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 peu d'histoire
圖說小歷史
從前,歐洲大陸上充斥著各種語言,
這個山頭和那個山頭說的話都不一樣。
(嘛,這讓小編想到了江西……)
那時在法國的西北角,住著一群高盧人,
他們便是今天法國人的祖先。
(高盧的另一個意思是雄雞,
所以法國也叫“高盧雄雞”??┛┛﹡)
他們說的高盧語(Gaulois),
為法語貢獻了一些最接地氣的詞,
比如襯衫、卡車、綿羊……
大約公元前1世紀,
凱撒率領(lǐng)羅馬軍隊入侵法國。
經(jīng)過長期的羅馬統(tǒng)治,
拉丁語順理成章地成為高盧地區(qū)的通行語言。
拉丁語在法國有著不同的使用群體,
于是拉丁語開始慢慢分化成兩個種類。
商人和士兵們說的拉丁語,
久而久之成了“通俗”拉丁語(le latin vulgaire)
通俗拉丁語混合了一些高盧語的表達方式,
以便和原住民交流溝通。
那些有學問、愛學習的高盧人心想:
我們文化人可不能學那些低端語言!
必須跟著羅馬老師學正宗的
“古典”拉丁語(le latin classique)!
后來這兩個版本的拉丁語,
發(fā)展成了一組組近義詞。
所以法語當中很多事物都有兩個名字,
一個通俗一點,另一個專業(yè)一點。
比如與馬(cheval)有關(guān)的通俗詞匯:
cavalier 騎兵, cavalcade 騎馬隊伍,
來自通俗拉丁語CABALLUM;
而比較專業(yè)的名詞:
équidé馬科動物, équitation馬術(shù),
則來自古典拉丁語EQUUS。
幾百年后,日耳曼部落入侵羅馬帝國。
其中有一支叫法蘭克人,
占據(jù)了西歐最肥沃的風水寶地。
法蘭克人占領(lǐng)的地方被稱作Francia,
即“法國(France)”名稱的由來。
法蘭克人需要學拉丁語來鞏固統(tǒng)治。
但他們的拉丁語混合了很多日耳曼語詞匯。
這種“外國腔”的拉丁語地位一路走高,
形成了今天法語的雛形。
所以各位法語愛好者,
如果你見過西班牙語或意大利語的話,
你也許會發(fā)現(xiàn),雖然西、意、法同屬羅曼語,
但前兩者與拉丁語更相近,
法語顯得差異較大。
因為法國的拉丁語,
被高盧人、法蘭克人給改造了......
大約在10世紀,
巴黎地區(qū)的羅曼語分支,演變成了古法語。
這是歷史上第一次有“法語”這樣的概念出現(xiàn)。
文藝復興開始后的一個世紀,
拉丁語又重返光榮,
法國人便開始往自己的語言當中
添加一些拉丁語的點綴,
比如修改部分拼寫,甚至制造一些新詞……
綜合以上,法語就變成了我們?nèi)缃窨吹降臉幼永瞺
現(xiàn)如今面對全球化,
法國人也在糾結(jié)要不要少學點兒拉丁語,
多多提高一下自己的英語水平。
但還是有不少法國人持反對意見,
說拉丁語是法語的根基,
而且可以幫助他們學習其他歐洲語言。
結(jié)合咱們自身的情況,
蝸牛寶寶,你們腫么看呢?
最后害有一丟丟
用最簡單的方式總結(jié)完法語的演化史,蝸牛君又驚奇的發(fā)現(xiàn):拉丁語的基礎(chǔ)發(fā)音非常簡單!
親手奉上拼讀拉丁語的小規(guī)律,包你現(xiàn)學現(xiàn)用!
1:所有字母,不管元音輔音,都要發(fā)音!
包括詞尾的字母!
2:所有字母都只有一種發(fā)音,且在任何位置的發(fā)音都是固定的。
3:所有字母發(fā)音都要分開來念,比如sc在一起的時候不是一起讀/s/,而是/sk/。
快來戳下面這個小視頻,一起拼讀法語她爺爺?shù)臓敔敚∽哌M這充滿智慧與故事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