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4月21日,置鹽城專區(qū)
1983年3月1日,經(jīng)國務院批準,撤銷鹽城地區(qū)和鹽城縣,建立省轄鹽城市。撤銷鹽城鎮(zhèn),設立鹽城市城區(qū),撤銷鹽城縣,設立鹽城市郊區(qū)。鹽城市共轄響水、濱海、阜寧、射陽、建湖、大豐、東臺7個縣和鹽城市城區(qū)、鹽城市郊區(qū)2個區(qū)。
1987年12月,經(jīng)國務院批準,撤銷東臺縣,設立東臺市。
1996年7月,經(jīng)國務院批準,撤銷鹽城市郊區(qū),設立鹽都縣。同年8月,經(jīng)國務院批準,撤銷大豐縣,以其原轄區(qū)域設立大豐市。
2004年3月,經(jīng)國務院批準,鹽城市城區(qū)更名為鹽城市亭湖區(qū);撤銷鹽都縣,設立鹽城市鹽都區(qū)。
2015年8月,撤銷縣級大豐市,設立鹽城市大豐區(qū)
鹽城市下轄亭湖、鹽都、大豐3個區(qū);建湖、射陽、阜寧、濱海、響水5個縣以及東臺1個縣級市。鹽城市人民政府地址江蘇省鹽城市世紀大道21號。
亭湖區(qū)
1964年設鹽城鎮(zhèn)。
1983年3月1日,撤銷鹽城縣鹽城鎮(zhèn),在原鹽城縣鹽城鎮(zhèn)的基礎上組建鹽城市城區(qū)。
2004年3月, 鹽城市城區(qū)更名為鹽城市亭湖區(qū)。區(qū)人民政府駐江蘇省鹽城市亭湖區(qū)青年東路55號.
鹽都區(qū)
西漢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朝廷將古射陽縣東部靠黃海的一部分劃出來單獨設縣,因這里遍地皆為煮鹽亭場,到處是運鹽的鹽河,故稱鹽瀆縣(即鹽城市)。 “瀆”就是運鹽之河的意思。三國縣廢。西晉太康二年(281年)復置.東晉安帝義熙七年(411年),鹽瀆因“環(huán)城皆鹽場”而更名為鹽城。
北齊時于鹽城設射陽郡,以縣西射陽湖命名。陳時改為鹽城郡。隋開皇(581~600年)初郡廢
隋大業(yè)末年,江淮農(nóng)民起義軍領袖韋徹據(jù)鹽城稱王立射州,分為射陽、新安、安樂3縣。
唐武德七年(624年)廢射州及所領三縣,復置鹽城縣。
民國三十年(1941年)9月,成立鹽阜區(qū)行政公署。以鹽城、阜寧二縣首字命名。1945年始置鹽城市,尋廢。1946年4月,為紀念“四.八”烈士、新四軍軍長葉挺,將鹽城縣改名葉挺縣,1949年4月復名鹽城縣。
1983年3月1日,經(jīng)國務院批準,撤銷鹽城縣,設立鹽城市郊區(qū)。
1996年7月,經(jīng)國務院批準,撤銷鹽城市郊區(qū),設立鹽都縣。
2004年3月,經(jīng)國務院批準,撤銷鹽都縣,設立鹽城市鹽都區(qū)。政府地址江蘇省鹽城市鹽都區(qū)新都路618號
大豐區(qū)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5月析東臺縣北部第九區(qū)、第一區(qū)東部及興化縣第六區(qū)串場河東置臺北縣。因位于東臺縣北,故名。民國三十三年并入東臺縣,翌年底復置。1951年6月,因與臺灣省臺北縣(今臺灣省新北市)同名而改今名,以境內(nèi)大中集、新豐兩鎮(zhèn)名各取一字得名大豐縣,名寓豐裕之意。
1996年8月,經(jīng)國務院批準,撤銷大豐縣,以其原轄區(qū)域設立大豐市。
2015年8月,撤銷縣級大豐市,設立鹽城市大豐區(qū).政府駐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qū)大華東路1號
東臺市
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分泰州東北九場、四鄉(xiāng)設置東臺縣,因處泰州以東,地勢稍高,故名。1983年3月,江蘇省鹽城專區(qū)改鹽城地級市,東臺縣劃入鹽城市管轄。1987年12月,國務院批準東臺縣撤縣建市,由省直轄。1988年8月17日,江蘇省政府批準東臺為省計劃單列市,享有地級市同等計劃管理權限,并承擔相當?shù)牧x務與責任。1995年,2000年6月,江蘇省兩次申報東臺市擬升格地級市,都以失敗告終。
響水縣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4月析三縣地置濱??h。1966年3月9日,經(jīng)國務院批準將濱??h中山河以北、灌河以南地區(qū)劃建響水縣,因濱臨灌河,河床深闊,潮水漲落時水位落差大,支流匯入跌水聲轟響,故名響水??h人民政府駐響水鎮(zhèn)雙園路188號
濱??h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析阜寧縣廢黃河西北、灌云縣灌河東、漣水縣東北境置濱海縣。以地處黃海之濱得名。政府駐坎南街道
阜寧縣
清雍正九年(1731年)析山陽(今淮安市)東境馬邏、羊寨等40個“圖”、鹽城縣北境廟灣、草堰等19個“里”和新漲海灘置阜寧縣。寓駐海邊土埠,安寧無患之意,故名。政府駐新城街道
射陽縣
西漢置射陽縣。因位于射水之陽,故名。王莽時改曰監(jiān)鹽亭。東漢復舊名。三國廢。西晉太康元年(280年)復置,東晉義熙九年(413年)廢。民國三十一年析阜寧、鹽城二縣射陽河以南、串場河以東、黃沙港以北復置射陽縣。因射陽河橫貫全境而得名。政府駐江蘇省射陽縣合德鎮(zhèn)紅旗路42號
建湖縣
民國三十年[1941年]九月析阜寧縣馬泥溝南,鹽城縣橫塘河、鹽河、皮汊河北境置建陽縣。1951年6月,以與福建省建陽縣同名,取建陽鎮(zhèn)、湖垛鎮(zhèn)首字改今名建湖縣。政府駐建湖縣城冠華西路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