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中華走到晚清的時候已經(jīng)大大落后于西方,鴉片戰(zhàn)爭的一聲炮響打破了中華天朝上國的美夢,以林則徐為開端,無數(shù)有識之士開始覺醒,為拯救中華的重生而前仆后繼。
那是一個中國人任人宰割的年代,那是一個不斷抗爭欺凌的年代,那更是一個中國人不斷覺醒的年代。這個覺醒并不是一開始就是全體中國人,而是循序漸進的。
《覺醒年代》開篇便是李大釗和陳獨秀為苦尋求中國方法,那時的中國經(jīng)歷了多次的方法嘗試也未成功,中國人的思想雖有很大的覺醒,但還是少數(shù),一場由《新青年》雜志開啟的新文化運動做了徹底一次思想解放運動,中國人開始普遍覺醒。
對于這些為新中國誕生而犧牲的人們,那是一種幸運,國家的幸運,民族的幸運,也是我們這些后代子孫的幸運。那是一種深深地感恩,感恩他們的犧牲和奉獻,才會有今日的和平。那更是一種惋惜,太多的人英年早逝,他們本可有更好的未來;太多的人連名字都沒有留下,留下的只是光耀千古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