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chǎn)企業(yè)免抵退稅 步驟:
第一步: 剔稅(相當于進項稅額轉(zhuǎn)出,即:計算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
免抵退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 = 出口貨物離岸價格×外匯人民幣牌價×(增值稅率-出口退稅率)
第二步: 抵稅(即:計算當期應納增值稅額)
當期應納稅額 = 當期內(nèi)銷的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稅額)-上期末留抵稅額
第三步: 算尺度(即:計算免抵退稅額)
免抵退稅額= 出口貨物離岸價 * 外匯人民幣牌價 * 出口退稅率
第四步: 確定應退稅額
若第二步中當期應納稅額為 正值,則本期沒有應退稅額,即 退稅額為0
若當期應納稅額為負值,則比較 當期應納稅額的絕對值 和 免抵退稅額的大小,選擇 較小者 為 應退稅額。
第五步: 確定免抵稅額
免抵稅額= 免抵退稅額 - 應退稅額
總結(jié)上五步:1. 剔稅 2. 抵稅 3. 算尺度 4. 確定應退稅額 5. 確定免抵稅額
出口退稅時退出口部分對應的進項稅額,分為三部分:
1、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稅額
2、抵減內(nèi)銷的應納稅額:內(nèi)銷對應的進項稅額是不能退的,相反還會計算銷項稅額以及對應的應納增值稅稅額(即不管外銷如何,內(nèi)銷如果有增值稅應納稅額均需要繳納且應計提城建和教育稅附加)。從出口計算來看,這部分內(nèi)銷的應納稅額企業(yè)先用外銷應退的出口退稅來抵,抵完后的余額再退給企業(yè),這樣出口退稅的增值稅可以在抵掉內(nèi)銷應納稅額后少退點回來。
3、最后多出來的部分作為退稅處理。
比較粗略的直觀的公式如下:
內(nèi)銷需要繳納=內(nèi)銷的銷項-內(nèi)銷的進項
外銷應退=外銷的進項-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稅額
最終的退款為外銷應退-內(nèi)銷需要繳納=合計進項-銷項+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稅額
以下內(nèi)容摘自網(wǎng)絡:
生產(chǎn)企業(yè)出口貨物實行免抵退稅辦法,其中抵稅是指出口自產(chǎn)貨物所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動力等所含的應予退還的進項稅額,抵頂內(nèi)銷貨物的應納稅額。
?。ㄒ唬┊斊谄谀┝舻侄愵~(當期增值稅應納稅額小于零)小于等于當期免抵退稅額時,按當期免抵的增值稅額計提繳納城建稅及教育費附加。上述情況,在增值稅的處理中,當期應退增值稅額=當期期未留抵稅額,當期免抵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當期應退稅額。
例1:王氏公司為銷售自營出口的生產(chǎn)企業(yè),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本月出口檸檬酸銷售額折合人民幣為100萬元,內(nèi)銷檸檬酸銷售額為50萬元(不含稅價),購進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上注明的價款為100萬元,進項稅額為17萬元(進項稅額準予抵扣)。上期未,留抵稅額為1.5萬元。(出口貨物檸檬酸的征稅稅率為17%,退稅率為13%)
出口貨物免抵退稅額=100×13%=13萬元
當期免抵退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100×(17%-13%)=4萬元
該部分不能免征和抵扣稅額進入主營業(yè)務成本,賬務處理如下:
借:主營業(yè)務成本 40000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轉(zhuǎn)出) 40000
當期應納增值稅=50×17%-17+4-1.5=-6萬元
當期期末留抵稅額6萬元小于當期免抵退稅額13萬元,故當期應退稅額等于當期期末留抵稅額6萬元,賬務處理如下:
借:其他應收款——應收出口退稅款 60000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 60000
當期免抵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當期應退稅額=13-6=7萬元(國稅局正式審核批準)
當期免抵稅部分的會計處理分錄為: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出口抵減內(nèi)銷產(chǎn)品應納稅額) 70000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 70000
企業(yè)應特別注意,雖然企業(yè)并沒有實際用現(xiàn)金或銀行存款繳納增值稅,但根據(jù)財稅[2005]25號的規(guī)定,當期免抵的增值稅稅額7萬元應按規(guī)定計提繳納城建稅及教育費附加。其會計處理分錄為:
借:營業(yè)稅金及附加
貸:應交稅費——應交城市維護建設(shè)稅
——應交教育費附加
?。ǘ┊斊谄谀┝舻侄愵~(當期應納稅額小于零)大于當期免抵退稅額,則當期應退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當期免抵稅額為零,因此不繳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
例2:王氏公司為銷售自營出口的生產(chǎn)企業(yè),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本月出口檸檬酸銷售額折合人民幣為40萬元,內(nèi)銷檸檬酸銷售額為50萬元(不含稅價),購進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上注明的價款為100萬元,進項稅額為17萬元(進項稅額準予抵扣)。上期未,留抵稅額為1.5萬元。(出口貨物檸檬酸的征稅稅率為17%,退稅率為13%)
出口貨物免抵退稅額=40×13%=5.2(萬元)。
當期免抵退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40×(17%-13%)=1.6(萬元)。
該部分不能免征和抵扣稅額進入主營業(yè)務成本,賬務處理如下:
借:主營業(yè)務成本 16000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轉(zhuǎn)出)16000.
應納增值稅=50×17%-17+1.6-1.5=-8.4(萬元)
本例中,當期期末留抵稅額8.4萬元大于當期免抵退稅額5.2萬元,故當期應退稅額等于當期免抵退稅額5.2萬元,賬務處理如下:
借:其他應收款——應收出口退稅款 52000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 52000.
當期免抵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當期應退稅額=5.2-5.2=0(萬元)。
在這種情況下,免抵退稅額標準是5.2萬元,最多退稅5.2萬元,以至于內(nèi)銷產(chǎn)生的銷項稅額沒有完全抵扣進項稅額,造成了內(nèi)銷應納稅額借方余額。所以,根據(jù)財稅[2005]25號的規(guī)定,不繳納城建稅及教育費附加。
?。?span>三)當期應納稅額大于零,除按規(guī)定實際繳納的增值稅計提并繳納城建稅及教育費附加外,還要按當期免抵稅額一并計提并繳納城建稅及教育費附加。上述情況,當期免抵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
例3:王氏公司為銷售自營出口的生產(chǎn)企業(yè),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本月出口檸檬酸銷售額折合人民幣為100萬元,內(nèi)銷檸檬酸銷售額為300萬元(不含稅價),購進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上注明的價款為100萬元,進項稅額為17萬元(進項稅額準予抵扣)。上期未,留抵稅額為1.5萬元。(出口貨物檸檬酸的征稅稅率為17%,退稅率為13%
出口貨物免抵退稅額=100×13%=13(萬元)。
當期免抵退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100×(17%-13%)=4(萬元)。
該部分不能免征和抵扣稅額進入主營業(yè)務成本,賬務處理如下:
借:主營業(yè)務成本 40000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轉(zhuǎn)出) 40000.
應納增值稅=300×17%-17+4-1.5=36.5(萬元)。
本例中,免抵退稅額13萬元是應退稅的一個尺度,本月應納稅額36.5萬元,就是當期和上期留抵的進項稅額在本月內(nèi)銷產(chǎn)品銷項稅額中全部抵減完后還應納增值稅額36.5萬元。
當期免抵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退稅額0=13(萬元)。
主要會計會錄如下:
當期免抵稅的部分: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出口抵減內(nèi)銷產(chǎn)品應納稅額)130000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 130000.
轉(zhuǎn)出應交未交增值稅: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zhuǎn)出未交增值稅)365000
貸: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365000.
計提城建稅及教育費附加的會計分錄為:
借:營業(yè)稅金及附加
貸:應交稅費——應交城市維護建設(shè)稅
——應交教育費附加。
。本例中,免抵退稅額13萬元是應退稅的一個尺度,本月應納稅額36.5萬元,就是當期和上期留抵的進項稅額在本月內(nèi)銷產(chǎn)品銷項稅額中全部抵減完后還應納增值稅額36.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