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城區(qū)望亭鎮(zhèn)地志館
作者:郁永龍
望亭地志館,位于蘇州市相城區(qū)望亭鎮(zhèn)文體教育服務(wù)中心一樓。
一、望亭鎮(zhèn)由來
望亭原名御亭驛,唐改為望亭。即今江蘇吳縣西北望亭鎮(zhèn)?!顿Y治通鑒》: 唐大順元年 (890),孫儒作亂,“遣劉建鋒攻拔常州,殺行周,遂圍蘇州”。《通鑒考異》 引 《吳錄》:“十一月,孫儒攻破望亭、無錫諸屯,遂至蘇州?!?又光化元年 (898),錢镠將顧全武 “克蘇州,追敗周本等于望亭”。皆此。明、清于此設(shè)巡司。
在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qū)西南部、太湖東北岸。面積39平方千米。人口3.5萬。鎮(zhèn)人民政府駐望亭,人口8000。三國吳置御亭,隋開皇時置驛。唐時常州刺史李襲譽改名。光啟中于此置屯。光化元年(898年),錢镠將顧全武拔蘇州,追敗淮南將周本于此。為運河所經(jīng),唐至德時即置有堰牐,宋時屢經(jīng)修建,有漕運、灌溉之利。
《吳郡圖經(jīng)續(xù)記》卷下:“望亭,在吳縣西境。吳先主所立,謂之御亭。隋開皇九年置為驛,唐常州刺史李襲譽改今名。劉禹錫詩云'懷人吳御亭’謂此也。”1949年為望亭鄉(xiāng),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fù)鄉(xiāng),1985年置鎮(zhèn)?,F(xiàn)為蘇州相城區(qū)管轄。
蘇州相城區(qū)望亭鎮(zhèn),是一座有著近兩千年歷史的古鎮(zhèn),素有“蘇州西大門”之稱,京杭大運河穿境而過,北太湖滋潤千年。
因地處水陸交通要道,這里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在長達16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望亭歷劫無數(shù)。
二、望亭地志館
望亭地志館于2013日年5月17日建成開放。館內(nèi)展示的文物,大部份是從望亭鎮(zhèn)北面月城遺址出土的,最早的可追溯到6000年前良渚 文化時期。這些館藏中,主要包括新石器時代的石器、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陶器、青銅器,漢、唐、宋的彩陶、青瓦,明清的鐵器以及清朝皇亭碑等文物。其中,出土的大量精美漁獵、紡織、農(nóng)耕工具充分證明了望亭擁有極為輝煌的良渚文化。
2021年10月2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