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黑板劃重點
陽氣對我們有重要?《黃帝內經》講:“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碧?,指的是自然界或天體;日,指的就是太陽。
天與日,講的是自然界和太陽的關系。自然界有一年四季、一日四時的變化,萬物得以生長繁榮,依靠的是太陽給予的能量。陽氣對人的重要性,就如同自然界離不開太陽。(文末有張景明教授的視頻解讀,歡迎觀看)
艾草青團
春天,陽氣升發(fā)旺盛,自然界的萬物欣欣向榮。在清明節(jié)前后,山野間就會長出一叢叢野生艾草,約摸手指長度,很是脆嫩,青翠欲滴,清香撲鼻。
古人把艾草稱為「地之陽」,在其未開花、葉子茂盛時采摘,把艾葉制成艾絨,用于艾灸。艾之火是純陽之火,能走三陰、通十二經。純陽溫熱之氣由肌膚表層透達進入臟腑,令陽通達全身,理氣血、驅逐寒濕。
新鮮的艾草,可以做成多種吃食,像“艾草餅”、“艾草湯”、“艾草粥”“艾草餃子”等,當令最常吃的莫過于艾草青團了。把艾的純陽之氣直接送進肚子里,可滋陽氣,溫經暖胃、調中益氣,以強體質。
《本草綱目》就提到:“艾葉味苦,性微溫,灸百病。春季采嫩艾做菜食,或和面做如彈丸大小,每次吞服三五枚,再吃飯,治一切惡氣?!?/p>
這個時節(jié),氣候潮濕多雨,再加上春季舊疾易發(fā),吃上一點艾草青團,升清陽化濕濁,抑菌抗病毒,護肝利膽,最合適不過了。還能嘗嘗這獨屬于春天的味道,一解肚子里的饞蟲。
在家自制青團
在清明前采摘的艾草,非常適合制作青團,一旦錯過,就只能等明年了。關于青團的做法,清代大美食家袁枚在《隨園食單》中就寫到:“搗青草為汁,和粉作團,色如碧玉。”
也就是說:新鮮的艾草取汁后,和以糯米粉揉成面皮,再裹以餡心,蒸熟后就成了一顆顆好吃又有益的青團。這里為大家奉上詳細的制法,自己在家就能做起。
去野地采摘一把鮮嫩的艾草,或者起早去菜場挑選。取糯米粉 500g、艾草 100g、豆沙餡料200g,白糖、植物油適量,粽葉墊底。
??煮一鍋開水,加入少許鹽,艾草倒入焯水,撈出后過一遍冷水保鮮。
??將艾草擠去苦水后,混合少量水放入粉碎機打成糊狀。
??將糯米粉倒入艾草糊里,加熱水攪成絮狀,再揉成光滑的面團。
??將面團搓成長條,切成小面團,按扁后包入餡料,再揉成圓球。
??將包好的青團表面抹上少許食用油,底部墊上一片粽葉,放入蒸鍋。
??蒸上25分鐘左右即可出鍋。
陽氣,對于我們的健康到底有多重要?
聽聽張景明教授是如何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