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審美講究品格。品格,指書家的人品、志趣、胸襟、氣度等。另外“品格”在傳統(tǒng)書論中還往往指書法的品第、格調(diào)等,也為一審美范疇。
美學(xué)是與倫理學(xué)結(jié)伴相隨的。亞里斯多德《政治學(xué)》說:“美是一種善,其所以引起快感,正因?yàn)樗巧啤!泵辣仨毰c善相關(guān),不善就不美。因此“文章”之美好,必與“道德”之高尚相關(guān),故稱“道德文章”;而欣賞技藝,也必與其人品并觀。書法審美特別講究“品格”,重視人品,書法作品雖“美”,但其人品卑污,則因其品下而被鄙視;相反品格高潔,書藝卓越,則因其人品而更重其書藝。清朱和羹在《臨池心解》中就說過:“學(xué)書不過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關(guān)頭。品高者,一點(diǎn)一畫,自有清剛雅正之氣;品下者,雖激昂頓挫,儼然可觀,而縱橫剛暴,未免流露楮外。故以道德、事功、文章、風(fēng)節(jié)著者,代不乏人,論世者,慕其人,益重其書,書人遂并不朽于千古。”書法的美與丑、高與下是與書家品格的美與丑、高與下相關(guān)相聯(lián)的,這是書法審美的一個特點(diǎn),數(shù)千年的傳統(tǒng)也形成書法審美的一種心理定勢。
蘇軾書法
“書以人重”,“茍非其人,雖工不貴” (蘇東坡《論書》)。宋代的蔡京,書法有相當(dāng)高的造詣,但是人品卑劣,天資兇譎,舞智御人,元祐間群臣貶竄略盡,猶未愜意。蔡卞為蔡京之弟,官至樞密,書藝造詣或認(rèn)為高出其兄,但因兄弟兩人均為奸臣,其書都不被后人看重。董其昌說,蔡京“書法似米南宮,以其人掩書”。據(jù)說宋四家,本指蘇軾、黃庭堅、米芾、蔡京,但因蔡京品格卑污,后人以蔡襄代蔡京。明張丑《管見》云:“宋人書例稱蘇、黃、米、蔡者,謂京也。后世惡其為人,乃斥去之而進(jìn)君謨書焉。君謨在蘇、黃前,不應(yīng)列元章后,其為京無疑矣。京筆法姿媚,非君謨可比也?!?/p>
據(jù)記載,蔡卞書藝勝蔡京,蔡京書藝又勝蔡襄。但“或問蔡京、卞之書。曰: ‘其悍誕奸傀見于顏眉,吾知千載之下,使人掩鼻過之也’”(鄭杓、劉有定《衍極并注》)。明安世同《墨林快事》有感而發(fā):“今知有襄而不知有他蔡,名之有幸不幸若此?!痹w孟,文章經(jīng)濟(jì)冠絕時流,旁通佛、老之學(xué),其詩清邃奇逸,書畫尤為擅名,篆籀分隸真行草書,無不妙絕古今,遂以書名天下。但是后人也有因其為宋宗室(宋秦王德芳后,太祖十一世孫)而降元,且出仕元朝(官至翰林承旨,封魏國公,世稱趙承旨,又稱趙魏公),甚輕其品節(jié),或輕其書藝。清代傅山在 《霜紅龕集 ·字訓(xùn)》中說: “予極不喜趙子昂,薄其人遂惡其書。近細(xì)視之,亦無可厚非。熟媚綽約,自足賤態(tài); 潤秀圓轉(zhuǎn),尚屬正脈?!边@些例子都可以表明,傳統(tǒng)書法審美中都以人品作為重要的審美標(biāo)準(zhǔn)。
黃庭堅書法
重其人而益重其書者,書學(xué)史上也不乏其例。李瑞清在《玉梅花盦書斷》中說: “學(xué)書先貴立品。右軍人品高,故書入神品。決非胸懷卑污而書能佳,此可斷言也?!鳖佌媲湟蚱淙似犯咦?,歷代為人們贊賞,而其書益重。蔣衡說: “顏魯公忠義大節(jié),唐代冠冕,故書如端人正士。”( 《拙存堂題跋·爭座位》)宋歐陽修說: “斯人忠義出于天性,故其字畫剛勁獨(dú)立,不襲前跡,挺然奇?zhèn)ィ兴破錇槿??!薄邦伖珪缰页剂沂康赖戮樱涠藝?yán)尊重,人初見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愛也。其見寶于世者不必多,然雖多而不厭也?!保?《六一題跋》)這又可以看到人品與書藝兼美者,是受到人們何等的推崇!
黃庭堅書法
米芾書法
再談 “品格”作為另一種內(nèi)涵的審美范疇。
“品格”在傳統(tǒng)的書藝鑒賞中往往指品第、等級、格調(diào)。張懷瓘 《書議》中云 “今雖錄其品格”,清陳介祺云“書畫品格之分,全在有筆”等( 《簠齋尺牘》),“品格”即指此。項(xiàng)穆《書法雅言》又專立“品格”一篇,分為五等,即 “正宗”、“大家”、“各家”、“正源”、“傍流”; 并云,“并列精鑒,優(yōu)劣定矣”。書法審美重視區(qū)分“品格”。
品格,也稱 “書品”、“品”。南朝梁庾肩吾曾著 《書品》一卷,載漢至齊梁能真、草者一百二十三人(序中言一百二十八人,恐有誤),分為九品。唐李嗣真 《書后品》分為十品,其中“逸品”為李嗣真所創(chuàng),明其在九品之上。唐張懷瓘又在《書斷》中設(shè)三品:神品、妙品、能品。宋朱長文認(rèn)為,如果分品太繁則亂,其升降失中者多,品簡則易推,所以在《續(xù)書斷》中也設(shè):神、妙、能三品,并為其定義:“此謂神、妙、能者,以言乎上、中、下之號而已,豈所謂圣神之神、道妙之妙、賢能之能哉!就乎一藝,區(qū)以別矣,杰立特出,可謂之神;運(yùn)用精美,可謂之妙; 離俗不謬,可謂之能?!边@些見解是很有道理的。
米芾書法
自庾肩吾開始的這種品定書法等級的做法影響深遠(yuǎn)。一直至清包世臣也曾將清代書家分為五品九等,并詮釋五品:平和簡凈,遒麗天成,曰神品;醞釀無跡,橫直相安,白妙品;逐跡窮源,思力交至,曰能品;楚調(diào)自歌,不謬風(fēng)雅,曰逸品; 墨守跡象,雅有門庭,曰佳品。( 《藝舟雙楫》)
包世臣的分品,又有同一書家的書法分屬不同書品的,如鄧石如屬“神品”一人,乃是指鄧石如之隸及篆書.而鄧石如的分書、真書,又歸之 “妙品上”,而其草書則歸之 “能品上”,可謂品書之細(xì)。其后康有為撰 《廣藝舟雙楫》在《碑品》中又對南、北朝碑品列,分六品十一等,也是品書特細(xì)。
述書賦
有時書藝的“品格”,又用“字格”的形式來揭示,用一字, 或用一詞來品評書家和書法。 唐竇蒙曾歸納竇《述書賦》中品評書家和書法的用詞,撰 《 〈述書賦〉語例字格》,凡一百二十言,并注二百四十句,如:忘情、天然、質(zhì)樸、斫磨、體裁、意態(tài)、不倫、枯槁、專成、有意、正、行、草、章、神、圣、文、武、能、妙、精……又如其云,“質(zhì)樸: 天仙玉女,粉黛何施”; 其云,“意態(tài): 回翔動靜,氣脈斷絕”。這種字格形式語簡意半,也頗可深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