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趙鎖仙
林語堂在《論性的吸引力》一文中說道:"女人只有在做母親的時候,才達到她的最高境地,如果一個妻子故意不立即成為母親的話,她便失去了她大部分的尊嚴和端莊,而有變成玩物的危險,在我看來,一個沒有孩子的妻子就是情婦,而一個有孩子的情婦就是妻子,不管她的法律地位如何。"
現(xiàn)代人很講究自我實現(xiàn),尤其是事業(yè)型女子:有的選定獨身、有的選擇不育,這是每一個人的權利,實在無可厚非,更沒有理由說三道四。但我作為一個過來人,還是誠摯地奉勸天下女同胞;格外珍惜上蒼對女性的特別偏愛,爭取做母親,并努力做一位好母親。
有的少婦想多年輕幾年而不愿生孩子,事實上,做了母親的女性更顯年輕,也更具魅力。不要以為生育年齡長達幾十年,然而母親不是什么時候想做就可以做的,應當在情緒穩(wěn)定、精力充沛、身體健康的時候,不失時機地做母親。鄰居的女兒結婚好幾年啦,怕生了孩子影響體型,總說過幾年生也不遲。曾經(jīng)有過兩次懷孕史,都輕易地處理掉了。忽一日看見同齡人的孩子都上小學了,才急切切要做母親了,可惜天公不作美,偏偏這時候子宮出了毛病,為了保全生命,不得已做了子宮切除手術,她痛苦極了,悔不當初。
有的人一說生孩子就心怵三分,怕受苦怕拖累怕影響自己的前程。誠然,在養(yǎng)育孩子的過程中,從時間上、精力上、體力上,其付出的確是巨大的。但公正地說:付出的不少,得到的也許會更多。因為有了孩子,能重新品嘗兒時的無限歡快;因為有了孩子,能夠體悟出好多做人的道理;還因為有了孩子,才更懂得生命的昂貴,促使自己的人格、學識、修養(yǎng)更加完善。
養(yǎng)兒育女之樂,全在孩子嗷嗷待哺之時。工作之余,濃濃的舔犢之情便是最好的休息。一位書迷十分惱怒三歲兒子的調皮搗蛋,說兒子破壞了他讀書的胃口。當妻子帶兒子回娘家小住時,他暗自竊喜,想這一回可以美美地過過讀書癮了,卻不然。耳邊聽不到孩子奶聲奶氣的嬉笑,眼前看不到兒子的活蹦亂跳,脖窩沒有兒子那雙胖乎乎的小手抓撓,這位年輕的父親坐不是,站也不是,心神不寧,整個人象丟了魂兒似的,以至什么事也做不下去。前輩報人黎烈文說過:"在是非的漩渦里翻滾,在險惡的環(huán)境里掙扎,是孩子給我一點點勇氣。不論是寂寞、煩惱或頹喪的時候,只要是見著孩子的笑容,聽著他呀呀的語聲,便什么都消失了。"
常言道:養(yǎng)兒方知父母恩。十月懷胎的艱辛,哺育雛兒的不易,孩子病了那份深深的焦慮,孩子不在身邊時悠悠的牽掛,至情至愛。正是對孩子日復一日的關愛中,才一點一滴體會出父母當年對自己那份深沉的愛,原來自己這百八十斤可不是"得來全不費功夫"?。∽约旱拿恳淮缂∧w、每一根毫發(fā)都是父母的心血熬煉而成。恩重如山莫父母,寸心難報三春暉,才體察得至圣至切。
如果你想學會全身心地愛一個人,如果你想體驗怎樣對另一個生命承擔責任,那就做一回母親吧。母愛是一種從心底滋生出來的溫暖輕柔、全心全意、徹里徹外、骨肉相連的神圣感情。那份周到入微、那份精心呵護、那份無所不能,完全出于天性,掏下心來都覺不夠,舍下性命心甘情愿。梁啟超說:"人生最大的樂,莫過于盡責任"。為了孩子,苦是樂,累是樂,操心也是樂!
作為職業(yè)女性,工作家務兩纏身,人困馬乏,都快癱成一堆泥了。下班路上,看到路邊有人端著碗吃飯,我羨慕極了,心想只要有一口現(xiàn)成飯,哪怕是一口稀飯也好,但一進家門還是冷鍋冷灶真有些泄氣,而一想到上學的孩子馬上要回家,象久病之人注入強行劑立馬來了精神,象憋屈戰(zhàn)壕已久突然聽到?jīng)_鋒號響的士兵一躍而起,三尺鍋臺作舞臺,哼著小調唱著小曲生著法子變著花樣做飯炒菜,為孩子下廚不是苦役而是輕歌曼舞;看著孩子吃得津津有味,我的一切疲乏困累早跑到哇爪國去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但我更相信教學相長。稱職的父母在養(yǎng)育孩子的過程中,與孩子同步成長。當記者采訪一位照顧長臥病榻的病兒的母親是怎樣一種心態(tài)時,那位母親非但沒有一句怨言,反而樂呵呵地說:"我的孩子就是我的老師",她在孩子那里學會接受、學會忍耐、學會堅強。我在女兒身上同樣受益匪淺,孩子的純樸與天真更接近生命的本真。青春時代的我是一個沒有恒心沒有毅力的人,做事有頭無尾,說過完事,以至三十五歲的時候還一事無成。而我的長女從小做事就有模有樣,無論做什么不做完就不放手。有一天中午,當時僅僅上二年級的女兒居然一口氣寫成三封信,給她的爺爺奶奶、舅舅和二姑。我被深深地震撼了!女兒用她一雙小小工勞動的手告訴我一個簡單而深刻的道理;只要肯做,就能做成。我第一次懂得生命的真諦,自己一無所成的根本癥結所在,從此改變了我青春時代的冷熱毛病,修正了我的做人態(tài)度,打轉了我的生命方向,開始我的讀寫人生,才有了后來屬于我的小小成果。
人生一世多艱難,有了孩子就沒有過不去的坎。事業(yè)的阻滯、他人的誤會、不公正的境遇會時不時襲來,讓人難招難架,寸日如年,有時活著比死還難。但一想到孩子的孱弱與無力,我不忍輕拋她們而去,一個信念支持著我;既然生育了她們,我就有責任有義務把她們撫養(yǎng)成人。日子再苦再難,我咬緊牙關支撐著,奮力向上掙扎著,最艱難的階段苦熬過去了,又迎來了一段一馬平川的日子!可以這樣說:我生育了孩子一回,而孩子卻在我活不下去的時候一次次攔住我的去路,使我堅韌地活到今天。我以為,生活中自殺的母親肯定有,但絕少。
我有過一段至深至切的生命體驗。我是一個事業(yè)狂,工作起來素有"拼命三郎"的勁頭,我在一個單位沒明沒黑干了十三年,最終當權者眼一閉心一歪,我的一切努力一夜間付之東流。我傷感極了,幾乎是絕望!想不到生活會這樣無情;成與不成全不在于你投入多少,無論你怎樣地親近過奮斗,無論你進行過怎樣非人的努力,原來"一切功夫在詩外!"
親情不無情!愈是在你不順心遇顛簸的時候,親情愈發(fā)乖巧愈發(fā)細膩愈發(fā)親切。在那心情晦暗的時日里,兩個孩子格外溫順,常常環(huán)繞于我的左右問寒問暖,親吻我受傷的肌膚,撫慰我憔悴的心靈,點燃我對生活的渴望,扶將起一顆幾乎倒下去的心。一天,我加班到午夜十二點,當我回到家中,我十六歲的小女兒硬是支棱著眼睛,一定要等我回來道一聲晚安才肯睡。看著孩子睜也睜不開的眼睛,我那顆又累又乏又苦澀又抱屈的心一下子暖和極了,我的喉頭發(fā)熱,大顆大顆的眼淚滾落下來,我被女兒感動了!那一瞬間我才真正理解到親情的無價!我第一次意識到:傾盡心力愛孩子吧,這個投資不會錯!什么都可能背叛你,獨獨親情不會!
為了女兒,我盡可能把應當做的事做得更好一些,把工作、生活與業(yè)余愛好三副擔子一個肩膀扛起來,根本就是在玩命,在透支,在努力。我不敢奢望;等我白發(fā)蒼蒼的那一天,讓我的女兒為我曾經(jīng)走過的路驕傲,只想做個樣子給女兒,給她們的內心注入一種永不氣餒的精神,使她們的生命更加輝煌些。
伊琳娜說過:"那些博得了自己子女的熱愛和尊敬的父親和母親是非常幸福的"。相守時,我們四個人沒大沒小不分長幼平等相處,或嘻耍逗鬧,或屈膝交心,快快樂樂每一天;相別時,我們家書不斷,電話常往,心心相牽,互勵互勉;失落、困頓、絕望中,孩子是做父母的生命支柱;沉疴病榻時,孩子的體貼入微、感同身受恨不能以身相替,把衰老的爹娘放進"人生保險箱",讓無力的父母感到安全、感到慰藉。在那樣的時刻,名望、權力、地位、財富乃至事業(yè)又算得了什么!親情是一種丟不掉的愛。事業(yè)可以了了,因為死亡;親情不會阻隔,便是陰陽兩界,對于長者的懷念永無了結地久天長。
在人的一生中,孩子永遠是無可替代的。做母親是女人最大的事業(yè),她可以囊括百寶,她將魔力無窮,只要沉迷于其中,要什么就有什么!兒女功成名就是做父母的最大享受;兒孫繞膝是晚年生活的無邊彩霞。前半生有沒有孩子不一定能夠感覺出來,無兒無女的老人則讓人平生萬端憐惜之情。一個女人什么也沒有,如果有孩子她還是富有;一個女人什么也有,如果沒有孩子她還是貧窮;一個女人無論怎樣地出色與富于成就,如果沒有孩子總是一種缺憾!
老人言:屎布里頭包珍珠!孩子的可塑性太大了,你能知道自己的孩子把蛋糕做到多大嗎?誰敢想象;當年懷揣一把布傘走出韶山村的小青年,幾十年后會成長為人民共和國的開國領袖?處于知識經(jīng)濟時代,什么奇跡都可能發(fā)生。網(wǎng)絡界潮起潮落的領軍人物不斷演繹著生動和精彩,創(chuàng)造著一個又一個神話。
有這樣的期待,有這樣的可能,難道不值得一個女人用生命去做?人生最重要的是希望?。∥矣袃蓚€聰穎可愛的女兒,她們是在老師、同學的贊譽聲中長大起來的。每次到學校開家長會,聽到各任課老師對孩子的由衷贊賞,我的心象吃了蜜糖一般甘甜;兩個孩子的拔節(jié)而長,被親朋好友由衷贊揚,我沉湎在無比的幸福中,直有一點小小的成就感!絕不是虛榮心所致是我的女兒足令我光榮與驕傲,快活與欣慰。我的驕傲不會休止,我的光榮還會繼續(xù),因為我的女兒每一天都在成長!
我是一位快活的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