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前后跨越八百年,分封制功不可沒,西周時期由于周天子強勢,可以掌控局面。但東周時期周天子衰落,分封制下的各諸侯國不受控制,因此分封制在封建社會不算是最好的制度。周朝之后大多數(shù)朝代不推崇分封制,但也有少數(shù)朝代敢于染指,輕則兵戎相見,重則改朝換代。
第一位分封諸侯的是楚霸王項羽,項羽消滅秦軍主力進入咸陽后,已經(jīng)成為了實力最強大的一路諸侯。如果項羽選擇稱帝,沒有人敢反對,連楚懷王都得靠邊站。但項羽進入咸陽后大肆屠戮、殺秦王子嬰、火燒秦王宮,放棄了富饒的關中王霸之業(yè)。最坑的是分封了十八路諸侯,想要維持春秋戰(zhàn)國的格局,沒想到不久就亂了,項羽在楚漢戰(zhàn)爭中失敗自刎而死。
劉邦建立漢朝后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周朝分封制八百年,秦朝郡縣制二世而亡,各路大咖嗷嗷待哺等著分封,于是劉邦采取了郡國制。不過劉邦很快就粉碎了異姓諸侯王,然而劉姓諸侯王也難伺候,漢景帝時期爆發(fā)了七國之亂,被周勃的兒子周亞夫擊敗。漢武帝面對削藩采取推恩令,徹底解決藩王的問題,劉邦采取分封制總歸是有驚無險。
東漢末年三國大亂斗,司馬氏成為了終結(jié)者,并以曹魏為根基建立了強盛的西晉王朝。司馬炎認為曹魏失敗是因為本家兄弟都被趕走了,司馬氏能奪權(quán)成功正是本家人多團結(jié),于是大封諸王,一口氣分封了27位同姓諸侯王。司馬炎算得上明君,可惜嫡長子司馬衷是個白癡,為此司馬炎給兒子留下了終極帝王套餐。
彪悍丑皇后賈南風,強大外戚楊氏,聰明儲君司馬遹,還有司馬氏一堆諸侯王保駕護航,算得上是萬無一失了。司馬炎死后賈南風專權(quán),廢殺皇太后楊氏,殺司馬遹、太宰司馬亮,最終導致八王之亂。西晉內(nèi)部戰(zhàn)亂不斷,五胡趁機起兵南下,揭開了五胡亂華的序幕,漢人歷史上最悲慘的時代。從公元316年西晉被前趙所滅,到隋文帝楊堅于公元589年滅陳統(tǒng)一中國,前后內(nèi)亂273年,如果沒有祖逖、謝安、劉裕等人,華夏文明早就被毀滅了。
唐朝雖然沒有分封制,但節(jié)度使的權(quán)力遠大于分封制的諸侯。由于唐朝疆域的擴大和府兵制的瓦解,募兵制不能完全依靠政府供給,只能駐守各地并屯田,漸漸發(fā)展成實力雄厚的節(jié)度使,儼然都是國中之國。唐玄宗時期設立了十節(jié)度使,安祿山兼任了平盧、范陽、河東三鎮(zhèn)節(jié)度使,以范陽兵力最多,最終爆發(fā)了安史之亂,節(jié)度使制度使唐朝逐步走向滅亡。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分封諸王,太子朱標早逝,皇太孫朱允炆繼承大統(tǒng)。原本以為燕王、晉王、秦王等等握有軍隊的兒孫們能夠保衛(wèi)皇室,卻不曾想到清君側(cè)的才是他們。只可惜攻城略地的名將早被殺光,也沒有留下周亞夫式力挽狂瀾的將二代(李景隆那種坑還不如不留),最終朱棣造反成功。而明朝后期藩王數(shù)量龐大,不納稅的皇室宗親拖垮了脆弱的明朝經(jīng)濟,是明朝滅亡的原因之一。