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藥薏仁茯苓粳米粥
茯苓(研末)30克,薏仁30克,山藥50克,粳米100克。先將粳米、薏仁、山藥加水適量,煮至半熟,放人茯苓粉,和勻后煮熟,空腹服用。
2、白茯苓粥
白茯苓粉15克,粳米100克,胡椒粉、鹽、味精少許。
做法:
①粳米淘洗干凈。
②粳米、茯苓粉放入鍋內(nèi),加水適量,用武火燒沸后轉(zhuǎn)用文火燉至米爛,再加味精、鹽、胡椒粉、攪勻即成。
每日2次,早、晚餐服用,健脾胃,利水腫,可用于老年性浮腫。
3、苡仁茯苓粥
苡仁200g,茯苓10g,粳米200g,雞胸脯肉50g,干香菇4個。
做法:先將香菇泡發(fā),切成?。浑u脯肉去皮、去油脂,入鍋內(nèi)煮30-40分鐘后撈出,切為肉?。卉蜍哐蟹?;然后將苡仁用水反復(fù)搓洗,再用熱水浸泡1夜,瀝干后加7倍清水煮沸,熬爛;將粳米加5倍清水煮1個小時,兩粥合并,加入香菇、雞肉丁、茯苓粉,再煮至稠為度。服食時可加調(diào)料。
本方以苡仁、茯苓健脾利濕、潤膚退斑,粳米、雞肉益氣補虛,適宜于偏濕盛體質(zhì)者。
4、茯苓奶茶
茯苓粉十克,牛奶二百毫升,先將茯苓粉用涼開水適量化勻,再加入煮沸的牛奶既可。
用法;每日早晨空腹服用,延緩衰老,健脾強身。
茯苓粉可以天天吃嗎?
中醫(yī)認(rèn)為,茯苓味甘淡性平,歸心、肺、脾、腎經(jīng),利水滲濕,有健脾安神的功效,適用于中老年人脾虛、水腫及失眠等證。茯苓藥性平和,既能健脾滲濕,又可扶正祛邪,有補而不峻,利而不猛的特點,且無明顯的毒副作用,適宜長期服用。
茯苓中還含有許多營養(yǎng)物質(zhì),能夠補充機體的營養(yǎng)并能增強體質(zhì)。老年人多有脾虛、濕盛、多痰等病證,適量地服用茯苓有利于中老年人的健康長壽。
現(xiàn)代醫(yī)學(xué)研究證實,茯苓含有多糖類、三萜類及麥角甾醇、卵磷脂、膽堿、組氨酸、腺嘌呤、多種酶及微量元素等。茯苓多糖具有增強免疫功能的作用,并有明顯的抗腫瘤作用,實驗證實其既有直接的抑瘤作用,又可通過增強免疫功能來間接地抑制腫瘤。
肺癌患者服用茯苓多糖后可以明顯改善臨床癥狀,并能提高多項免疫指標(biāo),特別是對細(xì)胞免疫功能有很強的促進作用。茯苓還有強心、保肝、治療胃下垂及胃腸炎等作用。
防病小驗方
中老年人身體虛弱,消化不良,大便溏泄,失眠健忘等。⑴茯苓粉5克,用牛奶沖服。⑵茯苓粉10克,大棗10枚,大米100克,同煮成粥食用。⑶茯苓粉50克,山藥粉50克,面粉400克,白糖適量,將3種粉與白糖混合均勻,發(fā)酵后蒸為饅頭食用。⑷茯苓粉10克,蓮子10克,薏米10克,大米100克,同煮成粥食用。⑸茯苓粉50克,山藥粉50克,蓮子粉50克,芡實粉50克,面粉300克,白糖適量,蜂蜜適量,將諸粉混合均勻,加入白糖和蜂蜜,加水適量做成面餅,放烤箱中烘熟食用。以上服用方法均有益氣健脾,補虛強壯的功效。⑹市售的茯苓酸奶,有滋補健脾作用,可長期飲用。
神疲乏力,心悸氣短,失眠多夢,夜臥不安。選用茯苓10克,龍眼肉10克,酸棗仁3克(打碎),大棗10枚,將諸藥煎煮2次,每次半小時,早晚服用。有益氣養(yǎng)血,補心安神的功效。
慢性疾病引起身體虛弱,元氣不足,倦怠乏力,自汗或盜汗等。選用茯苓15克,太子參10克,生曬參5克,大棗5枚,大米100克,將諸藥煎煮1小時濾取藥液,用藥液煮大米成粥服用。有益氣健脾,養(yǎng)胃補虛的功效。
清宮八仙糕。選用茯苓20克,人參20克,蓮子20克,薏米20克,山藥20克,芡實20克,大米粉700克,糯米粉300克,蜂蜜100克,白糖120克。將前6味藥研成細(xì)粉,與大米粉、糯米粉混合均勻,加入白糖、蜂蜜,加水適量攪拌均勻后蒸熟,切成條狀或塊狀在烤箱中烘干,每日不拘時服用,有健脾益氣,養(yǎng)顏美容的功效。
茯苓酒。⑴選用茯苓100克,白酒500毫升,將茯苓洗凈放入白酒中浸泡1個月后服用,每日2~3次,每次20~30毫升。有健脾利濕的功效。⑵選用茯苓50克,枸杞子50克,人參10克,白酒500毫升,同上法制作。有益氣健脾,滋補肝腎的功效。
貼心提示
服用茯苓注意事項
1.茯苓為利水滲濕之品,陰虛火旺,口干咽燥者不宜用。
2.老年腎虛,小便過多,尿頻遺尿者不宜用。
3.茯苓塊煎煮時有效成分不宜煎出,故應(yīng)打碎成小塊,或用薄片。
4.應(yīng)將茯苓放置于陰涼干燥處,防潮防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