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肩多半是因為結(jié)締組織老化、關(guān)節(jié)囊發(fā)炎產(chǎn)生沾黏現(xiàn)象,或是長期使用電腦或工作姿勢固定,導(dǎo)致肩膀僵硬疼痛,手臂活動遭受限制。
除了配合醫(yī)師的治療流程外,知名健康咨詢師邱淑惠也建議,透過8個指壓穴道按摩,就可以有效促進血液循環(huán)、緩和五十肩所帶來的惱人疼痛!
穴道按摩:腳底篇
【方法一】五十肩點
五十肩點位在雙腳的無名趾與小趾之間,下方約1.5公分~2公分的位置,是改善五十肩疼痛的特效穴道。找到穴位后,可用指尖或指壓棒按摩,或是貼上磁珠貼布,藉由日常步行的時候就可以直接刺激穴道。
【方法二】腳底反射區(qū):斜方肌
產(chǎn)生五十肩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肩頸的肩胛肌與斜方肌硬化,導(dǎo)致手臂無法順利舉起。腳底的食趾根部延伸至小趾一帶,是肩頸斜方肌的反射區(qū),以大拇指按揉這一條區(qū)域,就能活化血液循環(huán),改善肩頸斜方肌的不適。
右肩不舒服時就按摩右腳,反之左肩不舒服時則按摩左腳穴道。若是要預(yù)防五十肩,建議平日就可以按摩上述提及的位置!
穴道按摩:手腕篇
【方法一】陽谷、陽池、陽溪
這三個穴道位在手腕的正面,且尋找的方式非常簡單!只要將手掌向上翹,手腕皮膚皺折的地方,對應(yīng)小指與拇指的延伸的位置,分別是陽谷穴與陽溪穴,手腕中央則是陽池穴。
將另一手的拇指按壓在陽溪穴上,食指則按壓在陽谷穴或陽池穴,在按壓的同時上下擺動手腕,更有效果。
【方法二】太淵、大陵、神門
這三個穴道位于手腕內(nèi)側(cè),太淵穴位在拇指延伸下來的手腕處,按壓時能夠感覺到脈搏的跳動;手腕中央則是大陵穴;小指延伸下來到手腕的凹陷處則是神門穴。
將手掌朝向自己,另一手的拇指扣在太淵穴上,食指則按在大陵穴或是神門穴,同樣搭配手腕的上下擺動,減緩肩部疼痛。同時還能一起活動僵硬的滑鼠手,藉由一個動作達到兩種療效。此外,也可以在穴位貼上米粒,按摩時更能夠刺激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