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根子,性別男,生于1977年10月。1990年7月至 1997年 7月就讀于安塞區(qū)中學,1997年9月至2001年7月就讀于西安美術(shù)學院國畫系,2001年9月至2003年11月任教于臨潼藝校山水畫助教,2004年3月至今就職于延長油田股份有限公司注水項目管理指揮部, 2017年6月加入延安美術(shù)家協(xié)會任理事,2017年11月加入中國教育電視臺《水墨丹青欄目組》水墨丹青書畫院會員。
農(nóng)家小院
趙老師十多年野外一線的采油工作,原本鐘情山水畫的趙老師對山、對水、對云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春山的生機,夏山的蒼翠,秋山的絢麗,冬山的蒼?!?/p>
無聲
趙老師在工作之余,會拿起手中的畫筆,勞累一天的疲憊蕩然無存,沉靜在筆下那云山霧海之間,歐陽修曾在自己的《醉翁亭記》中講到“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間樂趣無窮。
雪飄山鄉(xiāng)靜無聲
趙老師認為現(xiàn)代人生活在混凝土叢林中,感受更多的是繁雜冗重的生活壓力,何不推開太多的勞碌與世俗,高原上那一道道留下歲月印記的山梁土峁上,書寫著祖輩們的酸甜苦辣,如今這山,這窯,這刻滿歲月印記故事的小院,山梁,已漸漸的淡出了人們的視線,高天厚土、淡淡鄉(xiāng)愁、魂牽夢繞,思緒萬千,卸去曾經(jīng)的憂慮與不安,游蕩于山水間,讓心的翅膀隨風飛翔,讓思緒隨山而舞動,感受著山水間的清新和靈動。
日暮秋云起
中國山水畫,筆墨酣暢淋漓,將自然的無限美,放情于山水間,讓人在筆墨間感受到山之幽,水之清,云之飄逸。親臨自然中的樹木、山川、溪流、云霧等等,對趙老師來說自然是吾師真的很確切,人乃自然之子,應(yīng)有一份對自然向往的心。
覓
趙老師說:“我作為一個畫者,應(yīng)滌清心中渣滓,洗凈鉛華,忘懷得失,寵辱不驚,習古人之長,之境,造化于胸。心存一片恬淡,一片清明,寂若太玄。我把自然山川作為精神情感的寄托,用我不太成熟的筆墨語言來溝通傳統(tǒng)與當代,過去與未來。若讓讀者從我的山水畫中感受到山川的靈性,將是我莫大的欣慰?!?/p>
被遺忘的角落
地白風色寒
終南云霞曉染深秋
清趣
滿樹紅動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