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被一則視頻氣到了!
視頻中,一個68歲的老人掄起手提袋,狠狠地朝一個4歲的孩子頭上砸去,孩子瞬間失去重心,重重地摔到地上。
是什么冤仇,讓老人對一個孩子下這么重的手?
原因竟然是因為逃票!
這位老人乘坐公交車的時候,不僅沒有投幣,還與司機和乘客發(fā)生了口角,這一幕被一個4歲的男孩看在眼里。
下車的時候,小男孩忍不住跑到老人面前說:「爺爺,你下次沒有交錢的時候就不能上車。」
沒想到,老人惱羞成怒,拿起手提袋砸向4歲的孩子,然后拔腿就跑。被抓住的時候,他還矢口否認。
事后,民警特意趕到醫(yī)院,表揚和鼓勵了孩子:「你做得很對,我們已經(jīng)對老人進行了懲罰?!?/span>
為小朋友的正義和勇氣點贊!
一個人的言行舉止里,藏著他的教養(yǎng)。連小孩子都知道逃票的行為不對,老人卻不知悔改,反而以大欺小,將怒氣發(fā)泄到孩子身上。
我只能說:老人逃票又打人的樣子真的很丑!
同樣是坐公交車,一位爸爸的做法,卻得到了許多網(wǎng)友的稱贊。
前不久,汕頭的一輛公交車上,一個孩子暈車嘔吐。他的爸爸立刻拿出自己的一件衣服,蹲在車上仔細地擦拭起來。
司機師傅說,細節(jié)見人品,這位父親的做法讓他很感動。
有教養(yǎng)的人,懂得尊重和理解別人,懂得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他們的言行讓人如沐春風,覺得暖心。
教養(yǎng)與年齡性別無關,也與貧富學識無關。
教養(yǎng),看不見摸不著,但它卻融入到了一個人的骨子里,不管是在公共場合,還是在不起眼的細節(jié)中,你都能感受得到。
教養(yǎng),藏在生活的細節(jié)中
「你憑什么管我,信不信我抽你!」
你也許想不到,說這話的是一個十幾歲的學生。
當時,他正在書店里跟外教練習英語。因為聲音很大,時間又比較長,所以店員便很有禮貌地上前提醒他小聲一些。
沒想到,他怒氣沖沖地指著店員開罵,還叫囂著:「我要投訴你!」
男孩的媽媽不但不制止,反而以「他還是個孩子,你別搭理他」為借口來搪塞,自始至終連一句道歉的話都沒有說。
有網(wǎng)友說,這樣態(tài)度囂張、滿口臟話的孩子背后,必定是父母教養(yǎng)的缺失。
誠然,那些缺乏教養(yǎng)的人,大多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他們習慣了把口無遮攔當作是直爽,把粗暴當作真性情,他們從不顧忌別人的感受,被人厭棄卻還不以為然。
這樣的人,愛讀書又怎樣?讀的書多又怎樣?再多的書香氣,怕是也無法掩蓋那副丑陋的皮囊。
前段時間,江蘇南京79歲的徐大爺走紅網(wǎng)絡。
原因是,徐大爺在乘坐地鐵時,自帶了一張折疊小板凳,他不想讓別人給自己讓座。
他說:「現(xiàn)在的年輕人上下班也很累,不想給別人添麻煩?!?/span>車上人多的時候,他就站著,有空位的時候,他才打開折疊小板凳來坐。
這一幕,恰巧被人拍到了,讓許多網(wǎng)友感動不已。
徐大爺?shù)囊痪洹覆唤o別人添麻煩」,是一種深入骨子里的教養(yǎng),不由得讓人肅然起敬。
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還有長春市的一名女子,在被交警查處闖紅燈行為的時候,不僅不反思,還拿起手機,直播辱罵交警。
當一個人無視規(guī)則、待人刻薄,臟話脫口而出的時候,他的教養(yǎng)早已碎了一地。
有教養(yǎng)的人,不一定學富五斗,但一定能夠推己及人;不一定腰纏萬貫,但一定懂得尊重他人、遵守規(guī)則。
有溫度的家庭,才能養(yǎng)出有教養(yǎng)的孩子
教養(yǎng),不是與生俱來的,它是在父母的言傳身教、耳濡目染中培養(yǎng)出來的。
一個孩子什么樣,看看他的父母就知道了。
許多網(wǎng)友稱贊杜江的兒子嗯哼有教養(yǎng),小小的他對每一個人都很有禮貌,會貼心地照顧別人的感受。其實,這和嗯哼的家庭教育不無關系。
杜江就是一個非常注重細節(jié)教養(yǎng)的人。他在參加節(jié)目時,有一個環(huán)節(jié)需要踩到核電員工的鞋上,杜江踩完之后,立馬蹲下來幫對方擦拭干凈。
還有一次,觀看國足比賽時,雖然下著小雨,但國歌奏響的那一刻,杜江和霍思燕都立刻下意識地摘掉了帽子,行注目禮。
隨后,杜江還很細心地看了一下,嗯哼有沒有摘掉雨衣的帽子。
有這樣言傳身教的父母,孩子自然不會差。
還有這樣一位媽媽,孩子的試卷落在家里了,她急忙送到學校去??墒堑搅私虒W樓,她把鞋子脫了下來,光著腳上下樓。
被問及為什么要這么做的時候,她很不好意思地說:「老師和孩子都在很認真地上課,換做別的家長,也會這么做的。」
父母的一舉一動就是孩子最好的教養(yǎng),它會像一顆種子,根植于孩子的內(nèi)心。
父母種什么因,孩子就結什么果。不是每一個孩子生來就是飛揚跋扈、不懂禮貌;也不是每一個孩子生來就懂得體貼、分享和尊重。
第六季《奇葩說》中,在辯論「公共場所遇到熊孩子,該不該教育他」的時候,岳岳說了一句話:「只要你身處其中,一言一行皆是教育。」
正因為教育體現(xiàn)在成人的一言一行中,所以,我們不僅要約束自己「不給別人添麻煩」,也要向孩子傳達這樣的思想。
因為憋不住,在電梯里尿尿的孩子,在父母的示意下,手寫了一封道歉信,跟所有人真誠地道歉。
孩子的字體雖然稚嫩,甚至還有不少字是用拼音來代替的,但是能夠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并且勇于承認和改正,就是好孩子。
每一個懂禮貌、知禮儀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一位有教養(yǎng)的父母。
孩子還小,容易在耳濡目染中去分辨真善美。只要父母能夠很好地引導,他們都能學會理解和大度,成為一個有教養(yǎng)的人。
教養(yǎng),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都說:窮養(yǎng)富養(yǎng),不如教養(yǎng)。
一個人若是缺乏教養(yǎng),即便有再多的學識和財富,也終究只能活在自私的世界里。
英國哲學家洛克曾說:優(yōu)良的品性是真正的財富,而襯托這一品性的,是良好的教養(yǎng)。
財富和能力,或許能讓一個人飛得很高。但教養(yǎng),才是拉開人生差距的決定性因素。
真正有教養(yǎng)的人,會在潤物細無聲的修養(yǎng)和自覺中,抵達生命中更高的層次。
為人父母,都期望自己的孩子優(yōu)秀,但沒有什么,比培養(yǎng)出一個心懷善意、有教養(yǎng)的孩子更優(yōu)秀的了。
因為,善待這個世界,會讓孩子受益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