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寧古城,位于京西北延慶,永寧鎮(zhèn)。
始建于貞觀十八年,又名寒江城;
興盛于永樂十二年,系燕京戍衛(wèi)重鎮(zhèn),素有“先有永寧城,后有十三陵”之說。
古鎮(zhèn)正中有一閣,名“玉皇閣”,閣之東北有一院,主人名順,曰“順苑”。苑荒十余年,是年主歸,欲筑“飛天、臥龍、鳴鳳”三舍,作客房,再造黃金臺以彰故燕文化,遂邀吾前往,請造園。
置身苑中,為玉皇閣之凌勢所撼,頗有覺悟;漫步老街,見鄉(xiāng)風淳樸,甚為感動。農(nóng)夫婦孺,嬉戲往來,燒餅豆腐,香飄深巷,何以鬧市中作雅居,喧囂中設雅園,實為一題。
于是將院中分,南北為動靜兩區(qū),筑高墻為隔,劃分三間小院,各置一軒,軒者,有窗之小屋,故頂開斜天窗,側開大窗,以望閣,閣旺則院興,故所有景面閣而向。
形體生成
現(xiàn)代軒的解讀
小院雖深,幸面南,光直入,為木臺,可憩可臥,實則慵懶之處。院中有修竹青石,以慰老蘇“不可居無竹”之求。東院內(nèi)有一樹,亭亭如蓋,未敢傷之一葉。
老屋僅一層,舉架奇高,于木梁后置草席,以御寒,然則依舊高,故分兩層,屢置樓梯而覺不爽,遂做博古架,從中而行,雖累卻有趣。上層做榻,下層做床,外為高廳,內(nèi)為寢帳。三舍皆非奢華而重鄉(xiāng)情,置身期間,愈深愈靜,眠足可安。
高墻之外,筑一榭,可觀水,榭墻多鏤空,似玄關珠簾,為宴會娛樂之所,兼有早餐。榭旁筑黃金臺,層層疊疊以登鄰家屋頂,乃上城樓,閣之景象豁然開朗。臺下修一池,池中有魚,喻“黃金臺下,年年有余”,池后有一壁,可為幕,漫夜來時,可于黃金臺上露天觀影,想來閣上玉皇,亦可與民共悅焉。
西院之西,有一啞院,覆之以沙土,供孩童貓犬游戲,四面高墻,不憂遺失,故夫婦長者,可于院中獨思冥想,盡其未解之事。信步出苑,則為隱巷,無分左右,皆可步入老街,吆喝叫賣,熱鬧非凡,似一步邁入人間繁華,與苑中清幽,恍如隔世。
時歷一年,小院已成,相比之前,造一墻三軒,一臺一榭,園雖小卻可借玉皇閣于景中,信步閑庭,清風淡雅。喧囂之外,可聞草木之香。此去向南,與京城百里之遙,溫度低許,幾無霾塵;北望百里山水,悠然自得;西行百里可達土木堡、雞鳴驛,明之古城,可盡游。
古韻軼事,未知往矣。今人造物,承先人之技而非復做,做今世之作而有所承,所謂繼往開來,因地制宜。古地延慶,秦為居庸,漢為唐為媯川,后為縉山,龍慶州、隆慶州、延慶州,歷經(jīng)滄桑,文脈廣博,今城之一隅,稱為“縉山隱巷”。
剖面圖
項目信息
建筑師:鄉(xiāng)土創(chuàng)作中心
地址:永寧古城玉皇閣西北角,永寧鎮(zhèn),延慶,北京,中國
項目年份:2020
主創(chuàng)建筑師:郭海鞍
設計團隊:向剛、孟杰、曲愷辰
攝影:郭海鞍
翻譯:林嘉娜
運營品牌:縉山隱巷民宿
文案:郭海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