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養(yǎng)前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yǎng)水、輕松養(yǎng)魚!
飼養(yǎng)觀賞魚的初期,由于我們的個人操作手法不同,極有可能遭遇到魚缸水質的不穩(wěn)定期,在這個期間內,有些魚友就會把所有的目光轉向了各種濾材的折騰上,這種方法究竟是是對還是錯呢?
事實上,大部分情況下都是錯誤的選擇。
這里我們要強調幾個前提,第一個前提是,我們的魚缸里已經(jīng)搭配了一定的生化濾材,我們暫且不去討論生化濾材的多少,因為一個魚缸里一個樣。
有的魚缸里只有一兩層濾棉,然后生化濾材沒有地方放置,比如說生態(tài)魚缸里只有一個小濾盒,使用的是三合一水泵,這樣的魚缸目前還有很多,所以說最終,生化濾材可能只是占到了魚缸所有濾材很少的一部分。
而有的魚缸是底濾設備,生化濾材占有相當大的比例,那么這兩種魚缸在觀賞魚的入缸初期,所遭遇的水質結果會不會是一樣的呢?
很多魚友把這個問題的最終結論歸結于濾材的多少,事實上更多的原因反而取決于我們的飼養(yǎng)密度和觀賞魚的品種。
因為在開缸初期,假如說我們養(yǎng)水一周就去放置主魚的話,這時候的生化濾材幾乎是形同虛設,關于這一點,大家可以去查資料,關于硝化細菌生成的速度或者數(shù)量云云,大家心里就一定有數(shù)了。
所以說,在我們開缸初期,生化濾材和魚缸的水質問題,基本上聯(lián)系并不大。
這是我們面臨的第二個問題,即使魚缸在開缸初期,與生化過濾的聯(lián)系很大,那么我們去隨意的更換生化濾材,是不是魚缸的水質就一定會好轉呢?
恰恰相反,魚缸里所有的菌群,它們也是需要一個整體環(huán)境的穩(wěn)定,我們比方說吧,即使網(wǎng)絡上關于硝化細菌的理論全部都是正確的,它們剛開始也是在魚缸的水里早就存在的。
但是,它們也是需要時間和空間來有效的著床或者繁殖,在這個時候我們隨意去改變生化濾材的擺放位置或者更換濾材,就會更加的有利于它們的繁殖啦?這個肯定是不對勁的。
這是我們應該考慮到的第三點要素,物理過濾假如不合理,過多的有機物和雜質進入到生化倉,封閉了生化濾材的粗糙表面,使得生化濾材全部堵塞,在這種情況下,硝化細菌如何能夠快速形成?
這就相當于我們剛剛購買了一個新房子,但是房子的門窗緊閉,我們又打不開,這樣的房子對于我們又有何用?即使我們再去更換房子中的擺設和裝修,結果還不是一樣?
不可能魚缸里的有機物過多,魚缸的水質就會清澈,魚缸里的溶氧量就會超高,更何況還有觀賞魚在開缸綜合癥時期,各種相應疾病和身體粘液的不斷脫落?
有機物是有形的,但是這些粘液和疾病幾乎是無形的,對于魚缸的水質會帶來致命的打擊,這些東西全部最終要依靠我們的物理過濾清除大部分,剩下來的才是依靠生化過濾。
所以說,在觀賞魚的開缸初期,什么最重要?
不是硝化細菌,不是生化濾材,而是物理過濾。
一個嶄新的房子,不達到窗明幾凈,不達到有效的通風換氣,甚至于連門窗都打不開,垃圾都輸送不出去,談什么環(huán)境的安逸,空氣的清新?我們再去置換房間里的各種擺設,那又有什么作用呢?
這個道理我就不明白,為什么很多魚友總是想不通呢?
同樣的道理,假如一個房間里可以容納十個人,我們非要裝進去一百二百人,即使窗戶全部打開,空調、風扇全天候開啟,其所能夠發(fā)揮的作用又有多大?即使我們更換功率再大的空調也是無濟于事,原因在哪里?三歲小孩子都會明白。
很多魚友會認為,我們飼養(yǎng)觀賞魚的本分工作就是一個物理過濾和生化過濾,事實上,在開缸之初,更為重要的反而是物理過濾,試問魚缸里沒有過多的有機物存在,生化過濾又有什么用呢?
所以說,我們應該把開缸初期的重點,轉移到物理過濾的身上,看看我們的物理過濾是否可以有效的粘附雜質,是否可以把魚缸里的有機物更為有效的濾除掉,隨著時間的推移,魚缸里所有的菌群,才會通過生化過濾的存在達到有效的平衡。
我們根本就沒有必要去大張旗鼓的更換濾材或者改動它們,因為無論對于觀賞魚、魚缸水質和硝化細菌來說,穩(wěn)定的就最好的。
雖然這其中確實牽扯到了一個物理、生化過濾之間有效搭配和結合的問題,但是我們看問題終究不能去以偏概全,養(yǎng)魚老道在這里所說的,并不是我們生化過濾不合格的問題。
而是指的某些魚友,本來生化過濾已經(jīng)完全具備,但是當魚缸水質發(fā)生變化時,立刻就成了無頭的蒼蠅,把所有的問題都指向了生化過濾,實際上完全沒有必要。
我是養(yǎng)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