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東湖
李白,字太白,是詩仙,是游俠,又是酒鬼。但凡李白游歷、贊嘆過的城市,都因詩而盛,聲名遠(yuǎn)播,建祠樹碑傳世。
太原,古稱晉陽,是李唐王朝發(fā)跡祖地,大唐北都,也是歷史上第一個叫北京的城市。盛產(chǎn)詩人、豪俠、美酒、美女。是歷朝歷代每一位大詩人都向往的地方。
歷史上,李太白兩次游歷北都太原。第一次三十五歲,第二次五十三歲。李白首次晉陽之旅,竟在太原住了十個多月,創(chuàng)作了許多不朽的詩篇。其中有四首盛贊太原的詩文,如今成為太原的文化名片。
最為驚奇的是:李白旅居太原期間,無意中,從死刑場上救出一位囚犯,這位囚犯,誰也想不到,就是后來“手提兩京還天子”的大元帥郭子儀。從這個意義上講,李白太原之行,不僅為自己種下了福報,而且發(fā)現(xiàn)了英才,拯救了大唐。
唐朝,是一個以詩取士的年代。李太白天縱英才,少年成名,是當(dāng)時最為知名的桂冠詩人。上至王公貴族,下至販夫走卒,莫不景仰。他的粉絲中,有一位叫元演,其父元宏,時任太原府尹。在元演的盛邀之下,三十五歲的李白踏上了太原之旅。這是大唐開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五月初一。也就是說,這一年的端午詩人節(jié),詩仙李太白是在太原度過的。
盛唐之太原,始為北都,后為北京。一如今日之廣州,是大唐王朝第三大都市。內(nèi)三城,外三城,跨汾還有水上中城。鮮衣怒馬,蕃商云集,市列珠璣,才子狂歌,美女如云,青樓酒肆,繁華之盛,不下長安洛陽。
太原市長元宏及其公子元演崇文敬友,豪俠仗義,延請大詩人住到官邸。日日美酒佳肴,夜夜笙歌美女。朝則童子敬香,晚來蒙山聽禪。大雨汾河觀流,仲夏晉泉消暑。月夜高臺醉酒,秋高天龍拜佛。此時的大詩人李太白,雖有盛名,畢竟布衣,尚未入朝為官。地方諸侯如此敬重禮遇,奉為上賓。李太白異常感動,澎湃不已。太原之行,是他一生之中最難忘美好的回憶。多少年之后,惜墨如金、頗為落魄的大詩人,一口氣寫下長達(dá)四百多言的長詩《憶舊游遙寄譙郡元參軍》,其中盛贊太原,歌頌晉陽:
時時出向城西曲,晉祠流水如碧玉。
浮舟弄水簫鼓鳴,微波龍鱗莎草綠。
不知不覺,李太白已由盛夏住到了秋天。太原早秋,霜紅遍野,風(fēng)寒凜冽,氣勢肅殺,異常短暫。太原市長元宏及兒子元演很有遠(yuǎn)見,已經(jīng)意識到:與詩仙李白同世同城,同宿同行,同食同酒,必定千古流芳。父子倆人用超越千年的眼光,盛邀大詩人為晉陽作詩,這就是流傳千古的《太原早秋》:
歲落眾芳歇,時當(dāng)大火流。
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夢繞邊城月,心飛故國樓。
思?xì)w若汾水,無日不悠悠。
大師畢竟是大師。從古至今,歷代名賢詠太原之作,不下五千首。無論詩品,還是韻美,能超過李太白者,除太原詩人王昌齡“晉水千廬合,汾橋萬國從?!敝淇膳c之媲美外,其他寥寥無幾。這正是李、王二人傲世盛唐的冠絕之作。太原,無意之中,成為兩位詩王的賽詩臺。太原早秋也因太白歌詠,與洛陽春花、長安夏月、燕山大雪并稱中國古詩中的四大美景。
李太白寫太原,不僅將太原的風(fēng)景、自己思鄉(xiāng)之情寫到了極致。而且將太原的歷史地位和文化影響推到了歷史的最高度?!肚锶张c太原諸公赴上都序》中寫到:
天王三京,北都其一。
其民久遠(yuǎn),蓋陶唐氏之人歟。
襟四塞之要沖,控五原之都邑。
雄藩巨鎮(zhèn),非賢莫居。
太白此作,首先盛贊太原是與長安、洛陽并稱的“天王三京”,太原在歷史上是無可雄辯的堯帝故都。地理位置極為重要,是國家的脊梁和心臟。如此雄藩重鎮(zhèn),只有元宏這樣雄才大略的人物,才配擔(dān)此重任。一旦用人失誤,太原不興,國家不振。一千三百多年前的詩人李太白,一眼就看清了太原的歷史地位:亂世之重鎮(zhèn),治世之強藩??上?,今天不少人仍鼠目寸光,漠視晉陽。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開放的年代,北都太原更是一馬當(dāng)先?!碍偙_食青玉案,使我飽醉無歸心?!碧?,美酒美食讓大詩人樂不思蜀;“興來攜妓恣徑過,其若楊花似雪何?!?、“翠娥嬋娟初月輝、美人更唱舞羅衣?!碧?,是胡漢交融之地。美女如云,嬋娟若雪,翠娥如玉。大詩人沉醉在太原美女的歌舞中,度過了他一生最愜意、最快活的時光。
初冬將至,東門校場一片銀霜。李太白等巡游汾河,賞雪觀冰。忽見大隊軍士押著一名囚犯,將要行刑問斬。頗為好奇的李太白,上前好奇一看。誰知這不經(jīng)意一看,竟然發(fā)生了一段大唐歷史上出人意料的千古佳話。那個囚犯英氣勃發(fā),氣宇軒昂,慷慨浩然。詩仙仔細(xì)一問:此囚原為下級校尉,因整軍嚴(yán)格。導(dǎo)致某士兵心懷不滿,報復(fù)泄恨,乘夜火燒軍糧庫,逃之夭夭。將軍追責(zé),決定將校尉斬首。大詩人太白當(dāng)即對隨行的太原市長元宏求情:此尉雖過,過不致死,望從輕發(fā)落。面對享譽天下的桂冠詩人的請求,元宏爽快地答應(yīng)了。李太白萬萬沒有想到:自己不經(jīng)意間救活的這個小校尉,竟然在若干年后,不僅出手救了自己,而且挽救了整個大唐。這個死而復(fù)生的小校尉,就是幾十年后平定安史之亂、再造大唐的一代名將郭子儀。二十多年后,永王李璘叛亂,太白曾追隨永王。大亂平息后,唐肅宗下令處死相關(guān)人員,其中就包括幕僚李白。平定安史之亂首席功臣、已是天下兵馬大元帥的郭子儀,聽說恩人有難。向皇帝求情:希望剝奪所有軍功顯職,換太白一命,報當(dāng)年救命大恩。唐肅宗礙于郭子儀情面,終于赦免了李白。遠(yuǎn)在千里之外,流放路上,頻臨死境的大詩人,由死復(fù)生,喜出望外。寫下了千古絕唱《早發(fā)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這是一段真實的歷史傳奇。分別記載在《新唐書》和《翰林學(xué)士李公墓碑》上。
《新唐書》記載:“璘敗,當(dāng)誅。初,白游并州,見郭子儀,奇之。子儀嘗犯法,白為救免。至是,子儀詩解官以贖,有詔長流夜郎?!?/p>
《翰林學(xué)士李公墓碑》記載:“(李白)客并州,識郭汾陽于行伍間,為免脫其刑責(zé)而重獎之。后汾陽以功成官爵,請贖翰林,上許之,因免誅,其報也?!?/p>
大唐歷史上,李太白與郭子儀,兩位光焰千秋的人物。一文一武,俱是魁首。一詩仙一大帥,千古英名。兩人彼此結(jié)緣于名城太原,前后相隔二十二年,相互彼此救了對方一條命,互相報了大恩。
詩仙李太白第二次到太原。是在十八年后,他由冀燕返長安,路經(jīng)太原。停留數(shù)日,游歷故地,物是人非,未有傳世詩作。隨后,李白從太原乘船,直下河?xùn)|,奔赴長安。歷史中再無其他記載……
李太白首次太原之旅,是詩仙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是名城晉陽歷史上最高光的時刻,更是盛世大唐最為傳奇的一段人間佳話。
大唐詩社社長東湖賦詩云:
風(fēng)流蘊藉古晉陽,人才鼎盛是李唐。
太白暢游半年余,揮毫落筆幾華章。
東船西舫泛神光,朝云暮雨作故鄉(xiāng)。
最是人間神奇事,彼此救命兩相忘。
?
壬寅端午詩人節(jié)
東湖居士書于大唐詩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