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nóng)村,只要有水的地方就有魚,不僅是溪流,池塘或水庫里生活著各種魚,原本一些干涸的河溝一場雨后積攢下水,過不了多久就會有許多野生魚蝦在里面。野生的小魚個頭不大,長相也奇奇怪怪的,像趴地虎,柳條魚,柳根子,鳑鲏,農(nóng)村孩子到河里洗澡時候會捉一些小魚小蝦啥的,帶回家放在盆里養(yǎng)著耍。那時候魚蝦捉到的多了,娘就會將這些小魚小蝦曬干,然后用辣椒炒了當給我們當下飯菜。
農(nóng)村的河溝就是農(nóng)村娃的美食倉庫,而有一些野物比如過去河溝里常見的小龍蝦,原本是禍害莊稼的入侵物種,如今竟成了吃貨爭相打卡的美食網(wǎng)紅。入侵物種會給本地的動植物和生態(tài)造成影響,在印象里面帶有貶義,不過在農(nóng)村河里有一種野生的小魚,一天可以吃掉300多只蚊子,如今成功入侵歐洲稱為受歡迎的“食蚊魚”,這魚就是麥穗魚。
麥穗魚在農(nóng)村河里是常見的一種小魚,喜歡在水草里覓食,魚體長不過十厘米呈柳葉狀,魚鱗細小排列緊密銀光閃閃的呈金屬光澤形似麥穗子,于是這種魚的名字就特別多,柳葉魚、羅活兒魚、草生子,混郎姑,這魚個頭雖小可是肉卻很多,在鄉(xiāng)下老家又叫它“谷輪子魚”。
麥穗魚皮實對水質(zhì)要求不高,在農(nóng)村的河溝,池塘,即便在污水里也能夠生存。每年開春的時候,麥穗魚大量孵化出來,大頭針似的魚苗子密密麻麻的在水草間游動。麥穗魚個頭小游動迅速靈活,在水草多的水域覓食,喜歡吃水生浮游生物和水藻,在夏季一天可以吃掉300只蚊子的幼蟲“孑孓”,麥穗魚不僅是蚊子的天敵,同時能夠凈水水質(zhì)減少污染,被稱為是“水中精靈”,難怪能夠成功入侵歐洲。
麥穗魚是雜食魚類,不挑食還喜歡搶食,因為麥穗魚會給釣友搗亂拿它都沒辦法,成為釣魚人最頭疼的一種野生魚,釣魚時如果碰到麥穗魚即便是再有耐性,也會失去耐心草草收桿。麥穗魚個頭小,不好清理魚鱗和內(nèi)臟,在以前即便捉到了麥穗魚也很少有人吃它。
現(xiàn)在隨著消費的多樣化,在飲食方面人們崇尚健康養(yǎng)生,農(nóng)村的野菜,野果,野生魚作為美味端上餐桌,令人嫌棄的麥穗魚在中國吃貨的眼里卻是難得的野味,將麥穗魚油炸或焙干,然后用辣椒炒至酥香焦脆,還有很好的補鈣作用。
麥穗魚在農(nóng)村河里一群群的游動,而個頭卻很小不易撈取,漁民常用地籠來捉,在地籠里放一些雞骨頭,油條油性大的食物,將地籠下在水草多的水里第二天就可以收獲很多。因為這種魚數(shù)量多,難清理,在北方的菜市上麥穗魚賣9元一斤,許多人買了當寵物糧。
麥穗魚雖然在農(nóng)村很常見,不過通過地籠或電魚的方法來大量捕捉,水里的孑孓和其它浮游生物會泛濫滋長,同時對麥穗魚種群和對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