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披麻皴峰頭加豎點(俗稱泥里拔釘點)
短披麻皴的靈活應(yīng)用(解索皴也是披麻皴轉(zhuǎn)而來)
豆瓣皴(可視作披麻皴短到點)
(寫意)快筆,披麻皴加擦染、小草例稿
披麻皴的應(yīng)用
A:披麻皴(yuehua)
疊峰 勾 染 點 圖示
注意畫樹要前后左右出枝(后是指兩樹互襯穿插出枝)
枯樹 小竹 補景常用
叢雜樹 遠樹襯房舍之法
枯樹圖示(用筆不分順逆 濃淡稍注意枝前后就可)
山水畫分南北宗,就像佛教分宗一樣,是個派別問題.實際上只是畫法的分類,沒有絕對的不同,相反入手基本方法是一樣的,練習(xí)披麻皴都是第一步,畫家亦不例外.所以愛好者就更加有信心了.
起稿: 1分別,南宗石不見棱角.北宗石見棱角.也就是石頭外廓的分別,但是披麻皴宜用平緩的不規(guī)則橢圓形,記住是半圓下底可別封口!從小石向外勾連,大小石廓相間,有變化不呆板,視其布局,加以變化.
2淡墨開筆(水六.七,墨三.四)先少攢墨,在石廓里畫"披麻"線條,上手先中峰用筆畫線條,練上一陣子,左右開弓就相對自由了.一次一次往上加,墨色一點點加深,直加到加不上為止.
3畫完墨線條,就可以加皴擦了,(干筆.擠去大部分水墨)目的就是讓墨線模糊一些,和諧一些.注意:別擦瞎了,從開始畫披麻線條就有意留氣隙(有空白盡管很小也不要涂成墨扇)這點一直保留到作品完成,空白也要留,留白是中國畫的神韻!
4慎用重墨,焦墨.這是最后一招,點苔提醒,讓畫睜開眼睛,神氣神氣!披麻皴點以橫點重墨點,注意大小參差錯落有致,或豎點焦墨點(不可多).熟練后你就自由了,你認為怎么好,就怎么來.但功夫沒到一定程度,就要規(guī)矩點兒.
B:其它皴法都由披麻化出的.后續(xù)詳細講說.先記住幾個要點,皴法口訣:"千筆萬筆不閑多,一筆兩筆不閑少"."點苔宜用舊筆禿筆.石不見圭角(銳角)"."加苔加點加草都為襯石紋之亮面"."點苔用擰鋒則點出苔點半扁圓形"."畫披麻皴一定要交待在石紋上"!(希望愛好者先參以"芥子園畫傳"有機遇者能買到[劉子久課徒稿}為最佳易入手)
另:樹法接后刊載,圖片點擊可打開欣賞
畫中皴法應(yīng)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