂枝湯兼證中的太陽中風兼經(jīng)氣不利的桂枝加葛根湯;麻黃湯兼證中的太陽傷寒兼經(jīng)脈不利的葛根湯;太陽與陽明合病下利的葛根湯;太陽與陽明合病嘔逆的葛根加半夏湯。賈躍進分析葛根在《傷寒論》里的應用如下。
葛根在解肌與發(fā)表中的運用
《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病治》云:“太陽病,項背強幾幾,無汗惡風者,葛根湯主之?!薄疤柌?,項背強幾幾,反汗出惡風者,桂枝加葛根湯主之。”觀此二方,葛根湯為傷寒表實兼有經(jīng)脈不利,無汗惡風;桂枝加葛根湯為中風表虛兼有經(jīng)氣不利,有汗惡風。兩方都加了葛根,葛根湯中較桂枝加葛根湯多麻黃一味,然其功用及配伍卻大相徑庭。桂枝加葛根湯中桂枝、白芍調(diào)和營衛(wèi),用于表虛,葛根舒筋解肌。葛根湯中配伍麻黃解表發(fā)汗、舒筋解肌。此二方關鍵在于麻黃一味,無汗用桂枝,有汗用麻黃。此藥的運用也正闡釋了解表與解肌的應用與配伍:表虛宜解肌,表實宜解表。
葛根治療風熱與風寒表證
對于《傷寒論》中風寒表證使用葛根可歸納如下:①能夠解肌,其機理為起陰氣而生津液,滋筋脈而舒其牽引。②能夠發(fā)表,其機理為辛散祛風。因此,在風寒表證中葛根的使用指征為頭項僵痛,經(jīng)筋不展,兼有汗或無汗;而對于風熱表證,臨床多見傷津口渴,頭脹頭熱,肌肉攣急,代表方為柴葛解肌湯。
葛根止瀉最早見于葛根湯
《傷寒論》中太陽與陽明合病下利的病機見于衛(wèi)閉營郁、熱迫大腸所引起的下利,屬于表里同病,方中葛根用于生津而止瀉,配伍麻黃、桂枝使用,清代喻嘉言稱其為“逆流挽舟之法”。大概取其表不解,則寒不去。
葛根湯解散外感之風寒,則胃腸不受其累,故能升陽止瀉。賈躍進提出煨葛根多用于脾虛泄瀉。七味白術散,原名白術散,為北宋中醫(yī)兒科鼻祖錢乙所創(chuàng),記載在《小兒藥證直訣》一書中。它由人參、白茯苓、炒白術、藿香葉、木香、甘草、葛根組成,功效主要是健脾生津,行氣消脹,用于治療脾胃久虛、津液內(nèi)耗、嘔吐泄瀉頻作、煩渴多飲。生葛根雖也有止瀉作用,但常用于太陽不解、邪陷陽明所致的熱迫下利,更常適用于外感發(fā)熱頭痛、項背強痛和麻疹初期的發(fā)熱畏寒、疹出不暢以及熱病口渴或消渴證等。
葛根劫陰液之論述的真?zhèn)?/div>
葛根劫陰從何而來?喻嘉言曰:“……陽明病而尚兼太陽,則以未罷之太陽為重,故不加葛根,恐葛根大開肌肉,津液盡從外泄耳?!庇衷唬骸啊督饏T》論痙病,于風木主事之時,已申不可汗下之戒,夫妄下?lián)p陰,則筋失所養(yǎng)而痙;妄汗亡陽,則脈失所養(yǎng)而拘急?!倍颊劶傲烁鸶訇幰旱姆醋饔?。賈躍進認為,葛根確有傷津液的可能性。葛根起陰氣、生津液是胃氣升騰,氣能生津之故,從陰陽角度考慮,“陰者從陽者也,人生陰氣,脾為之原,脾與胃合,辛甘入胃,鼓動胃陽,陽健則脾陰亦起也?!焙喍灾?,葛根不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滋陰藥,而是一個間接起到生津作用的藥,其本性是屬陽、熱,有引起傷陰的可能性。故在臨床中應加減養(yǎng)陰之藥配合使用,往往取得不錯的療效。
賈躍進治病注重辨病與辨證,基本上體現(xiàn)在“方證對應,審證求機,隨癥加減,圓機活法”16個字上,臨證對葛根的運用不僅如此,另如治頸椎病項背不舒,常用黃芪桂枝五物湯加葛根、姜黃、桑枝;治腦血管疾病的眩暈頭疼,常用半夏白術天麻湯加大劑量葛根、石菖蒲、遠志、牛膝;治療感冒肌肉酸疼、頭脹頭熱,常用銀翹散加葛根、菊花。今闡以葛根一藥,一者明其理,二者求其愿,醫(yī)路漫道,且行且積累。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