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回答!
先說臊子,什么是臊子?具體來說是豬牛羊的肉丁?!端疂G傳》“魯提轄拳打鎮(zhèn)關(guān)西”中,魯智深為金翠蓮伸張正義拳打惡霸鄭屠,分三次分別要十斤精瘦切做臊子,十斤實膘切做臊子,十斤寸軟骨切做臊子,以此消耗鄭屠的體力并激怒他,可見切臊子是耗費體力的活,也說明在宋代就有臊子這個稱謂。
再來說戶縣臊子,戶縣臊子屬于陜派臊子家族中的一員,但又不同于其他地方的臊子,它是戶縣軟面、戶縣擺湯面的靈魂。
因我本人就是戶縣籍,以下我來說說我做戶縣臊子的步驟和方法:
主料:五花肉或后腿肉(瘦七肥三)
輔料:生姜、大蔥、食用油
調(diào)味料:生抽、老抽、食鹽、味精、醋
香料:干辣椒、八角、花椒、桂皮、小茴香、白蔻、良姜、白芷、香葉、草果(可以在超市購買多種香料復(fù)合的香料包)
準(zhǔn)備工作:
1、將五花肉或后腿肉肥瘦分離,分別將肥瘦切成約1cm*1cm的肉丁
2、將大蔥切段,生姜切末
3、燒一鍋開水
步驟:
1、冷鍋內(nèi)倒入適量食用油,開火,油熱下肥肉丁不斷煸炒(注意溫度不能過高,肥肉丁會爆出來),直至肥肉丁微黃,豬油從開始的渾濁轉(zhuǎn)為清亮,這說明肥肉丁中的水分蒸發(fā)完了。
2、再加入瘦肉丁,不斷煸炒,直至肉丁從紅變白,再變?yōu)辄S,油從渾濁轉(zhuǎn)為清亮,這說明瘦肉丁中的水分蒸發(fā)完了。
3、加入大蔥段、姜末,繼續(xù)煸炒,待出香味;再加香料,反復(fù)煸炒,直至出香味,再依次加入適量生抽、老抽、醋,繼續(xù)煸炒。
4、因為之前加的調(diào)味料、香料不斷煸炒,肉的香味已經(jīng)逸出,此時加入事先燒開的開水(多加點,淹沒肉丁,一次加到位)。
5、大火燒開,持續(xù)約十分鐘,轉(zhuǎn)小火加鍋蓋繼續(xù)燒,持續(xù)約四十分鐘。
6、加入適量食鹽,再加入適量醋(開胃,利于保存)、老抽(上色),夾一粒品嘗,根據(jù)個人喜好控制好顏色、咸淡、酸味。
7、待肉軟熟、收汁到肉丁位置,加入適量味精,即成。
8、可用搪瓷或陶瓷制品盛裝并加蓋保存,取食時避免使用沾有其他食材的器具,以防變質(zhì)、串味。
注意事項:
1、食鹽、醋可以多放一些,有利于保存。
2、肥肉丁、瘦肉丁煸炒時,一定要讓汁(也就是豬油)達(dá)到清亮的狀態(tài),這樣肉中的水分會完全擠出。
3、實際上做好的臊子不用冷藏,因為夏天一般成液態(tài),豬油在上層隔絕空氣;冬天一般成固態(tài),豬油呈奶白色。
4、存放臊子時避免蒼蠅、螞蟻,以免變質(zhì)。
勤勞的祖先,發(fā)明了臊子的特殊制法,在那個沒有冰箱的時代,既不同于臘肉、咸肉、腌肉、熏肉,又保持了肉的鹵香味,可以邊保存邊食用長達(dá)半年以上,即使炎熱的夏季也不會變質(zhì),確實非常的厲害!
受條件所限,制作過程未能通過照片、視頻展示,必然少了直觀的感覺,望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